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本栋
钱基博与无锡图书馆
■ 毛本栋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子潜,号潜庐,江苏无锡人,是一代著作等身、学贯四部的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张舜徽称赞他:“学问的渊博,文章的雄奇,著述的宏富,举世皆知,足传不朽。”(张舜徽《学习钱子泉基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钱基博的国学成就,得益于他毕生读书、教书、著书、爱书的嗜好。在他七十年的人生历程中,一直与图书馆关系密切,尤其与无锡图书馆有着特殊情缘。
钱基博是无锡县立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撰写《无锡县图书馆碑记》,详细记述了无锡图书馆的创建缘由和有关情况。在钱基博等有识之士的开拓下,无锡县立图书馆(即今无锡市图书馆)一直蓬勃发展,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无锡县立图书馆是我国早期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无锡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新式教育的策源地之一,在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或特殊地位,无锡图书馆的建设事业也处于全国前列。1912 年,清政府刚刚土崩瓦解,侯鸿鉴、顾倬、丁宝书、秦玉书、顾述之、曹铨、陶守恒等一批有识之士即联名给无锡军政府致信,要求军政府设立图书馆。此要求得到了军政府的批准。1913 年 1 月,馆舍基本建成。钱基博在《无锡县图书馆碑记》中描述 :“缭以周阁,巅以钟楼十二辰,于是乎正八儒三墨,于是乎群聚观览焉。”1915 年元旦,由无锡军政府主导设立的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县立图书馆。
在无锡图书馆开馆仪式上,曾起草过《无锡县图书馆碑记》的钱基博受邀参加。侯鸿鉴作为重要发起人之一被推举为馆长。在开馆仪式的演讲中,侯鸿鉴还特意向人们介绍了钱基博对无锡图书馆建设的贡献。1918 年,接北洋政府教育部的调令,侯鸿鉴赴陕西、河南开展新式教育推广工作,无锡军政府请钱基博接替侯鸿鉴的位置,出任无锡图书馆馆长。当时钱基博正在江苏第三师范执教,故图书馆馆长只是他的兼职。在两年多的兼职馆长任上,钱基博一直以极大热情从事着无锡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初创之期,用于图书馆丰富馆藏的购书款少得可怜。钱基博除了利用有限的资金补充馆藏之外,还通过借抄、交换、寄存、捐赠等途径广泛搜集图书。除了被动接受远近名士的捐赠,钱基博还很重视主动搜集和保护地方文物史料以及乡邦文献。为了搜集乡贤著述,他致信京师图书馆,请他们代为抄写文献;为保护好不容易得到的古籍,他聘请专人居住在图书馆内进行图书修缮;为获得碑刻文物,他雇人摹拓寺庙石刻、文庙碑文、深山墓志铭等。钱基博还修订了《无锡图书馆章程》《无锡图书馆办事员办事细则》《馆员借阅书籍规约》等图书馆管理制度。1920 年,他订立了《实习生暂时规程》,将图书馆招录实习生的工作制度化。在钱基博的主导下,无锡图书馆编制了一份图书馆汇刊,汇聚刊刻了1912 年以来无锡图书馆所有纪事与文档。
钱基博也很注重地方文献建设,大力开发无锡地方文献资源。1919 年,他计划主持编制《锡山先贤丛书》,以达到“蒐刻遗文,表彰幽隐,以诏四方之来观化者,后进之县又将来取法焉”(钱基博《无锡县立图书馆刊刻“锡山先哲丛书”计划书》)之目的,他为此还特意制订了《无锡县图书馆刊刻“锡山先贤丛书”计划书》,从五个方面具体说明规范,详尽切实。此丛书卷帙浩繁,于一县立图书馆而言,实为浩大工程。为了加强无锡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建设,他还无偿捐赠了自己收藏多年的无锡地方文献,如他自己费尽心力编撰的《无锡风俗志》《无锡兵事志》《无锡军警志》《无锡财政志》《无锡艺文志》等手稿十余册,其无私的精神境界令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