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导员的角度谈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模式

2017-06-15 23:03胡海洋高明
现代交际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团建工作模式党建

胡海洋 高明

摘要:当下,高校的思政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2016年12月召开的“高校思政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學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当中体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而党建带团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传统模式,在新时期,辅导员应该结合当下形式,以学生为本,以更好的工作模式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党建 团建 辅导员 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D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034-03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模式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青团作为凝聚高校学生的核心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高校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不可忽略的力量,而高效党建工作则在这当中为共青团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团跟着党走,党引导团的发展是高校固有的工作模式,“高校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目的是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站在高校党建与团建工作结合的第一线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更是需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从发展学生党员、开展党日、团日活动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总结相关实践经验,对往后的工作开展指导。

一、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

党建与团建的工作密不可分,“没有党建的团建是没有保证的团建,没有团建的党建是不完整的党建。”党建与团建最根本的是要做人的思想工作,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在党、团领导下的群众有归属感、获得感,能有更好的机会发展自身特长,从而通过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化发挥,为社会的不断前进提供动力。具体到高校的工作中,也就是通过提供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来让学生更平稳地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高校共青团的发展离不开党建的带领,因此党建要有引领性,大局观。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多数为“95后”,在这样一个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观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高校,在带来机会的同时也有挑战。95后的学生自我意识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强,但是判断能力弱,社会经验少,因此需要党的带领,团的指导。目前高校形成的“学校-学院-班级”的“由上至下”的三级党团组织在这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学校党委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影响到一个学校往后的发展,而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政策和教育措施则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一个不同的学院则在自身党委的领导下,结合自己学院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去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在“党带团”的过程中,党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在带领的过程中一定要脚踏实地,指引共青团工作更好地开展。

其次,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也离不开共青团的支持,因此团建工作要有创新性、发展观。一个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发展得好,学校才有希望,共青团凝聚了高校的绝大部分学生群体,在高校共青团中,青年人占绝大多数,正是有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才使得共青团所开展的活动生机勃勃,创意无限。在高校“学校-学院-班级”自下而上的反馈体系中,共青团员的力量占绝大多数,通过对政策的执行、活动的落实,在看到他们自身成长的同时,也能得到不少实践经验,从而为后续活动提供后备保障。共青团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之一,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套体系,在发展时不依赖党,而是发挥出自己本身应有的特色。在“团促党”的过程中,用自己创新开展工作的一面更好地为学生、学校、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最后,党建带团建所产生的发展成果都要最后落在促进学生成长之上,要做到“得之于民,用之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年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充分说明了学生在高校中的重要性,学生是高校的根本,在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模式中,学生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一场活动的成功开展,需要从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开始,通过精细的策划和细心的执行,最终达到落实学生需求的目的。而作为思政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则起到一个收集信息和提供保障的作用,在党建带团建的工作中,以党员身份出现的辅导员,要通过引导学生党小组组织积极发展,带领学生团组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使活动开展得掷地有声,发展成果落到实处。

二、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存在的不足

纵观历史,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环境中,党建与团建都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在信息化社会、高校普遍扩招、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中党建带团建的发展遇到不少问题,对高校的思政工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说,高校团员学生的“归属感”减弱,集体意识淡薄。在高校大量扩招的今天,绝大多数高校还是以班级为学校内部最基层的团组织,每个班设有“团支书”的职务,主要负责班级日常团日活动的开展。但是,在目前95%的学生都是团员的“全民团”的环境中,高校学生已经渐渐淡忘了自己“团员”的身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而作为在中学时代就加入共青团的学生们,没有过多的“仪式感”和“使命感”,体会不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责任和意义,加之在高中时期几乎没有以共青团为主题开展活动,因此到了大学,学生们对于“团日活动”漠不关心,很多活动只是走形式和过场,很多学生干部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开班会、做记录,这就让团日活动变得枯燥乏味。同时,95后的学生集体意识不强,集体荣誉观念淡漠,甚至满不在乎,这样对热衷于组织活动的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也是不小的打击,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活动单一,共青团的概念离学生越来越远。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校开展党建带团建的活动形式单一,方法有待改进。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接触到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门,信息交流的方式已经由原先单一的“灌输式”变成了“互动式”。学生们通过微信、QQ等媒体平台获取信息的广度远大于课本和讲台上老师的说教。在这种大背景下,通过原先单一的谈话、班会、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开展活动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们的需求改变了。在原先单一灌输式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这是什么”,在思想教育方面更多的是“讲述-理解-执行”的单向模式。而在信息渠道发达的今天,网络等媒体已经在某些方面取代了讲述的功能,学生们在了解到信息后,更多的需要老师起到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作用。在做思想工作时,更多的是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同时将原先单向的灌输模式变为双向互动模式,形成“指导-反馈-总结-再指导”的回路,这样才能给学生真正的帮助。否则就会变成“唱独角戏”,老师尽心尽力但是效果不佳。

最后,从活动开展的整体效果看,缺乏长效、连通的党团教育机制。学生在大学里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和连续性,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并且是不断发展的。当下在大学中的党日、团日活动往往都是独立开展,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将它们串联起来,这在以班为单位的团组织中尤为明显。在一个小的班级中,由于大家集体意识观念淡漠,就形成不了共同的班风、学风,在开展活动时就会疲于应付,往往是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就地开展,没有策划与准备,活动进展程度不好把握,也达不到预期的活动效果。而相反,如果是班级内部自我发起的、集中绝大部分学生意愿的活动则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家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得到了应有的效果。这就提醒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应有一个长效机制的保障,开展活动不能太分散,更不能临时抱佛脚,用一个相对固定的规则或机制去规范党团活动,让它们真正发挥该有的作用。

三、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模式

面对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角度考虑问题,对症下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而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在新时期开展“党建带团建”的工作中,坚持思想核心、抓住工作重点、建立长效机制成为关键。

首先,党建带团建工作要堅持以思想教育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年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思政工作不单单是对一名学生进行“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而是要让其领悟到理解事物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为其往后走入社会做好准备。大学本身的教育不单单是教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的方法。在学生党员的党建工作中,辅导员应该起到教育的作用,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真正做到一个党员该有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党日活动的教育,让学生理解到党员的义务和精神。而在日常的团日活动中,辅导员更多要起到引领的作用,指导班级团支书开展活动,通过了解每个班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活动,但是目的都是要凝聚人心,使得班级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抓住工作重点,紧密联系学生,创新工作形式。在日常工作中,要重点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很重要,学生干部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所以要坚持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群众的思路,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在班级中互相影响,让新的思想精神能够更好地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在开展党团活动时要注重形式与内容,不能只是单一的说教或是应付式的班会,而是要通过微信平台、微博等新颖的形式开展活动。活动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思政教育,而是通过部分调研,让学生自己提出目前较为关心的话题,加以组织和引导,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建立长效机制,动态地看待思政教育,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整体。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每个阶段的状态不同,需要的指导也不同。例如,以最基本的“就业指导教育”为例,大一入校时更多的是“人生规划”方面的指引,让学生从大的方向上明白自己的发展道路,专业前景;而到了高年级就会变成具体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细节的讲座,让学生脚踏实地去实践自己的梦想,这样较为完善的思政教育机制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样的,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对于目标性很强的学生来说,辅导员应以提醒为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实力。而对于处在迷茫期的学生来说,辅导员就应该以引导为主,通过实际例子的讲述、树立榜样等方法让学生尽快找到自己努力方向。在党建、团建方面,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固有特色的班风、院风、校风,让学校的优良传统得以保留、传承。

四、结语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的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具有新的特点,给辅导员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充满机遇。作为一线的思政教师,辅导员应把握大局,充分认识到党建的重要性,以学生为本,从最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入手,结合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充分运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广泛深入开展思政教育。面对广大党员、团员学生,

要通过树立模范榜样、形成特色活动、积极探索调研等工作方法,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将党建与团建工作结合,更好地5助力高校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刘继勋.高校党建带团建历程考察与路径选择[D].湖南大学,2009.

[2]陈涛.创新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5).

[3]张华.党建带团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

[4]冯支越.关于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12(1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团建工作模式党建
浅谈团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平台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团建科学化研究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