金纹漪 周阿根
[摘要]《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的出版对研究南京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宗教以及语言文字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墓志文献对大型辞书编纂亦具重要的参考价值,《汉语大词典》由于对墓志语料利用不足,诸多已经出现于中国出土墓志中的词语,《汉语大词典》却未能合理利用,而造成了一些疏漏和不足。文章以《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中的语词为研究对象,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对部分条目进行了有益的补证,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大型辞书的编纂。
[关键词]南京;出土墓志;《汉语大词典》;语词;释证
《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收录了1949-2012年入藏南京市博物馆的墓志凡305方。这些墓志蕴含着庞大的历史信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俗、宗教、文化等多方面,可以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是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珍贵的资料。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经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美称。两汉之后,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南京,三百多年的统治,不仅南方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华夏文明得以发展传承,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再次分裂,南京作为南唐的都城,在乱世之中造就了江南地区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其文化之盛,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割据政权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公元十四世纪,大明王朝的建都,使得南京一度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唐宋之后又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它的辉煌成就把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发展再次推向高峰。正是因为龙盘虎踞的地理优势和得天独厚的金陵王气,南京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墓志作为重要的出土文献,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价值巨大,久为学界所关注。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同时资料”,墓志相关研究正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但南京出土墓志的语言学研究显得相对滞后。有鉴于此,我们以《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为语料,以其中的语词为研究对象,以《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为参照系,对南京出土墓志部分词语进行研读释证,以期有助于《大词典》的修订和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同时也期望有助于该书阅读、利用及墓志文献校理。词语排列以音序为序,以便寻检。
一、成绪
《明贝珙墓志》:“孙男四:长即山,种学有成绪,次岳,次岱,次崑,皆治《周易》。”(第186页)
《大词典》“成绪”义项3释作“成绩”,引例为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营度于其内,显考则随物顺成应之于外,岁增月衍,颇有成绪。”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同时期的常熟墓志亦有用例,《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壹常熟》一二六《明顾敬墓志》:“资禀聪敏,为母舅梦实先生最钟爱。与其子嘉言同受学于家庭,孜孜无倦容,所习有成绪。”另墓志文献之外亦有用例,《南明史料》卷四:“封疆无虞,一切布置,粗有成绪,职之办贼始末,功罪难掩,鉴衡自有圣明,职固无所庸其辩也。”《小腆纪传》卷六五:“惟秦王力任安攘,毗予一人;二年以来,渐有成绪,朕实赖之!”《中国古代建筑文献集要》清代(下)“灌县重修安澜桥记”:“工师献技,成绪嵯峨。”
二、徂迁
《南朝梁王纂韶墓志》:“年序云迈,陵谷徂迁,俾兹不朽,茂烈是镌。”(第13页)
《大词典》“徂迁”义项1释作“迁徙”。引例为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徂迁”为同义复词,南北朝以来墓志多有用例,《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五。四《北魏邢偉墓志》:“若夫山川回寻,舟壑徂迁,篆素有时歇灭,金石理固难朽。遁勒铭黄庐,贻诸泉壤。”《唐代墓志汇编》麟德。六九《张宽墓志》:“恐舟壑徂迁,丘垄磨灭,追述高行,式赞徽芳。永托圆石之坚,以志深泉之户。”墓志文献之外亦有用例,《列朝诗集》:“山谷屡徂迁,寒暑互推移。”《新版校评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真宗皇帝忌辰奏告永定陵景灵宫慈德殿表”:“时序徂迁,奄更讳日。”
三、巅末
《明叶兆登母刘氏墓志》:“三更其地,几断雁鸿,岂非缘哉!悉其巅末而志之。”(第245页)
《大词典》“巅末”条释作“从开始到末尾,谓事情的全过程”,首例引清代李渔《蜃中楼·传书》:“贵人不厌絮烦,奴家愿陈巅末。”例证晚出。可补南京出土墓志。“巅”本义为山顶,引申为开始。“巅末”当为元明新词,墓志文献之外亦有用例,《元好问全集》:“既蒇事,爰丐子襄为之叙,并书数语以纪其巅末云。”《古今律条公案》卷四:“是以夜令妓女求嗣,以胭脂而抹腋;早穷娼妇,以巅末而详陈。”《萤窗清玩》卷二“玉管笔”:“乃备述遇凤仙巅末。”
四、繁难
《南唐江延穗墓志》:“先齐王豹变,委以繁难,寻属今天子龙飞,付之绾毂,历职则从微至口,口口口口成多四十年,勤苦奉公,三百户酬劳口绩。”(第22页)
《大词典》“繁难”条释作“复杂困难;多困难”,首例引宋代欧阳修《举官札子》:“臣勘会本路州县至多,甲马甚聚,比于三路,最号繁难。”例证晚出,可补南京出土墓志。“繁难”当为唐五代新词,唐五代墓志还有用例,《唐代墓志汇编》中和oo五《敬延祚墓志》:“于是缮修戎器,淬励锋矛,和用无阙于军资,戈铤益兼于武库。久处繁难之任,尤彰廉俭之名。时推贞干,咸仰清勤。”《五代墓志汇考》四二《后梁秦君墓志》:“州墙美洽,军府饮承,处繁难不乱规条,论机事尽合筹计。陶铸偏垂雨露,衙班益仰馨香。”同时期传世文献亦有用例,《旧五代史·晋书·少帝本纪第一》:“所愿各归职分,岂敢苟避繁难,伏请依旧置枢密使。”
五、父忧
《明乔仪墓志》:“时举将材,大司马白公,会总戎襄城伯李公,考其艺,喜其兼资文武,可备录用。寻以父忧,当袭遁荫,然名实已驰于中外。”(第160页)
《大词典》“父忧”条释作“指父丧”。引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以父忧去职,丧过乎哀。”为例,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父忧”一词,汉魏六朝以来碑志习见用例,《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五五四《北魏贾思伯碑》:“丁父忧,复召拜光禄少卿,将军如故。”《隋代墓志铭汇考》o一五《寇奉叔志》:“既而,母河南夫人奄捐馆舍。不盈旬日,复丁父忧。”[7]传世文献,秦汉时期就有用例,《后汉书·陈窘传》:“遭父忧,每哀至辄欧血绝气,虽衰服已除,而积毁消瘠,殆将灭性。豫州刺史嘉其至行,表上尚书,图象百城,以厉风俗。”《北齐书·辛术传》:“追授并州长史,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襄嗣事。”
六、归奉
《明文妙义墓志》:“及抵家,夫人率诸子升堂称庆,致太夫人津津喜见颜面,日:‘吾妇之来奉我,犹吾子之归奉我也。”(第103页)
《大词典》“归奉”条释作“事奉”。引例为《宋书·王诞传》:“(王诞)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魏晋以来传世文献亦多有用例,《搜神记》卷十一“楚僚”:“僚将归奉其母,病即愈。”《北齐书·祖鸿勋传》:“首戴萌蒲,身衣组褛,出艺梁稻,归奉慈亲,缓步当车,无事为贵,斯已适矣,岂必抚尘哉。”《周书·薛善传附弟慎》:“有数户蛮,别居数年,遂还侍养,及行得果膳,归奉父母。”《新唐书·陈叔达传》:“叔达明辩,善为容,每占奏,缙绅属目。江左士客长安,或汩振,多荐诸朝。尝赐食,得蒲陶不举,帝问之,对日:‘臣母病渴,求不能致,愿归奉之。”
七、弘朗
《明徐妙源墓志》:“夫人既归,心益弘朗,奉侍黔宁王夫人耿氏,定远王夫人程氏,恪谨孝敬,克执妇道。”(第111页)
《大词典》“弘朗”义项1释作“旷达开朗”,引例为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其风度弘朗,闲素超脱。”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传世文献南北朝就已见用例,《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于父兄矣。”“弘朗”也写作“宏朗”,《隋代墓志铭汇考》一一九《赵龄暨妻郭氏志》:“父回,魏骠骑大将军、殷州诸军事、殷州刺史。器宇宏朗,风神凝秀,为政百城,轨仪千里。”
八、家祚
《明许侯达墓志》:“苟能服膺终身.则保吾家祚者,不外是矣。”(第178页)
《大词典》“家祚”条释作“犹家运”。引例为《后汉书·马援传赞》:“明德既升,家祚以兴。”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传世文献南北朝始见用例,《北齐书·王听传附弟唏》:“如圣德幼冲,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殿下虽欲守藩职,其可得也!假令得遂冲退,自谓保家祚得灵长不?”
九、奎翰
《明乔仪墓志》:“或闻诸代府,亲洒奎翰,写图咏以嘉奖之。”(第160页)
《大词典》“奎翰”条释作“指帝王的诗文书画”,引例为明张居正《代谢赐御制答辅臣贺雪吟疏》:“湛思随灵霈以交流,奎翰与瑶华而继曜。”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墓志文献之外亦有用例,《宋朝事实》卷九:“宸章奎翰,发为号令,着在简编者,焕乎若三辰之文,丽天垂光,贲饰群物,所以贻谋立教、作则万世者,殆与诗书相表里。”《永乐大典》卷之九百十七《代蜀总贺史丞相拜太师魏国公启》:“窃聆奎翰,亲发玉音。”
十、面论
《明徐伯宽墓志》:“朋友有过,从容面论,人亦悦服。”(第184页)
《大词典》“面论”条释作“当面评论”,引例为《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太宗尝谓无忌等日:‘朕闻主贤则臣直,人若不自知,公宜面论,攻朕得失。”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传世文献南北朝始有用例,《颜氏家训·风操第六》:“江南人事不获已,须言阀阅,必以文翰,罕有面论者。北人无何便尔话说,及相访问。”《北史·敬宗孝庄帝纪》:“帝以寇难未夷,避正殿,责躬撤膳。又班募格,收集忠勇。有直言正谏之士者,集华林园,面论时事。”《魏书·高允传》:“至如高允者,真忠臣矣。朕有是非,常正言方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无所避就。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其谏,岂不忠乎!”
十一、疋帛
《明汤妙福墓志》:“平生不为私畜,死之日囊无一金,疋帛之积,亦近世人情所不易得者。”(第196页)
《大词典》“疋帛”条释作“泛指纺织品”,引例为唐李商隐《杂纂》:“有疋帛不装着。”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墓志文献唐代已有用例,《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二五《张涣墓志》:“所以将此列为己任。固则生业永以公居,黍稷常以公获。库无疋帛,廪有余粟,国人善之。”传世文献汉代就有用例,《东观汉记》卷十二“马廖”:“城中好广袖,四方用疋帛。”
十二、韶容
《南朝梁萧景冲墓志》:“君禀气中和,迹邻口善。韶容令德,口口口口之口;清徽淑口,风播口追之口。”(第15页)
《大词典》“韶容”义项2释作“美丽的容貌”。引例为后蜀顾复《甘州子》词:“绮筵散后绣衾同,款曲见韶容。”孤证且晚出,可补南京出土墓志。历代碑志有多有用例,《唐代墓志汇编》咸亨一一三《王氏墓志》:“韶容景蔚,淑范风驰,情勤组妊,礼洽嬗酡。”《辽代石刻文编·圣宗仁德皇后哀册》:“暮景遄臻,韶容告逝。”墓志文献之外亦有用例,温庭筠《东郊行》:“斗鸡台下东西道,柳覆班骓蝶萦草。块霭韶容锁澹愁,青筐叶尽蚕应老。”《元诗选》:“笑插荷花照溪水,韶容欲与花争红。”
十三、省谒
《明于礼圹志》:“但祖宗坟茔在扬州东门之外,久稽省谒,汝时年幼,必不能记忆。”(第52页)
《大词典》“省谒”条释作“省视;探望”,引例為《后汉书·袁闳传》:“(袁闳)父贺,为彭城相。闳往省谒,变名姓,徒行无旅。”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省”“谒”为同义连用,传世文献亦南北朝已有用例,《魏书·度世传》:“亲从昆弟,常旦省谒诸父,出坐别室,至暮乃入。”《北史·列女·韩觊妻于氏》:“有尊就省谒者,送迎皆不出户庭。蔬食布衣,不听声乐,以此终身。”
十四、驿舟
《明何妙莲圹志》:“讣闻,上笃勋戚之谊,敕封为魏国公夫人,遣礼官谕祭,仍给驿舟,归其柩于南京。”(第102页)
《大词典》“驿舟”条释作“即驿船”。引例为元欧阳玄《元翰林侍讲学士豫章揭公墓志铭》:“有司议以驿舟送其榇归江南。”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墓志文献之外亦有用例,《揭侯斯全集·吴澄神道碑》:“中书闻之,即以驿舟追至杨村,不及而返。”《元史·揭侯斯传》卷一八一:“使者以闻,帝为嗟悼,赐楮币万缗,仍给驿舟,护送其丧归江南。”《南村辍耕录》卷之十五《吊四状元诗》:“平江一驿舟中,有题吊四状元诗者,不知谁所作。”
十五、谕祭
《明沐英夫人耿氏墓志铭》:“讣闻,上为之感悼,亲制文,遣中官谕祭,有司为治坟茔,恩至厚矣。”(83页)《明徐钦夫人何妙莲圹志》:“讣闻,上笃勋戚之谊,敕封为魏国公夫人,遣礼官谕祭,仍给驿舟,归其柩于南京。”(第102页)
《大词典》“谕祭”条释作“谓天子下旨祭臣下”,引例为明袁中道《东游日记》:“文庄知之,上闻于朝,遣使谕祭。”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明代墓志还有用例,《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天津》一。九《明陆深墓志》:“讣闻,皇上轸念讲筵旧学,特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命礼部遣官谕祭。”《苏州博物馆藏历代碑志》一0三《明刘瀚墓志》:“未几卒,朝廷遣官谕祭如例,而特敕有司治葬事,盖公以世业继显科为要官,中道蹉跌,久弗大振,而晚岁遭际皆奇,特出常格如此云。”同时期传世文献亦有用例,明许浩撰《复斋日记》上卷:“遣人谕祭,驿送还乡。”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三十七:“讣至,上深嗟悼,辍视朝三日,遣官谕祭,追封广宁侯,谥忠武,官为营葬,赙恤甚厚。”
十六、择对
《明徐季昭妻赵妙安墓志》:“择对而归,以养舅姑,奉祭祀,卒相夫子,以亢徐宗。”(第124页)
《大词典》“择对”条释作“择配。选择婚姻对象”,引例为《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日:‘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唐代墓志还有用例,《唐代墓志汇编》开元四九一《卢鹿娘墓志》:“夫人懿德柔嘉,清范闲婉,恭孝性与,聪敏夙彰。孩提而天质端华,既笄而韶容秀举。吏部公清鉴素远,器而贤之,询于甲门,择对而适。”元明传世文献亦有用例,《元诗选》:“双亲为择对,买红缠酒壶。”明田汝成《炎檄纪闻》卷四:“春时立木于野,谓之鬼竿,男女仔旋跃而择对,既奔则女氏之党以牛马赎之,方通媒妁,丑者终身无所取售。”
十七、种学
《明贝珙墓志铭》:“孙男四:长即山,种学有成绪,次岳,次岱,次昆,皆治《周易》。”(第186页)
《大词典》“种学”条释作“培养学识”,引例为明方孝孺《种学斋记》:“而郑君叔度,旨乎韩氏种学之言,以名其斋者欤。”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辽代墓志还见用例,《辽代石刻文编·王师儒墓志》:“生而其性孝谨,少以种学绩文业其家。”传世文献亦有用例,宋孟东野《齐东野语》:“五世祖同州府君而上,种学绩文,代有闻人。”《永乐大典》卷之五千八百三十八《盆花示儿》:“群儿爱盆花,如我爱其子。但将养花心,委曲求诸已。花不负人力,随时深浅红。种学得如斯,岂不慰乃翁。”
十八、卓出
《南唐佚名墓志》:“府君卓出,奇姿挺生,威武负气,弦直……乙巳之岁,始筮仕于合淝。”(第24页)
《大词典》“卓出”条释作“特出;杰出”,引例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袁宏发轸以高骧,故卓出而多偏。”孤证,可补南京出土墓志。南北朝墓志也多有用例,《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五一七《北魏刘颜墓志》:“君文思渊澄,雄武卓出,寻加强弩将军直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六八三《北魏元诱墓志》:“于穆君公,魏之宗室。结庆挺生,含章卓出。栖息琴文,流连道术。若彼春芳,同兹秋实。”墓志文献之外亦有用例,《世说新语·文学第四》:“诸葛宏年少不肯学问。始与王夷甫谈,便已超诣。王叹日:‘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出三藏记集》“尸梨蜜传第九”:“尸梨蜜,西域人也。时人呼之为高座。传云国王之子,当承继世,而以国让弟,筒轨太伯。既而悟心天启,遂为沙门。蜜天资高朗,风骨迈举,直爾对之,便自卓出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