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莉
[摘要]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是声乐艺术曲库中的瑰宝。由于其独特的发音规则使得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歌唱的语言,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大音乐艺术院校、综合师范院校等都将其列为声乐专业学习的必唱曲目。它对于科学发声技巧的建立、良好歌唱习惯的养成等有着中、外任何时期的作品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通过从语言、声音、音乐素养的角度研究分析,探索其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声乐;发声;统一;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24-03
众所周知,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历经三四百年的历史洗礼,至今仍被国内外顶级艺术院校里的声乐教授们作为声乐学生的必唱曲目,由此也不难窥探出它在意大利艺术歌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艺术价值。正如著名华裔声乐教育家赵梅伯所说:“意大利古典歌曲在学习美声唱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经典作品,它具有极高的技术训练价值。”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题材内容丰富、篇幅短小、节奏明快、音域不宽、音乐旋律极富有歌唱性、抒情性,演唱这一时期的作品宜选用圆润饱满、纯净柔和、优雅轻巧的声音进行演唱。无论是对正确声音概念的建立、良好歌唱习惯的培养、演唱技巧的掌握还是对音乐素养的提高等方面都值得学生去认真的推敲学习领悟,是声乐初学者作为声乐学习入门基础的上乘之作,亦可以说是声乐学习中的一部“万能钥匙”。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流行唱法,若想要自己的演唱之路走得更久、更宽、更长远打下一个很好基础,都必须演唱、积累一些这一时期的作品。即便是有了娴熟的声音技巧及一定的演唱功底,也要时不时唱一些这一时期的作品,来警醒自己不可因唱了一些大的咏叹调而养成了一味追求过大、过猛的歌唱习惯,而是要时刻注重音乐修养、音乐品位的提高,才能尽可能地延长自己歌唱寿命。一些声乐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好高骛远,非常喜欢演唱一些“大”作品甚至是超出自己演唱能力之外的高难度声乐艺术作品,且乐此不疲的盲目追求把声音唱大、唱满以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而结果往往却适得其反,轻者养了很多不科学的发声方法,更有甚者由于不科学的发声方法导致声带发声病变,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严重者甚至可能终生不能再进行演唱。
一、塑造纯正的发声
(一)便于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中的任何一首作品在音域方面,正是符合了人声正常音域这一艺术特征,非常适合于人们的歌唱。无论是具有高超演唱技巧的歌唱家还是正在学习声乐演唱技巧的学生,在演唱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时,都不存在音域方面的障碍。意大利在给世人留下大量经典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成就了很多歌唱家,而这些歌唱家也给我们留下许多演唱的这些声乐作品的录音、录像,甚至是一些难能可贵的上课学习视频资料,这些对声乐初学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是难能可贵的极好的学习资料。目前国内对美声的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声乐初学者在学习之初往往还没搞清楚什么是美声,什么是好的声音、正确的声音,所以如何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演唱更是无稽之谈。若在此阶段,让学生在此时大量的聆听各种不同时期、不同歌唱家的演唱录像、录音,提高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审美能力。无论是对学生正确发声观念的建立还是对以后演唱作品的处理无疑是大有裨益。
(二)便于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这个时期的作品从演唱声音技术角度而言并非震耳欲聋式的宏大音量,更多追求的是柔和、纯美、圆润的音色。这一时期的作品旋律大多围绕在最为自然、舒服、饱满的中声区、速度适中、节奏平稳,便于声乐初学者自然地打开喉咙、避免喉部肌肉的“挤”“卡”“压”,从而有益于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及良好的发声习惯。如《受伤的新娘》、《不、不、不要期望》、《啊,我的心》等作品不需要非常富有爆发力、震耳欲聋的声音,大多需要演唱者极其“安静、舒缓”方式进行演唱,使得听者更多的能集中注意力于音乐内容本身,而非华丽的舞台艺术造型、过于夸张的舞台艺术表演。如在很多的小型室內乐作品音乐会上往往更倾心于选择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作品,它更符合小型室内乐作品音乐会的艺术气质。除此之外,可以在网上查阅到很多关于这一时期大量珍贵的谱例及很多优秀歌唱家演唱的音频、视频资料,甚至是一些大师的珍贵教学视频资料,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阅观看学习。而若在此时选择的大多中国作品,由于中国的美声唱法起步较晚,并没有太多可以供学生查阅聆听的音频视频资料。
(三)富于歌唱的语言。无论是从生理学角度还是从语音学角度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够比意大利语更便于歌唱。意大利语与生俱来的独特发音规律,使其成为“最适合歌唱的语言”,便于歌唱的语言为良好歌唱状态的建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意大利语母音音色圆润、纯正,音序规律且富有一定的节奏美感。单词的音节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多数单词都是以元音字母结尾,单词元音位置突出且“开音节”的单词较多,较之由单音节构成的汉字发音要简单、易学很多。音律平正、发音清晰、音调和谐,声音柔和而浑厚、音色优美。语言流畅、连贯,富有意大利语言特有的美感,富有韵律感,特别注意强调语音重音音节,为形成科学合理的演唱技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身体各部分歌唱腔体的打开与保持,有利于把声音“穿”起来使得音色统一,这也是为何意大利是“盛产”歌唱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便于声音的统一
(一)打好中声区声音基础。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以富有诗意的旋律著称,音乐舒缓、旋律线悠长、速度适中、节奏平稳,随着音乐内容的不断推进,音乐的走向会以缓慢上行、下行缓缓移动,“不动声色”的逐渐构成一个音乐高潮,紧接着音乐往往是对开头音乐的完全再现或者变化再现终止。从宏观上来看是音乐大多会形成一个拱形的音乐走向,声音的音区始终围绕在中声区。如斯卡拉蒂的《别再使我痛苦、迷惘》(Ocessatedi piagarmi),音乐从小字二组的re开始,音乐的走向无论是上行进行还是下行进行都紧紧围绕此音进行,整首作品的最高音是小字二组的fa,最低音位于小字二组的升fa,纵向来看整首作品的音区不超过八度,节奏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非常适合初学演唱学习。初学者在学习之初,音乐基础比较薄弱,音准、节奏相对来说都不是很好,演唱此类作品也能让学生慢慢提高识谱、音准、节奏,无形中逐步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声音技术的角度而言可以打好中声区的声音基础,为以后声乐学习中音域向上、向下的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低声区、中声区的统一。声乐初学者尤其是女中音声部在刚开始学习声乐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在音乐的旋律走向从低声区往中声区进行时,无论是练声还是演唱歌曲,演唱到一定的地方嗓子就觉得不舒服,声音会忽然出现“打架”甚至是破音,这其实是到了一个换声区,有一个换声点。从生理机能角度而言指的是喉头位置的高低及咽腔打开后的长短、收缩尺寸的调节达到的一种混声效果。我们中国习惯用“真声”(指胸声)“假声乃(指头声)这个名词。而混声唱法指的是真假两种歌唱状态混合着应用的意思。假声要以真声为基础,真声要以假声为基础,高音挂上(专业用词)胸腔,低音挂上头腔。这样灵活应用,才能发挥两个共鸣腔体混合共鸣的优点。演唱者必须运用一些特殊的技巧掌握换声区的方法才能继续向上唱,否则嗓子会疼会痒严重者甚至导致声带病变。笔者在学习演唱及教学中总结发现。遇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找到真假声具体的换声点,做一个倒抽一口凉气的动作使得喉头下降声音获得一个稳定的气息支持,选用舒缓的旋律加上意大利纯正的“a”或者“o”母音在遇到换声点时提前适当控制减弱声音的音量,等声音流畅地通过了这个换声点以后再逐渐把音量放大,再放开来唱,最终使得“真声不炸,假声不虚”。在练唱曲目上若选用中国曲目,汉字的发声不利于过度声区的训练,甚至会加重过渡声曲的难度。选择这类曲目来练习就会方便很多。如亨德尔的《让我痛苦吧》,第一乐句的歌词是“Lascia chio pi.anga,La dura sorte”没一个单词的结束音分别是“a,o,a,a,a,e”,我们在练声的过程中经常用的也是此类的元音,因此非常便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发声状态。
(三)中声区、高声区的统一。在声乐初学者中尤其是女高音声部,在演唱从中声区往高声区过渡时的音阶或者旋律时,经常有部分学生会遇到声音“卡壳”嗓子不舒服的情况,其实这是到了中声区和高声区的临界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换声区。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练声还是演唱的作品都需要声乐老师格外慎重考虑,否则学生的声乐学习之路很可能会半途而废。声音在换声区若是不能很好地换过去,声音在进入高声去时就会继续沿用之前中声区的声音,这样演唱学生的嗓子会不舒服,就提不起对声乐的学习兴趣,有些练习比较勤奋的学生在没有合适方法的情况下,很容易会把嗓子唱坏引起声带病变。在中声区是真假声的混声唱法,而到高声区时就需要用全假声的声音技术。在此时宜采用旋律在高声区级进进行的作品。如柏戈莱西的《尼娜》整首作品有很多旋律位于中高声区,加上非常便于歌唱的语言使得学生很容易找到真声到假声的转换,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很快就能很好地掌握这门技术。除此之外在学习、教学过程中总结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在声音进入高声区前提前控制减弱音量、声音音色变暗,口腔状态保持不动用“a”或者“o”母音带入,这个声音的“坎儿”就自然过去。意大利语的歌曲大多数的单词就是以元音结尾,非常便于过渡声区的声音技术的提高。若是选用中国声乐作品,汉子的发音规则想复杂很多,有前鼻音、有鼻音、平舌音、翘舌音,归韵收声等。对于初学者来说,建立良好的发声方法已经实属困难,再加上这些复杂的咬字规则,很容易使初学者失去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提高音乐的素养
(一)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音乐的节奏、速度以及强弱等方面在谱子上都有较为明确的标记,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提醒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去看谱子上的标记,不能随意改变歌曲的速度、强弱、力度等,无形中使得学生形成认真、严谨学习习惯。在一些比较小的中国声乐作品中,诸如像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中那么丰富的各种音乐标记要明显要很多,只有在一些较大的声乐作品中才会有很多。而较大的声乐作品并不适合初学者演唱。初学者在演唱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便于初学者在学习之初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以后唱大的作品就会自然而然的养成认真、严谨的读谱习惯,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快了学习的进度。除此之外在学习演唱意大利古典时期的作品时,声乐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对声音强弱控制训练,注重歌唱者对声音驾驭能力的培养。如维瓦尔第的《受伤的新娘》中有大量的力度符号,在演唱时如果想很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内容,就需要用极具控制的声音去演唱,需要时认真揣摩每一个力度符号的涵义,才不会在演唱的过程中盲目的用“声”过猛或用力过大,而且要学会在碰到不同感情色彩的音乐内容时,要学会采用合适的声音力度、音色去表达音乐的内容,传递音乐的情感。
(二)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更多需要选用纯净、圆润的音色而非震耳欲聋式的音量,使得演唱者可以全身心的集中注意力于音樂内容本身。这一时期的作品很多长短不一的间奏,在乐曲的中间经常声乐上的“留白”,即用钢琴伴奏织体声部来填充表现音乐。一些音乐素质相对薄弱的声乐学习者,经常出现在需要进拍的地方进不去,不是拍子进的早了就是拍子进的晚了,亦或是音唱的偏高或者偏低,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非常害怕合伴奏,往往一提到合伴奏就会非常紧张,本来唱的没有任何问题的地方,一合伴奏由于紧张往往也唱不对。但随着演唱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无形中也慢慢培养了演唱者与伴奏、乐队的合作能力,音乐基本功逐步的改善、提高,为以后演唱大型的声乐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无论是对声乐学习中初学者还是对有深厚演唱功底演唱者来说,无疑都是其歌唱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珍品。声乐初学者可以借助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对于有深厚演唱功底声乐学习者来说,应该把意大利古典时期的作品当做每天的练声曲、声乐学习者的“保健品”,经常拿出来唱一下,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在歌唱中要保持理智,尤其是在演唱较大曲目时不可盲目的贪大贪响,从而更好的诠释作品的精神内涵。
(责任编辑:封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