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金息
都说那是神仙会聚的地方,奇峰环绕百鸟集翔,摇一叶小舟满载湿地荷香,看微微细浪亲吻雨后斜阳;都说那是心灵栖息的地方,清风徐来渔歌晚唱,挽一弯新月聆听虫曲蛙鸣,望满天星斗沐浴梦里水乡;我甘愿做你柔波里的水草,在浮光掠影中追寻梦的方向。
——《湿地恋歌》
会仙,相传是八仙聚会的地方,山青水秀,物产丰美,地灵人杰。这里有风光秀美的会仙湿地、千年古桂柳运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故居、飘香海内外的旧村板鸭……据宋代地理名著《岭外代答》上记载:“旧有群仙于此,辎羽驾,编于碧空,竞日而去,里人聚观壮闻,因名会仙里。”
会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岩溶湿地之一,拥有着独特的地貌与资源,群山林立,河塘纵横,天然的芦苇荡里百鸟栖息,一处处古老的遗迹星罗棋布……会仙湿地主要包括以睦洞湖为中心的湖泊沼泽湿地及龙头山、分水塘、狮子山及古桂柳运河等湿地,被誉为“漓江之肾”。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前会仙湿地面积约有65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湿地范围内尚有20余个湖塘,面积约25平方公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活动加剧,人们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沼泽和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面面积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现存湿地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
会仙湿地集“山景”“水景”“湿地生物”“湿地文化”为一体,具有多样化、复合型喀斯特岩溶地貌特有湿地景观,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罕见的。
小船是湿地人家必备的交通工具,粮食蔬菜、生产工具、耕牛杂物等都放在船上迎来送往。这里的男女老少都是撑船的好手,在船尾稍稍一撑竹篙,谈笑间船已箭一般地划出去很远了。
前几次是从七星村码头和三义村码头登船的,这次我们改从毛家村码头登船。热情的王阿姨从家里带来两张木板凳,放在船头让我们坐下,用一根长长的竹篙撑着轻盈的小船,穿行在古老的河道、纵横交错的沼泽湖泊间,划破宁静的波光云影,领略会仙湿地原汁原味的水乡景致。
千年运河 流淌唐风古韵
古桂柳运河又称临桂运河、陡河、南渠,开凿于唐代长寿元年(公元692年),距今已1300多年。据《临桂县志》记载:“北有灵渠,南有陡河”。古桂柳运河与灵渠同为我国岭南地区的两大漕运奇观,也是广西境内继秦代古灵渠后的又一重要水利工程。
据记载,唐长寿年间,运河初具规模,因当时生态环境好水量充足,全年大部分时间可通船,枯水期,船只则停泊周边宽阔水域等待。
清代是古桂柳运河的黄金时期,是运河最繁忙的时期,也是修筑次数最多的时期,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有7次,其中3次大修。最重要的一次是雍正七年(1729年),为保证古桂柳运河能全年通航,清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全面改建修整,并增设陡门设施,每陡设夫两名,每名每年发放工食银。工程历时一年,一是扩大水源,汇积水塘,并在分水塘口置闸蓄水。二是建陡20座,凿碍船之石386处。经过这次修整,古桂柳运河最终成为了现在的人工运河。
民国期间,因公路、铁路相继兴建,陆路交通运输工具日益改善,古桂柳运河年久失修,河道淤塞,往来船只渐少。解放后,路上交通更为便利,加上人类活动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运河水量和水域面积明显下降,运河主要是供周边村民撑船运送生产物资和农田灌溉,已彻底失去了它作为水陆要道的作用。
古桂柳运河源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区泮塘村狮子岩,贯穿于桂林市雁山区的良丰、临桂区的会仙、永福县的苏桥境内。相思埭分水塘是运河的主要工程,位于会仙湿地北部岩溶群峰南麓,汇集分水塘以北狮子岩、长潭山、脆骨山的地下水水源而成。运河工程首先是在分水塘筑相思埭,建节制闸门于北渠入口,以控制北面水源水量,接着开通水塘航槽,在分水塘南岸建出水闸门,又在出水闸门东西两端建分水闸门,分水塘以东称东陡或东渠,以西称西陡或西渠。东西分水闸门可控制水源流向,并可节制出水流量。东渠全为人工开凿,西渠则以原有沟渠加以疏浚而成。西渠与相思江连通,相思江汇柳江支流洛清江,东渠与良丰江连通,良丰江在柘木渡口汇入漓江,从而沟通漓江水系与柳江水系。
“上通漓水,下达柳江”的古桂柳运河全长约15公里,“能航、能排、能灌,农商俱赖”。曾是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航道。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到此地,并在分水塘狮子岩上留下赞颂桂柳运河的诗句:“桂柳陡河水长流,虎仔桥上看客舟。龙王庙内钟鼓响,如此风景消旅愁。”在睦洞湖附近就有龙头山龙王庙遗址、新桥、陡门、稻香泉井等大量的运河遗迹。
运河流经之地,群峰林立,山环水绕,田畴阡陌,芦塘彼连,鹭鸟成群,风光旖旎。运河中段经过睦洞湖水域面积广袤,大小湖泊或分或合,星罗棋布,纵横河道如蛛网密布,是广西独一无二的“鱼米水乡”和“湿地”,素有“聚仙泽”之称。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就是经过这条运河南下到达柳州的,并留下了“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的诗句。
荡舟会仙湿地 尋找被遗忘的美丽
依旧是那面湖水,依旧是一汪泽国,依旧是一艘红漆小舟。
穿过古老的河道,掠过丰美的水藻,迎面扑来一阵阵清新的泥土气息。举目望去,湛蓝的天,悠悠的云,在满眼金黄的田野间显得格外赏心悦目。船头划过水面,激起阵阵涟漪,将湖光山色揉碎在潋滟的清波里。
船愈行愈远,河面渐渐变得宽阔,那就是睦洞湖了。方圆2000多亩的睦洞湖,由1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塘汊连接构成。湖内沟汊纵横,岛屿众多,芦苇浩荡,水径曲折迂回。坐在船头,沐浴着徐徐清风,看四周茂盛的芦苇随风飘荡,成群的候鸟或栖或飞,劳作的村民舟来舟往……湖面时宽时窄,时而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时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水转舟移,不时听见远处传来阵阵水鸟的欢叫声。夏日的睦洞湖里广阔的湖面荷花盛开,那又是一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境了。
游览会仙湿地必须有当地的村民撑船做向导,不然游走在那迷宫般的湖叉河道里和芦苇丛中,怎知道何处是归途?
船到龙山脚下停下来了。沿石阶登山远眺,田园村庄,湖光山色尽览眼底,湖面上星星点点的小岛像一块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奇峰秀水间。夕阳西下,宁静的湖面上微微细浪揉洗着金色夕阳,把清澈的湖水染成一片金黄。牧归的玩童,劳作的归舟,村庄里萦绕的袅袅炊烟在这里汇成一曲田园欢歌,回荡在山间水岸。慢慢地,茫茫湿地消逝在湛蓝的夜幕中。
时光斗转,岁月流逝。古桂柳运河失去了昔日水上交通的重要作用。渐渐地,这条古运河被人们遗忘了,遗忘在会仙这片秀丽的山水间默默守侯了一千多年。流淌的河水向人们诉说着这段沧桑的历史……然而,湿地周边村落的村民世世代代饮着这条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的水躬耕劳作,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去实现祖祖辈辈的梦想。
会仙湿地犹如“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纯情少女,在光阴流逝中默默地固守着她的清纯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