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峰
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改革,本文探讨了在“校中厂”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必要性、主要措施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脱节,对口就业率很低。高职教育不能把教育的责任推给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学校与教师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变为“应职教育”,不能忽视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要以人为本,在兼顾企业、社会、学生各种需求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电子商务实行“校中厂学徒制”培养的必要性
因为涉及到非常多的知识与岗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用过时的电商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思维陈旧,封闭、模拟的教学环境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职业素养,脱离真实环境的实训,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电子商务是一个门槛较高的行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高,培训成本高。以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由于人力資源和经济效益达不到企业预期,企业积极性不高,实习岗位多是客服。积极性最高的是一些具有培训盈利、中介性质的企业。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性导致校内也可以进行学徒制。基于“校中厂”的现代学徒制是类似于“教学工厂”模式的一种教育模式尝试。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校中厂,对外进行电子商务服务业务,对内进行学徒制培养,可以使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对接。“校中厂”的师傅由行业专家、招聘的员工、往届毕业生、学校教师组成。学生通过具体真实项目的岗位实践培养专业技能,毕业即可上岗。此模式实现了校企—体化,形成专业围绕市场,课程围绕企业,学生围绕项目,教师围绕学生的良性发展局面。随着业务和水平的提高,会吸引更多真正的用人单位进行深度校企合作。
主要措施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经过充分调研和综合考虑,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不同工作岗位,制定既面向整个电子商务专业,又针对不同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以前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变为以实践为主的学习模式,即符合教育规律又使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契合。动态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做到岗位要求与课程目标对接、岗位工作内容与课程内容对接、企业绩效考核和学校管理考核对接。共同备课,打破各门课程的界限和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原有的多门课程交融在一起,多名教师分阶段共同讲解一门课,将真实项目融入课程内容中,避免重复教学与重要知识点遗漏。
重建实践体系,建立“基础理论学习——专业能力实践——电商运营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能力实践分别安排在第一、第二个学期,上午一般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下午进行专项能力实践,大一结束时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否则直接进入校中厂会影响校中厂的正常运营。经过大一的课程学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大二主要进行真实项目的运营实践。大三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校内或校外顶岗。实现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教学目标即生产任务、教学内容即生产规范、教学标准即生产标准、教学训练即上岗实践、教学考核即绩效考核。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学分、评优评先、奖学金、薪酬等奖励,充分调动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优良的学风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优秀毕业生争取留用。对于参与的校内教师进行工作量认定,对工作积极主动、教学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给予评优评先、职称认定等优奖励。
对于表现优秀并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转入创业中心进行创业扶植。
考核目标的制定。由于学生的知识与经验不足,如果制定的考核标准过高,就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师傅应言传身教,进行鼓励与引导。在制定目标时应该遵循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少数需要不断激励与培养才能达到的原则。
针对员工、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需要注意的问题
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学徒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校中厂的员工和学校的教师的积极性调动机制、培养机制等需要不断完善,尤其是对校内教师,应提供各种条件和政策,鼓励从事校中厂实践活动;理论课程应紧跟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做到够用、实用并有一定的前瞻性;注意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素养的引导与培养;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尽量使项目具备广泛性、前瞻性;虽然专业与企业一体,教学是主要目的,但是同样要考虑经济效益。因为盈利能够检验教学效果并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所以对投入成本、投资回报、投资风险等进行考虑;应不断完善校中厂企业文化建设、学风建设。
基于校中厂的现代学徒制从源头上实现了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职责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相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入学即上岗,提高了电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不再是宽口径培养,而是面向岗位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增强学习目的『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就业能力,同时也督促教师更新知识。通过真实项目的实践锻炼,使教育不再与产业发展脱节,更好地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了工作经验并获得相应报酬。为企业培养了合格人才,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校中厂将会被社会普遍认同。进而得到各种帮助与支持。我们还将不断探索与完善,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将会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