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周陈曦
新形势下基层央行货币金银业务转型的思考
■陈锋,周陈曦
货币金银业务转型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和民生导向,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作风,强化服务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做法。在现金调拨、纪念币发行、反假货币、进出库操作与监督管理等方面开展业务转型。
货币金银;转型发展;思考
陈锋,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周陈曦,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江西南昌330008)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货币金银这一人民银行历史最久、基础性最强的职能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越来越繁的履职要求和越来越多的业务挑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货币金银业务转型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央行货币金银业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一)货币金银业务转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以讲求效率、追求公平、等价有偿等特征为标志。而现行的货币金银业务“脱胎”于计划经济,仍然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部分业务的执行与市场经济要求存在差距。集中反映在,人民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较少从业务成本考虑,业务效率有待提高;商业银行出于成本的考虑,不愿执行或消极执行人民银行管理要求,业务成效易打折扣。因此,货币金银业务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发行基金调拨、残损币回收、清分销毁等业务的规划与执行需紧密遵循市场规律,不断增强市场对于业务的导向力度。
(二)货币金银业务转型是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
技术进步是时代发展的突出特征,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手段层出不穷。现行的货币金银业务发展总体现代化程度有待提升,部分基层地区还处于“肩扛手提”的阶段,货币金银业务就是“扛箱子、点票子”的观念仍然存在。集中反映在,基层发行库机具设备配置不足,影响了业务效率与操作人员身心健康;现金监测网络不健全,对现金运行规律的把握不全面;轻业务管理、重业务操作,操作性工作牵扯较多的精力。因此,货币金银业务必须顺应科技发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平台、手段、设备来开展。
(三)货币金银业务转型是服务升级的迫切需要
提升社会服务质量是货币金银业务发展的重要目标。用现的安全性、便捷性、平等性一直是公众服务需求的重点。现行的货币金银业务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业务服务不到位、服务与需求存有偏差的情况仍然存在。集中反映在,部分地区民众的小面额人民币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人民币整洁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普通纪念币兑换的便利性与公平性仍需加强。因此,货币金银业务只有转型、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才能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
(四)货币金银业务转型是破解难题的现实途径
货币金银业务自身发展仍存在着若干制约因素。例如,业务人员年龄偏大,据统计,江西省从事货币金银业务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50岁以上的比例超过50%。原始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不足20%,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比例近70%。且人员大多从事的是一线操作性工作,随着业务形势的变化,上述年龄与学历现状与业务发展不适应的现状将更加突出,且这一现状在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因此,积极推进货币金银业务的转型,减少操作性工作,实现管理职能与操作职能相互分离,是缓解队伍结构矛盾、防范业务风险、破解有关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业务发展适应市场需要。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货币金银业务模式,确保现金服务与管理更加贴近市场发展。同时针对不同市场的现金需求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业务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二)坚持技术导向原则
转型的根本出路在于采用科技手段提高业务处理现代化程度。须建立以技术为导向的业务机制,摆脱单纯依靠历史经验的传统模式,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现实问题。
(三)坚持民生导向原则
转型的根本归宿在于满足普通民众的现金服务需求,现金业务的核心是用现需求,应坚持民生导向才能确保货币金银转型不走样、不偏斜。须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以民众的实际需要作为转型方向。
(四)坚持积极稳妥原则
推进转型应坚持稳妥,层次上注重上、中、下多层融合,时间上注重往、今、来多重协调,业务上注重研、管、操多项配合。应注重稳妥分层实施,坚持从上至下推进、从下至上反馈的工作模式。在转型每一阶段应注重及时总结,防止方向偏斜,杜绝操作失误导致不进反退。
(一)现金调拨——由计划调拨向以需求为主导的方向转变
目前发行基金券别投放、回笼主要是依据对历史经验和商业银行提出的券别需求,市场化程度不高。上级行对基层行采取统一指标考核体系,基层行的货币流通量的调节余地小。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展现金投放、回笼工作。上述现象导致相对固定的调拨计划与动态现金流通之间存在一定不适应性,因此,传统的调拨方式亟待转变。一是以需定计,依据具体现金流通情况确立现金调拨计划;二是以需定调,应科学设置现金监测点,以社会用现情况为调拨依据,时刻掌握现金流通情况,以监测点的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现金调拨。三是以需定投,建立现金使用预约系统,研究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现金投放系统,各商业银行通过系统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和单位的需求,获取社会需求信息,发送给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据此有针对性地组织现金调拨。上述措施能有效实现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现金投放与回笼、商业银行与用现商户之间现金收入与付出两个层面的现金服务需求,实现现金调拨的转型发展。
传统调拨模式(①代表总行下达给各省调拨计划;②代表各省下达给各地市调拨计划):
转型后调拨模式(①基层行向上级行反馈现金流通情况;②代表各省下达给各地市调拨计划;③代表基层行向上级行反馈调拨需求):
(二)纪念币发行——由计划发行向市场发行转变
传统的纪念币发行模式以人行计划发行为主体,商业银行只是纪念币发行的参与者、承担者。普通纪念币预约发行每个省由1家银行承担,在网点设置、发行渠道、发行力量上都有一定的压力。预约发行存在虚假预约情况。发行量的限定存有一定难度。预约、兑换情况难以掌握,监管存在一定难度。纪念币发行未实现有序市场化,容易引起社会公众对纪念币发行公平性的质疑。因此应该采取纪念币市场化发行方式。一是发行主体市场化,促进金融机构、经营钱币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主体参与纪念币发行。二是发行方式市场化,采取网上预约、付款的方式,可采取网点领取,也可采取快递寄送。市场化发行纪念币能够较大程度照顾民众对于纪念币的实际需要,并能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促进纪念币发行的合理发行,有效规避相关发行风险。
传统纪念币发行模式(①代表人民银行将纪念币调拨给商业银行;②代表商业银行将纪念币兑售给普通民众):
(三)发行库设立——由央行包揽向商业银行、印钞企业代理库多元化转变
传统的由央行独家设立发行库的模式存在较多弊端,暴露出经济成本高昂、作业效率低下、安全系数偏低等不足。上述不足既制约了央行货币发行业务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满足社会多样化现金服务需要。具体而言,存在着:一城一库、辐射面低,业务量高度集中、调运成本较高、风险集中度较高,便利性较低等。因此,应由央行包揽向商业银行、印制企业代理库多元化转变。需要推进代理库建设,通过在商业银行、印钞企业多元主体设立代理库,实现现金保障供应。具体思路是:一是依据现实需要,在人员不足、基础条件不具备的部分县市撤销发行库,确定一家商业银行承接,转型为商业银行代理库执行有关业务,在现有无库县,又确有业务需要的县市,新设立代理库;二是依据实际条件,可在印钞厂设立代理库,既能解决印钞厂富余人员、物资的使用,又能减少产品出入库环节,提高货币发行效率;三是在较大的城市,设立商业银行代理库,缓解大城市人行发行库出入库业务压力。通过代理库的散点布局,使现金由点状供应向面状供应转变,从而有效提高现金供应与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有效解决由于时空阻碍而影响商业银行现金供应的难题,提高现金服务的灵活性与便利性,降低风险性。
传统发行库业务模式(①代表发行基金从总行重点库调拨至基层发行库;②代表基层发行库将发行基金调拨给商业银行业务库):
转型后发行库业务模式(①~④代表人民银行将发行基金分别调拨给基层发行库、印钞厂代理库、城市代理库、县域代理库;⑤代表发行基金从发行库与代理库调拨至商业银行业务库):
(四)现金清分——由央行自行清分向引入专业机构清分转变
央行传统的现金清分业务完全由人民银行承担,作为国家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应该更多地承担人民币管理、对现金流通的宏观调节以及规范现金流通等职责。但是现实中现金清分属于操作性业务,其具体实施需要耗费人民银行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江西全省有4家钞票处理中心,共配备了数十台价格高昂的大型清分机具。上述工作牵扯了一部分精力,增加了运营成本,也给金融机构现金调运造成了工作压力。可考虑调整清分业务管理模式:一是将现有的央行钞处中心划归印钞厂,由印钞厂组织开展清分业务;二是将清分中心外包给社会公司负责经营;三是引入第三方企业参与现金清分。通过将具体操作性业务剥离出人民银行,人行仅承担监管职责,能够有效降低央行货币金银业务成本,为提高业务效率创造条件。实现人民银行可控的企业化管理,有效降低人民银行业务风险。
绝对式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编码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组成,码盘上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是其码道数,相邻两个码道之间的扇区数目是二倍关系,光源在码盘的一侧,光敏元件在码盘的另一侧;码盘不同位置的光敏元件根据是否收到光照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
传统清分业务模式(①代表待清分券交由人行清分中心自主清分;②代表待清分券经人行自主清分后转为已清分券):
转型后清分业务模式(①~③代表待清分券分别交由人行清分中心、印钞厂清分中心、第三方企业进行清分;④代表待清分券经有关中心清分后转为已清分券):
(五)反假货币管理——相关操作性业务由央行负责向第三方承担转变
反假货币管理业务既是人民银行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一项与地方政府履职密切相关的社会性职能。完成质量不但关系人民银行的社会形象,还关系到社会发展的经济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反假货币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完成相关工作,无形中将增加人行的日常工作量,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机构对反假业务的理解与支持,应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手段完成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一是引入第三方培训机构,开发“一站式”反假货币培训考试系统,将反假考试系统的开发设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公司;二是收缴与鉴定,可设立专门机构开展假币收缴与鉴定;三是反假宣传,引入社会化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开展反假宣传。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相关操作性业务,有利于提升监管效能,最大程度促进金融机构业务的规范性。也能使人民银行从繁琐的业务检查中解脱出来,专司央行职能。
传统反假货币业务模式(①~③代表反假培训、假币收缴与鉴定、反假宣传都由人行承担):
转型后反假货币业务模式(①代表人行将有关业务转包给社会化公司;②~④代表反假培训、假币收缴与鉴定、反假宣传都由社会化公司承担):
(六)进出库操作——由人工操作向机械化操作转变
传统进出库业务模式(主要由人行人工与机械承担完成):
转型后进出库业务模式(①代表推进“货发”二代;②代表配备现代化机具;③代表优化业务流程):
(七)监督管理——由现场监管向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并重转变由人民银行独家开展现场监管的存在一些不足,并短期内会影响监管质量的提升,在长期还有可能影响货币金银事业的长远发展。例如,受制于人员、工作量,现场监管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且受制于时空局限,单由人民银行负责开展对金融机构监管,只能知晓检查期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容易忽视检查期以外时段内金融机构的业务情况。因此,引入社会化的第三方机构,必要时借助其思路、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功能参与非现场监管:一是健全监管制度,应在现有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增加监管主体、丰富监管方式、增加监管手段等内容,为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提供制度依据;二是转变方式,监管方式转变为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并举;三是转变手段,采取通过专门的机构开展相关监管。通过转型,有效提升监管效能,最大程度促进金融机构业务的规范性。
传统监督管理模式(主要由人行开展现场监管完成):
转型后监督管理模式(主要由人行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并重开展):
综上所述,货币金银工作在现金调拨、纪念币发行、发行库设立、现金清分、反假货币等多个业务领域均面临着新的转型机遇。业务转型需要不断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和民生导向,才能使货币金银业务实现转型发展,从业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新路。
F830
A
1006-169X(2017)05-0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