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运用得早还是“元来”运用得早?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和渊源?“元来”为什么现在已经不用了?“原来”这个词在明朝之前是不存在的。那时通用的是“元来”。“元”是起初、开始、本来的意思。改动是朱元璋猜忌的结果。
朱元璋看到“元来”心神不安,“元来”不但冲撞了其名,还暗含他灭掉的元朝回来之意,这不是元朝要复辟吗?于是他决心要消灭这个不祥之词,但这是常用词,即使现在消灭了,过去的重要文献书籍中还大量存在。一位聪明的大臣看透了朱元璋的心思,便建议将“元”改为“原”。朱元璋听了大喜,随即诏令“原来”通行天下。“元来”从此绝迹。本来当是“元始社会”的也成了“原始社会”。
?筝古诗练习二
虞美人·梳楼
蒋 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①处。楼儿忒②小不藏愁。幾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
①溟濛: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
②忒:太。
【思考练习】
1.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 和 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浣溪沙
苏 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盏②,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
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②午盏:午茶。
③蓼茸:蓼菜嫩芽。
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思考练习】
1.上阕中, 和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