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题环境成为幼儿成长的舞台

2017-06-14 06:12刘依群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墙饰布置创设

刘依群

摘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主题环境是反映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主题环境是幼儿的展示台,让环境与幼儿相互作用,必须让孩子参与环境的创设,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关键词:主题环境;幼儿教育

一、根据幼儿特点,创设主题环境

根据教学活动安排及幼儿特点,把主题涉及的各个方面和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使墙面环境与主题活动互动起来。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好朋友”中,让小手印一印、玩一玩,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因为小班的孩子刚离开母亲的怀抱,来到陌生的环境中,需要有一个生理、心理的适应过程。教师安排孩子们在一起印手印,共同完成一棵大树,从而增加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孩子们尽快熟悉起来,彼此成为好朋友。在主题活动的最后阶段,与幼儿一起布置“展台”,供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和收集的实物、照片、图片展示在上面,從墙饰的变化中,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尽可能将所开展的每个主题活动的相关教育活动都与墙饰相互呼应,使每一面墙饰都成为孩子学习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利用班级空间,激发幼儿互动

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在幼儿手所能及的空间内,提供给幼儿一个自主的环境展示平台,能让幼儿积极参与和自由表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环境的创设完全可以由幼儿共同商量、计划与布置。整个环境都尽量要让幼儿来参与、讨论交流,幼儿会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积极互动,和同伴一起体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并对自己的环境更为珍惜。关注幼儿与环境的关系,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能激发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更能让幼儿体会成功的自信与快乐。

空间悬挂环境能弥补平面墙壁的不足,充分发挥平面与立体的三维空间,给人一种平衡、系统的感觉。如《金色的秋天》主题环境布置中,在悬梁上贴上彩链条,引导幼儿画一些有关秋天的树叶娃娃、水果娃娃、蔬菜娃娃等,把幼儿的作品张贴在悬挂的彩链条上,秋风一吹,孩子们所创作的树叶、水果等娃娃都翩翩起舞了,孩子们会激动不已:“我画的树叶娃娃跳舞了!”“我的水果娃娃也在跳舞呢!”……这种悬挂环境富有动感、美感,生气十足,不仅能吸引孩子们,还能吸引家长们。

三、促进家园共育,了解孩子的心声

环境的作用除了暗示给幼儿,也可以暗示给家长。在活动室的墙面上,我们常常会展示幼儿的作品和各种资料,作为家长来说,他们往住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到作品的漂亮与不漂亮,却很少能关注作品本身所体现出的意义。所以,我们让环境动起来,把静态的环境变成动态的环境,让家长了解并参与进来。在主题活动中,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幼儿近期的兴趣点及所需点的主要途径。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其任务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聆听,从幼儿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获得可“教”的信息,并结合环境调整,将幼儿兴趣从好奇引向研究。教师通过主题环境的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告之家长,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对幼儿提出适当的问题,如大班《各种交通工具》,家长和孩子制作喜欢的各式交通工具,爸爸妈妈借机和孩子一起学习,使幼儿在活动中利用环境使学习得到延续、巩固和提高,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活动情况。

总之,墙饰布置必须注意的以下几点:

(1)位置合理:教师应注意尽量将主题环境降低到与幼儿视线相平的位置,保证幼儿既能看到,又能触摸到墙饰,减小墙饰与幼儿的空间距离,使“高高在上”的主题环境能与幼儿见面,使幼儿随时都可以接受教育,使主题环境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2)适时更换:特别是对展示时间较长或具有季节性的墙饰应适时地更换。幼儿对主题墙饰感兴趣的,可以保留时间长一些,或者开辟一角布置撤下来的主题内容,让幼儿继续观看交流。

(3)幼儿参与:让孩子共同参与环境布置,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作品的展示也能提高幼儿的成就感,使幼儿真正溶入环境中。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及需求,多倾听孩子对于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激发他们与环境互动起来,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4)家长参与: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的诸多原因,对于幼儿园课程的安排不是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的环境布置对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提供了一个平台。家长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是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及班级环境布置,使家长真正成为班级环境布置的合作伙伴。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邀请家长为班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和操作材料,这不仅使我们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开展,而且丰富了班级环境创设的内容。家长们积极参与搜集很多资料。可以把家长搜集的资料布置在主题内容中,并把多余的图片资料装订成书籍悬挂在墙上,孩子们一有空会拿下来观看讨论,百看不厌,乐在其中。从而促进了家园的交流,使家长和老师能够更好的配合教育幼儿。

(5)呈现形式多样化: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积极收集不同的资料,利用图片、实物、幼儿作品、照片等,使主题环境更富有色彩。

(6)材料的丰富性: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等进行主题环境的创设,这样墙饰既美观,又环保。

(7)立体与平面相结合:把墙饰制作成立体的;或者在一些平面的物体下面可以垫起或撑起,使物体也有一些立体的感觉,这样更能吸引幼儿。

(8)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相同的主题创设不同的主题内容,做到循序渐进。小班的墙饰应该结构简单、色彩鲜明,感官刺激明显,供给他们操作的物品应该形状单一。中班幼儿的感知认识能力都比小班提高了一步。这时的墙饰可以逐步增加一些启发性比较强的内容。大班幼儿已能初步分辨是非好坏,开始懂得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此时的墙饰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应该更广、更深刻,操作性也应更强。

总之,我们要将幼儿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让课程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让主题墙饰与幼儿的发展互动起来,让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发展、成长的舞台。

猜你喜欢
墙饰布置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特别号都有了
墙饰教育的有效策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墙饰设计的探索
幼儿园墙饰创设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科学设计幼儿园墙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