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农村父亲特殊称谓的文化探析

2017-06-15 10:32宋慧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词汇

宋慧娜

摘 要:语言作为一种载体,真实地反应了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表达方式。亲属称谓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与文化民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息息相关。获嘉县农村子女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叔”或者“伯”,反映了长幼有序、大家庭观念强烈、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以及语言崇拜的民俗与文化。此外,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特殊称谓逐渐消失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获嘉方言 亲属称谓 词汇

一、特殊称谓现象描述

获嘉县位于河南北部,隶属于新乡市,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获嘉县志》中记载了该地命名的由来:汉武帝元鼎六年武帝东巡至该地的新中乡,得到南方前线献上的南越国国相吕嘉的首级。“获嘉”即“获得吕嘉的首级”的简称。获嘉方言中的亲属称谓比较特殊: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子女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叔”或者“伯”,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子女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爸”或者“爸爸”。这种特殊称谓多数存在于获嘉农村。本文拟从民俗与文化的角度阐释这种特殊的亲属称谓现象,并指出新时代这种亲属称谓现象消失的原因。

二、民俗与文化

称谓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特点。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刘静敏说:“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汉语的称谓是与汉族社会文化关系极为密切的语言要素。”由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和民俗、文化的关系的密切,并且可以知道语言所涉及的方面是很广泛的。而亲属称谓语与文化、民俗的关系则更加密切,它所反映的民俗和文化也是极其丰富的。

(一)长幼有序

《孟子·公孙丑下》云:“天下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可见齿即年龄,具体是指长幼之序,这在传统伦理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序长幼,顺少长”的长幼之序是非常严格的。费孝通也曾提到过,长幼划分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重要的原则,有时可以超越世代原则。这是因为世代原则可以因为血缘的不相关联而失去效应,而长幼原则却是一个恒定的划分尊卑的纲常。此外,《获嘉县志》中也记载过这样的民俗:“乡饮酒——古者乡大夫每三年集一乡之人而礼饮,自为主人,乡父老宾客推宾客中齿德尤尊者一人为大宾。馀为众宾,皆以齿叙座。”通过乡饮酒的风俗,可以看出“齿”在获嘉农村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获嘉农村中没有专门指称父亲的称谓词,而是根据父亲兄弟中的年龄大小来称呼的,也就是“齿”,称父亲“伯”或者“叔”,要看自己的父亲在兄弟中的排行的顺序来决定,并且这两个称谓词是单音节。如果父亲排行第一,那么就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伯”,父亲兄弟的孩子也称“伯”。如果父亲不是排行第一,那么就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叔”,那么父亲兄弟的孩子有的称“伯”,有的称“叔”。这种特殊的亲属称谓词没有反映出血缘的亲疏之别,却反映出了长幼之序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

(二)家族观念强烈

汉民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传统上是宗法制的大家庭。乡土农村传统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王政曾提出:“中国社会以分居为不孝不悌,以五代同堂为美德。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是个行大家庭制度的社会。”获嘉县的乡村也不例外,在《获嘉县志》中记载:“家族—— 一家之中以尊长为户主,管理一家之事,一族之中则推举一齿德高迈或声望素著者为族长管理一族之事,盖承封建之遗意。家族制度其团结信仰之力甚为巩固,数千年来相延不改非仓促所能移易也。”在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中,重家庭轻个人,强调家庭整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乡土农村受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影响更深,为了大家庭之间的和睦,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避免个人因为小家庭的利益而损害大家庭的利益。因此在亲属的称呼中没有亲疏远近之别,在三室同堂的家庭中,第三代对第一代的称呼是“祖父”“祖母”,第三代对第二代的称呼为“伯”“叔”,从称谓中看不出亲疏远近。从获嘉农村的亲属称谓可以看出,第二代“父亲”和“伯”“叔”没有区别,第三代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和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之间没有区别,所有的人都是大家庭的一员。这种特殊的亲属称谓保证了大家庭团结一致,稳定有序,也体现了强烈的大家庭观念。

(三)语言崇拜与封建迷信

吕叔湘曾经这样说过:“语言和文字是自己创造的,可是在语言文字的神奇作用面前,他们又把它当做神物崇拜起来。他们用语言来祝福,用语言来诅咒。他们选用吉利的字眼来作为自己的名字,做城市的名字,做器物和店铺的名字。他们甚至相信一个人的名字跟人身祸福相连,因而名字要避讳。皇帝的名字、长官的名字、祖宗和长辈的名字不能叫,一般人也在名字之外取一个‘号,彼此不称名而称号。在后世,认为这是礼貌;在远古,这是人身保护。”吕叔湘先生在这段话中提到了语言崇拜和语言功能的神化。语言崇拜和语言的功能神化具体体现在语言禁忌上,即在话语中避免出现某些词语,以免招致不利的后果。

游汝杰在《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中也提到,福建大田称父母为“阿叔”“阿兄”或者“阿哥”,反映的是父母的忌諱心理,不用通常的称谓而换成别的称谓,担心用常称会导致某种神秘的力量使孩子夭折。

据调查,在获嘉农村中出于语言禁忌,人们故意把正常的称谓父亲,换成别的称谓“伯”或者“叔”。这反映了父母的忌讳心理,让子女用一般亲属称谓来称呼自己,表明自己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不会把自己的晦气传给他们,不会让他们早早夭折、遭遇不幸,会让他们逢凶化吉。这一特殊现象反映了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和语言崇拜。

(四)女性地位极其低下

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提到:“古代妇女早被宗法排挤到社会以外了……三千年来,妇女简直没什么重要。”自古以来,女性都是男子附庸,毫无地位可言,乡土农村中,女性地位更是如此。在《获嘉县志》中记载:“女子地以三从为原则,在家从父,嫁则从夫,夫死从子……然因女子能力薄弱,不能自营生活,虽有法律等具文,实际上女子地位仍不能骤然提高。”由此可知,乡土农村中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因此子女为了避讳,只是改变了对父亲的称谓,而对于母亲的称谓并没有任何改变,母亲作为女性一点也不重要,当然对子女产生不了任何影响。所以,将对父亲的称呼改成了“伯”或者“叔”,而对母亲的称呼没有任何改变,仍然是“妈”或者“娘”。

三、特殊称谓逐渐消失的原因

社会在发展进步,语言也在不断变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普及,几乎所有方言区的亲属称谓都或多或少的发生着改变。获嘉方言中,父亲的称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大都称自己的父亲为“爸爸”或者“爸”,而“叔”和“伯”几乎消失了。这种特殊称谓消失有两种因素:一是政治经济的变化,二是教育的普及。

(一)政治经济因素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农村建立的新的经济体制,使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据统计,1978年粮食产量28631万吨,到了1980年粮食的产量增加到了32056万吨。这时就不需要一个大家庭的诸多劳动力才能保障生存和生活。三世或者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被分成一个个小家庭,传统的大家庭伦理制度对新时期的人制约性下降,大家庭观念逐渐弱化。因此对父亲的称谓也变成了“爸”或者“爸爸”,而不是“叔”或者“伯”。

(二)教育的发展及思想观念的变化

1977年八九月间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等学校招生,实行择优录取,这提高了教育质量。在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學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语言禁忌和语言崇拜对新一代的影响越来越弱。此外,普通话的推广对这种特殊的称谓现象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986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这种特殊的称谓现象在慢慢消失。

四、结语

综上所述,获嘉县农村关于父亲的称谓词“伯”或者“叔”与语言本体没有密切的联系,它和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也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我们应该从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来探析特殊的语言称谓现象。

参考文献:

[1]杨红.亲属称谓的文化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9):97-99.

[2]吕叔湘.语言和语言研究[J].语文建设,1987,(5):1-11.

[3]素虹.亲属称谓的特殊现象[J].汉语学习,1991,(6):39-40.

[4]宋仲福,徐世华.中国现代史[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

[5]邹古愚.河南获嘉县志(1-2)[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6]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7]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0.

[8]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9]刘静敏.汉语称谓与修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词汇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运用高级词汇,提高作文得分
图辨词汇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带“HAVE”的表达
所暴力行为
面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