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外贸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2017-06-14 09:38张超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9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东莞外贸

张超

【摘要】本文总结了《东莞外贸热点问题与调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突出实践教学特征、地方性本科院校特征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特征等方面,指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实践课程 地方性 模块化 教改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6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质量与工程项目“《东莞外贸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42-02

《东莞外贸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是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与贸易系列综合课程之一。该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外贸业务岗位所需的市场调查技能和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利用经济、贸易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前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院《东莞外贸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课程自2012年开设以来,经过了四轮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课程特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首先,课程实施过程中,实践性特色不够鲜明。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教学与实践开展过程中仍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学生被动接受外贸与调查的理论知识,实际参与和实践的部分有限,这样就难以凸显与《国际贸易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相关理论课程的区别。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偏重对学生确定课题、制定方案、研究过程的理论指导,而缺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学生选择课题特别是热点时常常是在教师给出课题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往往对“外贸热点”把握不够、兴趣不浓;在调查中多数将所获得数据及实例进行罗列而缺少自主分析和探讨,实操技巧欠缺。实际上,如何培养学生课题兴趣,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课程改革重点之一。

其次,课程内容安排及设计有待调整。该课程设置为1周,1个学分,实际授课时基本是理论讲授和实践活动课时各半,具体而言,内容安排分别为实践动员(1课时)、案头准备指导(4课时)、调查分析报告写作指导(2课时)、调查研究过程指导(8课时)和评讲(1课时)。上述内容安排与学生调研活动开展进度基本吻合,即讲授调研任务——指导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完成调研报告—收集学生调研报告及成果,但这种课程内容安排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即“老师应该在每节课做什么”,内容的设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的结果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常规教学,其教学效果将远远落后于学生自觉学习、积极参与、自由讨论的组织形式。相反地,如果能以学生为主体设定课程各个模块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增加对“学生怎么学,从哪些渠道学”的指导,辅以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将会有效推动该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从而实现外贸热点调研的自主学习过程。

再次,课程资源尚需要进一步丰富。目前,《东莞外贸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授课师资队伍扎实,学历、职称结构符合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胜任实践教学工作。教学大纲、周历、实训指导书、教案等教学档案齐备且能够较好地运用与执行。但是,从实用性、地方性、创新性上的要求来看,实训指导书内容尚未实现模块化,尚未做到能够辅以自学的效果,外贸热点案例与调研分析方法还不够“精”,因此,为了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需要突出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提炼。

最后,授课环节未实现多种方式的有效结合。目前,《东莞外贸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授课主要依托校内资源,运用了实训室的多媒体技术和电子资源,主要采用讲授法、研讨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等方式。但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未得到充分利用,且从实践过程的安排来看,还缺少熟业务、会经营、活跃在外贸前线的行业精英及专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讲座。

二、《东莞外贸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改革重点与思路

(一)改革重点

第一,突出实践教学特征,改革陈旧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推动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

第二,突出地方性本科院校特征,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对地方外贸的指导功能。作为外贸大市的东莞,近年来正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通关监管和融资支持等政策,跨境电商成为了外贸的新亮点。改革中应注意教学资源的丰富与灵活运用、多种授课方式的有效结合,以反映出东莞外贸的新实践、新成就和新问题,突出《东莞外贸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课程的地方性、应用性特色。

第三,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学生以听讲为主的被动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倡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制定调查与分析的目标,合理安排调研进度,思考调研策略。开展学生互评、教学互助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判断、做到学生间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共同提高,以期做到知识和技能从实践中来,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改革方向思路

本课程教学实践时间不长,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氛围,力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第一,实训指导书实用化,课程资源丰富化。应摆脱对现有调查类实训指导书的依赖,探索编写符合东莞外贸特色的、符合“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强、服务东莞及相关地区外贸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本土化、实践性实训指导书。可以通过认知实习、综合实习等学生活动收集指导书中的案例,也可以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专题讨论、有效地与实习基地的对接和专家的讲座指导调整教学具体内容和进度安排。打破以往课程资料完全由教师收集整理的常规,通过每一轮的教学积累更多的课程资源,而这个资源特别是“热点是什么”、“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出自学生的实践和总结,教师在过程中起引导和点拨作用。

第二,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阶段化。重构以学生为主体的《东莞外贸热点调查与分析》实训课程内容安排,在了教师进行课程基本理论介绍和任务布置的基础上,构建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模块,拟确定外贸热点知识模块、选题技能模块、调研技能模块及调研成果及应用模块。可以探索阶段化的教学过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阶段,改革以往《东莞外贸热点调查与分析》教学过程目的性不强、混乱无序的特点,重塑如下教学过程:第一阶段——点拨(教师)-发问(教师)-讨论(学生);第二阶段——调研(学生)-反馈(学生)-点评(教师);第三阶段——探究(学生)-互评(学生)与释疑(教师),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协作探究问题为核心,教师的点拨、点评和释疑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

第三,教学方法创新化。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课堂上充分运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法,例如,关于外贸热点知识模块“东莞外贸热点”这部分的教学,将采用讨论的方式,而讨论的前提是教师对内容的把握和教学节奏的掌控。教师可通过给出几个关键词如“互联网+”、“跨境电商”、“一带一路”、“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内涵和表现,让学生自觉关注热点、收集信息。通过分组讨论,使得各组围绕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谈本组的认识和看法,其他组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進行提问和反驳。此期间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把握学生间对此问题的各种不同看法,提出更深入、更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深入调查,如“广东力推区域通关一体化以来,东莞外贸企业获得了哪些便利?是否可以通过实例说明企业通关成本降低与通过效率的提高?”、“广东自贸区业已设立,对于地处珠江口东岸,与南沙仅有一水之隔、外贸产业特色鲜明、业务集中、物流发达的虎门镇而言,其对接南沙、前海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不言而喻,那么东莞是否可以以科技创新型自贸区域的名义提出申请,争取纳入广东自贸区的范围之内?可行性及目前存在的优势和障碍各有哪些?”总之,让学生带着问题调查,带着成果回归,进行反馈和讨论。此外,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和相关单位的外贸业务骨干,让学生能够与其充分对话而不仅仅是听讲座,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外贸行业发展的机会与挑战,从而找出规律,自主地形成认识,主动研究分析而不断提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达到外贸业务岗位所需的市场调查与分析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东莞外贸
东莞,东莞
莞香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70年外贸大事记
2018年广东东莞荔枝收成看好
探究集合中的热点问题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复习策略探究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
走进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