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园丁式”教育角色、关注“缺爱”心理学生

2017-06-15 17:15黄镜源
祖国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辅导员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中一个实际案列,从“园丁式”教育角色帮助单亲“缺爱”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和教育,促使单亲家庭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关键词:辅导员 园丁式教育 心理辅导 缺爱学生

一、案例讲述

A某,男,渭南人,16级计算机系学生。在迎新生的时发现A某是为数不多的自己到学校报道的学生,与A某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得知他来自农村、单亲家庭,父亲重度军残,祖母病重的情况,但他独立、寡言少语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办理完入学相关手续后,我走访新同学宿舍时询问了他的基本情况后得知,A某每年放假期间都会去兼职打工,今年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也因自身原因无法参军入伍,在种种受挫的情况下他最后选择了就读高职,即便是这样,他也对大学的生活也非常期待与向往。在竞选班干时,A某很主动的选择毛遂自荐,最终竞选成功。随着军训的结束,同学们也都进入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了。A某却在开学一个月出现旷课的现象,同学叫他上课,他也变得很抗拒,宿舍同学发现他想退学的QQ状态,晚自习期间经常在操场独来独往。我意识到他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或事情才让A某的产生了不良的情绪,我主动找到他与谈心,发现站在我面前的A同学现在是一种自卑、消极、敏感、忧虑的状态。通过两个小时的沟通我发现导致A某的发生转变的原因有:

(一)缺失家庭关爱。A某的父母因性格不和离婚,A某便一直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身体残疾、性格固执,对A某的关心与交流也变得甚少,父母的曾经动手吵架等行为给他留下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他更觉得祖父母年迈已高,父母离婚后生活经济情况不好、压力很大,而自己读大学还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自己不想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便产生了退学走向社会打工的想法。

(二)缺乏自信与自律。由于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从小变养成了我行我素习惯。心情难过时选择忍气吞声,面临经济压力时采取极端方式解决,偶然的机会学会了上网赌博。他的朋友都是比自己年长社会人。不合群、不适应校园环境,戒不掉网上赌博的行为,加之学习基础薄弱,使A某对大学生活与学习失去的信心。

二、案例剖析

通过与A学生深入恳谈的方式,该生属于产生消极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由于父母的离异导致他一直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长期缺爱的状态下,在看到周围同学的父母关爱的对待方式时,A某内心也是缺乏安全感同时也极度渴望被关爱。由于自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与他人不一样,他渐渐会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就会萎靡不振,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二)在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上双方容易懈怠、放任孩子,由于一方独自支持着家庭。为了保证生活,忽视了教育子女的精力与时间,甚至无心管理。A某父亲性格偏执、暴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甚至将自己痛苦与不良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使孩子产生害怕没有安全感。加之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不管不问,产生了厌学、自暴自弃的情绪,甚至是难以戒掉网瘾。

三、解决“缺失”问题学生的自我角色与方法

通过这次沟通我认为A学生因為家庭“缺爱”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较大,建议该同学到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但是A某拒绝了我的建议,因为他对心理老师陌生而不能坦诚相见,反而通过与我的心理沟通后情绪会有所好转。综合考虑A同学的个人心理想法和需求,初步排除了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的可能。我及时把A某的情况汇与做法报给主管领导,并得到了院系与学生部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在每周的定期恳谈交流中,最为辅导员的我采取以下方法解决“缺失”问题学生:

(一)发挥园丁关爱力量,做到将心比心

所谓“园丁关爱”属于“园丁式”管理的范畴,它的管理与教育目标在于激励每一位教师用“真心、耐心、爱心、全心”的教育理念关爱与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园丁关爱的力量与精神,是一种人文关怀与人性发展的教育,辅导员在确立自己园丁角色时就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核心就是爱,正如园丁对花园里幼苗成长的关心与爱护,也意味着幼苗健康成长。在学生对辅导员讲述心声能产生一种信任感,在此基础上,辅导员需要保持平等的关系维度,用诚心换真心的态度对待学生,认真聆听他的心声,感受他的内心,理解与包容他所遭遇的境遇。在融洽的对话中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源头,告诉他正确看待父母的婚姻,分离与否都不他所造成的,学会勇敢的面对现实。

(二)把握园丁育人技巧,呵护学生全面发展

辅导员作为 “园丁式”的角色,事先对培育的对象现状有所了解,注重学生的心理上个体差异和内在情绪的分层现象。辅导员在解决问题时,要注重把握学生性格和心里状况,掌握沟通技巧,如性格内向敏感,要启发他勇敢的表达自己;如性格暴躁倔强,要指出他们认知上存在偏差的问题;如厌学情绪,要教育A某要有一颗自尊、自强、自爱、自励的心,不要逃避社会,拒绝与人交往,要引导他们保持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健康的人格。在面对缺爱心理的学生时,做好恳谈记录与特殊家庭学生信息建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政策上资助与人文关怀,确保学生不因内因而心理焦躁,不因外因而被迫退学。

四、处理结果与教育效果

针对A某的单亲“缺爱”的家庭情况,发动宿舍的每位同学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经过一个月与我的恳谈与交流,性格变得平稳,对待父母的现状表示理解,并且主动联系父母,自己也有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考虑学生家庭的特殊性与自我努力的态度,系部领导与同学们民主评议,最终给予A某国家特困助学金作为鼓励。目前与老师、同学们相处融洽。

参考文献:

[1]黄贵玲.论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心理艺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5).

[2]杨冬青.践行“园丁式”管理 主推教师专业化成长[J].思想理论教育,2009,(12).

[3]王祖侠,郑燕.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健康教育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作者简介:黄镜源,助教,硕士,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