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西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类的人文性学科,人文性突出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和价值。当前,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来审视,发现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工具理性使得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被“社会化”;教师人文关怀意识的淡薄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教学方式与学生评价的单一漠视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因此,高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回归、教师人文关怀意识的凝聚以及教学方式与学生评价的多元化是破解这些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人文关怀;职业院校;语文教学
“比知识增长、能力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发展。”高职阶段的学生摆脱了升学考试的压力和束缚,渴望得到其主体需求的满足与主体价值的尊重,基于此,在对高职学生的语文课程教学過程当中,我们理应尽力的体现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使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人文关怀的内涵是什么?在人文关怀视阈下,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面临哪些困境?又该如何突破困境寻求出路,这是本文探讨所要尝试阐述的。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来源于《易经·贲》中的一段描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人文”意思就是说“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具体到人文关怀,表现为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包括人类对自我价值与尊严人格的尊重与维护,对人的需求之满足。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人,其内涵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关怀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发展。从这一概念出发,其起源于西方社会的传统人文主义,并逐渐向不同的领域渗透、发展。
依照当前高职语文课程存在的短板以及高职教学改革的本质内容来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尊重学生间知识基础上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以及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其旨趣在于赋予每一个学生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尊重,重视其主体地位,引导其知识技能、升华其情感态度、完善其价值观念、促进其人文素质实现全面性、主体性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倘若得以融入更多人文关怀必然提升语文课程自身的吸引力,使学生获益良多。David Cari在《教育意义的重建》一书提到:“教育真正关心的是个人的陶成”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人文关怀的精神。认真反省高职语文课教学,它理应成为聚焦教育人文关怀使命的过程形式,应成为反映教育人文关怀特质的课程。高职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程可以催化内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使行为范式散发人文主义气息,帮助自身丰富精神世界、守护心灵家园。
二、人文关怀视阈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困境所在
人文关怀视阈下,高职语文课程理应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但当前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面临多重困境。
(一)工具理性使得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被“社会化”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作为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对合理性的划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所应兼顾的考量。工具理性强调行为效率、效益的最优化,价值理性看重行为本质内涵的价值,注重过程实施中的情感联系与意义。能否让自身的教学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状态,是制约业教育自身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然而在当前,天平的一端往往朝工具理性倾斜,甚至彰显人主体性的价值理性很多时候被掩埋。职业教育在实用主义盛行的风潮中,渐渐缺失了人文关怀。“当人更加关注工具和手段,缺乏自我生存意义的时候,也就成为了一种单向度的人。”很少会有高职院校会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列为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门课程,语文也不例外,面临着“社会化”的危机,表现为语文课程体系中的语言学、文学等课程被有些院校转化成“公文写作”等社会课程,致使课程自身存在的人文气息大打折扣。
(二)教师人文关怀意识的淡薄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人文关怀的施展企盼教师具备人文关怀的意识与技能,尽管从整体上看,大部分高职的语文教师面对教学工作都能尽心竭力,但对培育学生的理念上存在误区。“上课即来下课便走”的现象仿佛成了高职院校乃至高等教育的教学常态,只管自身教学,忽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致使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并不了解,有些学生甚至记不住教师的姓名,这一方面是由于授课人数较多,但另一方面不得不说是教师人文关怀理念的缺失与关怀能力的欠缺。在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人文关怀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过分重视了一些基础知识能力的教学,如学生对文章的基本理解和对字词的基本应用等等,将语文教学是维度片面化,将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掩埋殆尽。同时,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欠缺导致面对学生厌学情绪状态时无能为力。真正做到人文关怀的教师不仅是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更需要用自身的心灵感应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情感交互中实现学习的体验。
(三)教学方式与学生评价的单一漠视了学生主体价值和个体差异性
作为高职生接受人文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语文课近年来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探索,不同变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尽管翻转课堂的实践在高职院校缓步推进,但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方式的整体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堂依旧未摆脱教师把控话语权、学生课堂失声沉默的怪象。学生主体性得到不保障,能动性也发挥不出来,同样不利于其人文素质的发展。除此之外,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健全,虽然在学生评价中纳入所谓的“平时成绩”,看似具有形成性评价,但这种形成性评价的依据大多为学生每学期一次的作业和出勤率,有效性不高且所占总体评价的比重不高。因此,教学方式与评价手段都漠视了学生的主体价值,高职学生在语文课堂除了记忆理论,在文化熏陶、情感互动上收获甚微,致使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还未有效落实,忽视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特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以得到人文关怀,必然降低对课程的认知投入,教师面对学生的心不在焉,教学热情也不自觉地减退,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如此恶性循环。
三、人文关怀视阈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提升路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让高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回归
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输送实践性、操作性、技术性的人才,与其他的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看作是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还必须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而这恰恰是高职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完善课程体系,让高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回归。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方面聚力:首先,坚持社会课程与人文课程并重的原则,恢复文学、语言学等人文课程的设置。其次,可根据地域范围划分,有针对性的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分成若干专题与地域的人文特色相结合,形成指向明确的选修课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文学或者语言学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题学习。最后,丰富理论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熟悉当前文学等的前沿热点,运用文学理论系统探讨学生喜爱的小说,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最后,在常规的理论课程教科书中融人人文调查小模块,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小调研来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促进理论的内化。
(二)增强教师人文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
根据一些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学业的自我效能感偏低,往往窄化了职业生涯的定位。很多高职生功利化的认为自己进入高职院校,其唯一目的就是学习专业技能。面对此情景,教师本应在课程的教学中旁敲侧击、潜移默化的施以人文关怀,纠正学生的思想的误区。这就需要增强教师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关怀的能力。理念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持久不断的与其他同伴通过思想交流来整合自身思维的范式,使之符合整个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并将此思维范式以具体实践的方式予以巩固,从而生成相应理念。教师可以时常分享自身实践的心得,吸收其他成员值得借鉴的观点,有效弥补自身理念的局限。在关怀能力方面,教师应秉持不怕失败的心态,不断投入实践,在实践中得到反思与升华。实际上,教师上课的激情与活力可以带动学生,感染学生,教师分享自身对语文的感悟,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抒发内在的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找回自身在课堂的存在感,发现自身存在的隐性价值。
(三)尊重学生主体,促进教学方式与学生评价的多元化
尊重学生主体并非只是一句象征性的口号,其贯彻落实需要教学方式与学生评价等多方面变革。就教学方式而言,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微课程视频的形式在课外进行,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广泛讨论交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开放授课的地点和方式,多元化教学组织,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带领学生深入地域人文景观,以景养性、睹物思学。在学生评价方面,加快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检视。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显然把复杂的评价结果窄化,忽视了语文课程学习中情感、态度等最重要的内容。因此,除了量化评价,教师还需记录学生探索问题时候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在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当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更能以其显著的人文性对学生起到人文关怀、人文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意义,可有效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正式提出了语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至今已经经过了数十年,其成果是有的,但同时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高职学校当中,問题尤为的突出,我们必须要予以重视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