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7-06-15 03:02况永红周琳钧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认知功能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况永红 周琳钧

摘要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均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症改善有着积极影响,可改善其认知功能,优于单一使用阿立哌唑治疗。

关键词 阿立哌唑;认知行为干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障碍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是评价精神分裂症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阿立哌唑是一种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属于新兴的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我国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以及阴性症状都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研究成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年龄23~65岁,平均(38.6±8.42)岁,其中男19例,女1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诊断标准。人院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分;入组之前1个月没有使用阿立哌唑药物,患者或监护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之間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方法: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口崩片口服,首发患者起始剂量5 mg/d,间隔3 d就需要增加剂量,治疗剂量20~30 mg;非首发患者在原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使用阿立哌唑,起始剂量设定为10 mg/d,并且适量地减少原用药剂量,7 d内可以逐渐停止使用原用药,增加阿立哌唑剂量和治疗剂量同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方法,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2次/周的认知行为干预,每次持续时间1 h左右。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阳性与PANSS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严重。根据欧洲研究和治疗协会设计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1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问卷共30条项目,其赋值1~7分,分值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命质量越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结果

干预后PANSS评分比较:干预4、8、1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PANSS评分,两组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和总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干预2个月时,对照组阴性症状评分与观察组相较而言更低,其他时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之间GQOLI-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及4个分量表评分均升高,经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评分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观察组中出现了3例体力增加,1例椎体外系反应;相较之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仅1例出现了体重增加,经检验,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精神症状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时会丧失社会功能。研究表明,约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目标。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特征为信息处理、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可能在疾病前驱期已经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是独立于精神症状的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之外的第3大核心症状,与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病程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比单一使用阿立哌唑治疗方法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认知功能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阿立哌唑对躯体形式障碍治疗的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