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语篇建构差异及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2017-06-16 09:02王丽
魅力中国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语篇语法差异

摘要: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英汉语篇建构的差异:语篇语法特征差异、语篇思维模式差异和语篇组织方式差异,并指出了这三个因素对英语写作过程的影响,同时就英语教师应如何针对这些差异进行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语篇;差异;语法;思维;组织方式

一、引言

目前,写作仍然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的词汇和短语应用能力差,主、谓、宾、状语顺序错误或呆板,段落、文章的逻辑性差,句子之间缺乏连贯性和统一性,结构松散,不能很好地区分中英文句式差异和表达习惯的差异等。针对上述问题,作为英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连续、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而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英汉语篇建构方面的差异,如:语法特征差异、思维模式差异和语篇组织方式差异等,最大程度上减少写作的盲目性。

二、英汉语篇建构差异分析

(一)语篇语法特征差异

话题化是汉语有别于其它语言的最主要的语法特征之一,尽管英汉语句中都存在话题化现象,但英语中的话题化出现频率明显少于汉语。句法话题可分为话题化句法话题和左置句法话题两种,如:(1)This proposal, the committee doesnt like it at all. (2)Lily, I dont know her at all.(1)是话题化句法话题,其特征是句子的其它部分有一个空位,句法话题“This proposal”能够回到句中的空位中而句义不受影响,该句的空位在like一词后面。(2)则是左置话题结构,句子的其它部分没有空位,但却有一个代词“her”与句法话题“Lily”同指。尽管如此,英语中使用该类句子结构的几率要比汉语少得多,因为英语的陈述句都要求有一个主语,宾语的省略也受很大的限制,它不允许施事名词或受事名词随意置于句首而话题化;而汉语的主、宾语可以自由省略,且句内各名词成分都可以自由地置于句首而被话题化。英汉语之所以有如此差别,其根本原因是两种语言对行为动作的概念化方式不同,即:“两个民族将认识外在世界的成果用词语固定下来的认知行为不同”[3]( 石毓智,2006:163),不同的民族概念化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两种语言语法特征的不同。英语陈述句中要求首句有一个主语,若去掉主语,句子就不合语法了,如:The professor walked into the room.若变为Walked into the room.就不合语法了。相反,汉语的主语可以自由省略,一般根据上下文即能知道主语所指,如:(1)买了点东西,不知合不合适现在送去?(2)知道,忘不了。

再者,英语还受到主谓一致、时态等特殊规则的限制,在英语中还存在“it”或“there be”这样的“假主语”,如:(1)It is snowing. (2)There will be a ceremony tomorrow. 两句的汉语译文分别是“天在下雨。”和“明天有个庆祝会。”

英汉语的定语、状语等的位置也有差异。英汉语中都有前置定语,如:She is a tall, beautiful girl. (她是个高挑漂亮的女孩。),但汉语中的前置定语远比英语普遍,且汉语的前置定语中既可以有词,也可有短语,甚至主谓结构,如:我忘不了家乡的小河,清澈的小河,养育了几十代人的小河。而英语中,后置定语非常普遍,分句短语作定语时通常要后置:(1)Any man who smokes cigarettes is risking his health. (2)Cant you do something useful to us all?

(二)英汉语篇思维模式差异

a. 直线形vs螺旋型

连淑能指出,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1],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是由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引起。东方人善于推理,思维模式是“螺旋型”的,往往先分述再总结;而西方人善于论证,其思维模式是“直线形”的,常常先总述再展开。中国人说话很谦虚委婉,不会直截了当,而西方人则喜欢开门见山。这一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同样体现在书面语篇中,如:

(1)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dkind.

(2)渴望爱、寻求知识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这是支配我的生活的3种简單而无比强烈的情感。

(1)典型表现了英语思维先总述再展开的直线型模式,其译文(2)应算是地道的中文。但却采用了颠倒的表述顺序,主述位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b. 形合vs意合

英语注重形合(hypotaxis),即: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词类标记、词组标记、语法范畴标记(性、数、格、时态、语态、语气、体式等) 、句法项标记(主语、谓语、宾语)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而在汉语中,句子之间常靠内部的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所谓“形散而神聚”,句中各种成分的关系主要依靠意思的连贯,而非形式上的表现,即:意合(parataxis)。如:(1)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译文: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2)欲盖弥彰。The more one tries to hide, the more one is exposed.

正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说:“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他有痕迹……西洋语法有许多呆板的要求,如每一个clause里必须有一个主语;惟其是软的,所以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相关的两家是可以硬凑在一起,不用任何的connective word…….由此看来,西洋人做文章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4](王力,1945:197)

(三)英汉語篇组织方式差异

a. 发散型vs集中归一模式

彭宣维(2000:344)指出,英汉语篇组织方式差异之一在于前者为发散型,后者为集中归一模式[2]。我们首先以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为例,其中涉及对“as long as”的使用:W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s long as the Negros basic mobility is from a smaller ghetto to a larger one.译文为: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限于从狭小的黑人居住区到较大的黑人居住区,我们就决不会满意。原文的句式特征在于基本句在前,次要句在后,由as long as引导的从句构成了主句的条件,因此,语篇发展呈发散型;而其汉语译文先提供条件,再说明结果,是明显的集中归一模式。

b.复句层次关系差异

英语复句中,分句间为句法上的层级关系, 由一个分句担任上一级分句的句子成分,如:Some friends that I made in college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grades which they think would ensure them a good job after graduation. 汉语复句的分句间存在逻辑语义关系,而句法关系是独立的平等并列关系,而非英语的层级关系,如,上句译文为:我大学时的一些朋友关心分数胜过学习,他们认为分数高就能找到好工作。

三、英汉语篇建构差异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针对上述提到的三个方面的语篇差异,我们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就应有针对性地、不断地对上述三方面进行比较认识,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差异,有意识地调整写作的思维。首先,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多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应适应英语的直线形思维,明白作文第一句或段往往是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再引出具体事例或细节对其进行发展、论证。其次,在掌握写作基本思路和框架的基础上,应注意英语语篇的语法特点,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如:汉语名词前若含有过长的定语,则英文写作时应考虑将定语后置,以免头重脚轻;还要特别注意英语句子中各成分间的层级关系。再者,由于汉语是语段取向的语言(discourse-oriented),而英语等欧洲语言是句子取向的语言(sentence-oriented),其句群之间主要通过语义关系体现出来[5],因此,也要注重英语语篇连接手段的学习。此外,让学生背诵段落、总结大意、模仿造句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2):39.

[2]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44.

[3]石毓智,语法的概念基础[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63.

[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M]. 商务印书馆,1945:197.

[5]杨明. 英译汉中的主位与话题. [J]. 外语学刊,2003, (3):84-88.

作者简介:

王丽,女,1977年生,汉族,山东高密人,现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教师,从事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语篇语法差异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相似与差异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