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提升策略

2017-06-16 20:35朱勤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园建设智慧教育

朱勤

摘 要: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更高发展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嘉兴市已经拥有智慧校园建设的现实基础,从2016年开始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将通过三年时间,建成10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实现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新跨越。嘉兴市注重顶层设计,前期制定相关规划,不断完善领导机构,并细化智慧校园建设的各项指标,便于落实,实施中用课题引领,注重深度融合,彰显特色。一年多来,拓展了嘉兴市智慧教育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初步形成了与嘉兴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

关键词:智慧;教育;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1-0055-05

智慧教育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慧学校又是智慧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嘉兴市依托“智慧嘉兴”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规划,在智慧校园建设上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特别是在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支撑教育资源的链接、增强学生内生驱动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推动教育的精准管理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已经初步构建了教育发展的新生态,确保了智慧教育建设和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校园建设的现实基础

智慧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优质的信息化基础环境设施,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嘉兴市的信息化基础环境设施相对完善。至2016年底,全嘉兴市教育系统已装备计算机11.27万台,计算机总值达4.52亿元,网络及外部设备总值1.5亿元,多媒体教学设备总值2.6亿元。全嘉兴市教育系统普通中小学生机比为3.44:1,其中中学3.1:1,小学3.91:1,有效生机比为4.94:1。311所中小学拥有校园网,占中小学校总数的97.19%,其中中学96.93%、小学97.45%。全嘉兴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校共有16153套多媒体,其中普通教室有10183套多媒体,全嘉兴市教育系统中小学班级多媒体普及率为100%。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更高发展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十二五”期间,嘉兴市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自主创新特色和示范引领作用的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符合数字校园建设基本要求的数字校园。目前嘉兴市已有国家“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1所,省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15所,嘉兴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36所,嘉兴市数字校园学校118所,基本构成了国家、省、市、县、校数字校园建设网络构架,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有效实践

1.顶层设计,规划先行

结合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印发了《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培育建设100所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如图1所示,各县(市、区)都有相应的创建数。

根据创建实施方案,2016年10月,各县(市、区)已经完成了从优秀的数字校园中筛选、申报并创建的任务,目前申报的20所学校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智慧教室硬件及环境升级改造、无线网络构建等都已经完成,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更深入,“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学校微信平台的应用做得很有特色。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中心小学通过省补电子书包工程、配备学校电影工坊、创建嘉兴地区农村学校首個创客空间,不断优化校园硬件配备。桐乡市高级中学重视资源库建设,利用微格教室开展网络教研,创设网络“课程超市”,空中课堂网络课程近200门,有关数字校园的课题已经列入国家立项课题。桐乡市茅盾中学注重基础设施改造、校本资源库建设,地理学科专业教室建设与应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及辐射作用。

2.机构完善,条线明晰

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由嘉兴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具体工作由嘉兴市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负责。如图2所示,嘉兴市已经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网络,从嘉兴市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到各县(市、区)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再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能保证各项建设任务分级分层地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都把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创建。不断加大对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安排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专项经费。嘉兴市还把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作为各县(市、区)学校现代化建设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市、区)教育督导工作体系。学校对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分工部署,绝大部分学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小组、顾问小组和建设开发小组,把具体的建设开发任务落实到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组和学科骨干教师组。

该网络的建立对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的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便于县(市、区)各级层面定期组织智慧校园建设学校进行相关的专题培训和研讨,及时了解建设情况,也便于各建设学校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建设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一起研讨并制定出下一步更合理的建设方案。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网络的建立,使上传下达更为通畅,也为更好地开展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领导与组织保障。

3.指标细化,便于落实

为把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支撑教育资源的链接、增强学生内生驱动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推动教育的精准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等落到实处,嘉兴市还印发了《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与应用标准》,如图3所示,该标准兼顾可操作性和突出应用的特点,分为基础支撑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能力水平、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四个板块。

基础支撑环境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基础和外显形式,包括基础设施、网络空间、信息化应用系统等。数字教育资源分为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三大类。基础性资源是指与国家、地方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个性化资源是指学校根据办学需要选择性购买的个性化教与学资源;校本资源是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专业人士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应用能力水平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核心,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窗口,是体现学校建设与应用成效的重要标志,重点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以及信息化应用成果。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要求学校从组织机构、发展规划、信息化领导力、制度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与应用标准》共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总分值100。例如一级指标基础支撑环境,它包括基础设施、网络空间和信息化应用系统三个二级指标,如图4所示,每个二级指标又细化为若干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占一定的分值。这样细化的指标,便于各县(市、区)和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位。

4.深度融合,特色彰显

“十二五”期间,嘉兴市积极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把研究的重点聚焦到课堂和课程,2016年5月编印的《嘉兴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典型应用案例材料汇编》,集合了13个数字校园实践经验、17个创新特色项目和12个教育教学融合案例,有全面的数字校园建设应用探索,有创新的特色应用,有“互联网+”时代下教师专业成长,展现了嘉兴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探索。《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出台后,创建学校更加注重融合和应用,很多项目又在原有基础上向纵深化发展并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1)“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全市目前有近20所学校的拥有电子书包,他们都在探索“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电子书包试点项目,从学生人手一台触摸式平板电脑,依托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课本、作业、考试的数字信息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与学生进入密切的互动交流,包括讲课、作业批改、错误分析点评等,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发送的信息,将家庭作业、考试等全部在平板电脑上完成。

(2)“电子白板交互教学”试点项目。目前全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配备已达3千套。各县(市、区)定期举办电子白板与短焦投影设备教学应用的培训及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展示活动,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推进了新媒体新技术对教学发展的变革作用。

(3)“网络异地远程互动课堂”试点项目。全市37所省和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学校深入研究应用网络异地远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开展了异地交流、同课异构、送教下乡等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课题引领,创新应用

积极探索嘉兴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和推进机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具有影响力的、推广价值高的信息技术实践和理论成果,促进教育信息化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我市印发了《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指导意见》,如图5所示,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组织实施100个中小学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各县(市、区)都有相应的项目申报数。

2016年全市以“互联网+教育”为发展方向,坚持项目驱动,通过深度创新应用项目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根据研究项目的内容,把61个首批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分成7个联盟小组,如图6所示,每个小组都有7-11个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组成。如综合平台建设与应用联盟小组就由桐乡市教育局的《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试点研究》、嘉兴高级中学的《多元开放的嘉高智慧云平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尚美五高”移动APP新媒体助学应用》、海盐县高级中学的《“海燕工程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绩效管理E平台建设》、嘉善县陶庄中学的《“三i”数字校园》、嘉兴市实验小学的《智慧E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和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的《云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网络建设与应用》这七个项目组成。

把研究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项目分在一个小组内,给项目申报的几所学校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借鉴的平台,而联盟小组组长的确定,又使小组活动有了牵头人。首批中小学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联盟小组组长会议召开后,七个联盟小组的工作会议在组长单位的牵头下定期召开。同时,嘉兴市智慧教育深度创新的61个项目还进行了嘉兴市教育信息化课题的申报立项,目前各课题的可行性论证已经全部完成,各联盟小组的活动也在组长单位的牵头下有序推进。

三、智慧校园建设的提升策略

1.加大经费投入

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 2016年全嘉兴市教育系统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总投入2.16亿元,比2015年(1.41亿元)增加 0.75亿元, 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556.83元,比2015(359.7元)年增长 54.8 %。至2016年底,全嘉兴市教育系统生均累计教育技术装备资产4070.22元,相比2015年底(3503.05元)生均资产净增 567.17 元。虽然有明显提升,但是各县区的经费投入差异还比较大,而且用于智慧校园建设的经费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加大经费投入,要求相关部门制定智慧教育建设经费标准,将智慧教育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资金落实,形成长效机制。鼓励各单位积极申报智慧校园示范校和深度创新应用项目建设,根据申报单位建设基础和建设方案,分段分批进行。探索建立资金筹措的社会化机制,引入多元化融资机制,探索企业外包、分期支付和后付费等投入付费机制。加强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分年度对智慧教育建设单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评估,评估结果做为下一年度申请经费的重要依据。

除了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各县(市、区)教育投入两级承担机制外,很多县(市、区)采用普惠和重点扶持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推进各县(市、区)信息化水平整体有提升的前提下,优先保障创建智慧校园所需的资金。建设学校都纷纷从“节流”和“开源”两方面入手,聘请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多次可行性论证,不断完善本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保证用有限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做到真正的“节流”。在“开源”方面,已经有一部分学校尝试引进了校企合作模式,借助企业强大的技术实力,加快了软环境的建设周期。如嘉兴实验小学的E家文化系统平台、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的心理测试系统等。

2.加强资源共享

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优质资源的教学应用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通过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和近一年的智慧校园建设,具有一定教学和推广价值的数字资源逐步形成,如平湖職中的精品课程资源、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的数据资源库。基本每所学校都建立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校本课程和相应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并以网络为平台开展校本研究,让本校教师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和交流。如嘉兴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该平台提供课程制作一体化流程,满足简单、快速建设网络课程的要求,师生可依托此平台,在线答疑,在线作业、在线互动、资源利用、学习跟踪等。嘉善县的微课学习平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以学科核心知识点解析为特征的嘉善空中课堂。海盐县实验中学实施了基于微课和视频教学的“空中课堂”项目,组织优质师资力量制作课程,通过IPTV平台开展视频直播和点播教学。

为了加强各县(市、区)及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2016年嘉兴市已经着手在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依托国家和浙江省教育资源平台,构建嘉兴区域教育资源中心,聚合第三方资源的应用,整合嘉兴市各级学校、多个层次、社会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建立共享教育资源库、提供知识服务,实现面向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等多元对象的共享教育服务系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生态化发展。2018年正式启用的嘉兴市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将真正实现各县(市、区)之间、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使教师沟通交流更顺畅。

3.重视队伍建设

在2016年嘉兴市各县(市、区)教育信息化的总投入中,存在硬件投入过高,软件投入相对不足,培训投入较少的现象。培训经费投入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也将影响到嘉兴智慧校园的创建,因此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智慧教育应用能力迫在眉睫。嘉兴市把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嘉兴市信息化工作十三五规划,大力支持各级各类学校配备专职智慧教育管理人员,切实加强学校智慧教育的规划、实施和管理,还从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两个层面,全面提升学校与教师智慧教育应用能力。

在智慧校园的创建过程中,各县(市、区)装备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学校校长是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的带头人、组织者和践行者,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2016年,嘉兴市组织34名校长参加浙江省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研修项目,嘉兴市第三中学等5所学校校长参加了教育部—中国联通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平湖市职业中专等学校校长参加了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

应用能力水平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核心,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窗口,是体现学校建设与应用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嘉兴市已经逐步建立并完善的教师引进、培养和培训机制,实施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分层分批开展全员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如开展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专项培训,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应用大赛、示范课评选、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不断提升各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

4.强化评估督导

目前嘉兴已经制定了《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指导意见》等实施文件,为智慧校园示范校与深度创新应用项目提供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和评估办法。健全了嘉兴市智慧教育建设督导评估工作考核制度,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智慧校园示范校专项督导小组,开展县(市、区)智慧教育管理、智慧校园示范校与深度创新应用项目评估验收,保障智慧教育建设健康有序的进行。2016年,嘉兴市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多次不定期到各县(市、区)及学校展开调研评估与督导,汇总调研、督导情况并形成报告,督促智慧教育建设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地,并把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成功案例在各县(市、区)进行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智慧教育水平。

下一个阶段,嘉兴市准备进一步完善并强化评估督导,把智慧教育建设作为对教育局各处室、各县(市、区)教育局与学校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完善智慧教育工作总结表彰机制,评选智慧校园示范校和创新项目深度融合先进单位,激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项目试点,为全面加快智慧教育进程积累并提供有益参照。

四、結束语

顺应时代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能够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但是智慧校园的建设并不是隔空造楼,它需要对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等加以整合利用,对区域已有的资源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对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进行整体提升,对评估督导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强化。相信通过三年的创建,嘉兴市将实现适用范围的学校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新跨越,使先进的信息技术成为学校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领域创新的重要手段,让学校系统中各要素的协作与互动更加集约高效、更加便捷智能,最终形成与嘉兴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珠珠.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数字资源中心建设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0).

[2]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88-92.

[3]陈明远,徐旸.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61-65.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校园建设智慧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启示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