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玮
摘要: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也不够理想,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更为严重,已经开始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开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在充分了解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应该从政府和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个层面入手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力求逐步改善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为西部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小学教育现状逐渐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来说,西部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较差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相关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此社会背景下,国家提出要想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应该将西部农村教师作为重点,以西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促使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逐步增强。所以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应该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给予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让教师能够自觉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保持高涨的热情,对学生实施系统的教育和指导,为西部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含义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国际上职业倦怠研究工作在教育领域中的拓展和延伸,并且随着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日渐加重,教师职业倦怠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职业倦怠研究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国外相关研究学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无法顺利适应工作压力而在心理和生理层面出现的一种极端反映,是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巨大压力影响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态度和行为,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对自身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低,面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工作兴趣匮乏,不愿意与同事或者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情感冷漠疏离,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基于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巨大压力的工作环境下,在工作中存在持续疲劳情况或者与他人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直接导致教师的工作挫折感加剧,造成教师在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出现精力衰竭、精神高度紧张、情感冷漠的不良状态,是教师在工作中形成的非正常心理和行为。纵观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观点,可以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无法对工作压力进行妥善处理,并且自身心理调节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精神状态,因此要想改善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就应该从内外部入手探索相应的措施,一方面让教师认识到职业倦怠问题并对自身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等进行有效调节,另一方面也应该从外部环境的营造入手减缓教师的心理压力,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摆脱职业倦怠问题对我国各级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促使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而針对我国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探索相应的改善措施,则应该从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入手对改善措施进行适当的探索,逐步提升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促使教师能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
二、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不良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重视。本文结合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情况对其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参照。
1.造成教学效果下降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行为,会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也会随之下降,无法有效承担对学生实施心理援助和综合管理的责任,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降低,严重限制了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会导致西部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性下降。
2.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紧张
职业倦怠会对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热情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致使教师失去与同事、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的兴趣,进而造成学生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疏离和退缩等行为,甚至部分职业倦怠问题严重的教师还会对学生实施强制性的管理,体罚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直接导致教师与同事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差,给小学基础教育工作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3.对教师身心连成一定的伤害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形成与教师的心理和行为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长时间以后,教师甚至会出现心里障碍和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严重心理疾病必然会对教师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经常感到疲劳、虚弱、肌肉紧张、失眠、头痛等问题,这些会导致教师更加厌恶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恶性循环,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以及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重视,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为教师良好工作心态的保持创造相应的条件。
三、我国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形成原因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特别是对于西部农村小学来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更为严重,极大限制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对西部农村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对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出现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教师职业压力相对较大
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农村小学的基础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师资资源短缺,直接导致一个班级中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往往要承担大量的学科教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并且为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适当的优化,还需要不断接受各种学历进修以及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疲惫不堪,工作压力超过了教师的承受能力,对教师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endprint
2.学生素质偏低并且参差不齐
西部农村小学学生来自不同的农村地区,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由于西部农村家庭中大量青年群体外出务工,部分学生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导致学生整体素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极大增加了教师的学生管理难度。同时,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想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发展,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些问题直接造成教师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职业倦怠感出现。
3.教师的经济收入少,生活压力大
近几年随着国家加强对西部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西部农村教师的薪资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西部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与西部农村地区其他行业相比也属于中低水平,甚至造成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无法承担其生活的负担,这就造成部分教师为了增加自身收入选择补课或者兼职赚钱,教师的生活压力增大,使其出现心理倦怠感。
4.教师的社会角色矛盾冲突问题严重
长时间以来教师在我国一直被看作是较为神圣的职业,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现阶段,教师在社会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社会地位偏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可,这一社会角色冲突的存在极易造成教师心理落差的出现,对教师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5.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
长时间以来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发展都不够理想,而在国家制定出一系列教育扶持政策后,社会对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寄予过高的期望,希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整体教育质量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而社会的希望在西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方面最为直接的反映就是对小学教师的压力,过高的社会期望值对小学教师的教学心态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极易造成西部农村小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影响其教育教学效果。
6.教师自身人格因素的不良影响
部分教师长期在工作压力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或者在受教育过程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德育教育,导致教师的人格出现一定的不良因素,如自卑、孤僻等,在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时,自身往往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对心理状态做出适当的调整,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存在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急于求成,而当教学工作发展无法满足其心理期望时,就会对教师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致使教师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问题。
四、有效预防和解除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新时期我国知识经济的转型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级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各地区教育管理部门必须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逐步提升教学质量。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问题,所以西部地区要想逐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革新,逐步提升西部农村教学质量,就应该注意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解除,降低职业倦怠问题的不良影响,为西部农村小学教学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来说,要想缓解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就应该从政府和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角度人手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为西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1.政府和社会方面
政府和社会相关组织应该加强对西部农村教师的重视,并针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做出一定的努力。具体来说,政府和社会相关组织可以从以下方面为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适当的支持。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促使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让教师真切的感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关怀,进而对自身教育工作兴致形成新的定位,提升自身工作信心和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重要作用为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效预防和缓解提供相应的支持。
其次,政府部门应该联合社会相关经济组织加强宣传教育,让社会大众逐步认识到农村小学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做出的贡献,进而倡导社会大众重拾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提升农村小学教師的社会地位,增强小学教师的工作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优秀教师选拔工作,为在农村地区艰苦施教的教师授予“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促使教师对自身工作认同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教师的工作幸福感,为职业倦怠情况的有效预防和缓解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借助薪资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管理部门就能够为农村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农村地区整体教育现状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最后,政府联合社会相关组织应该积极构建扎实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为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切实维护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明确指出,只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并且获得一定的发展性支持,人才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现阶段,基于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西部农村小学的教师基本生活和工作需求已经能够得到相应满足,但是发展性的满足却仍然不够理想,部分职业发展情况与教师的理想存在巨大的偏差,尤其是西部山区的小学,教师的发展性需求基本受到忽视,对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岗位归属感的强化产生着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想切实改善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消除职业倦怠不良影响,政府部门就应该联合社会相关组织建立扎实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尽量满足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发展性需求。例如,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借助宣传教育突出西部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优秀的师范生和教师到西部农村小学任教,为西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师资支持,有效缓解本地教师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尝试建立城乡一体化教师管理机制,保证农村地区的教师可以享受和城市教师同等的教育资源、薪资待遇和晋升机会,尽力缩小城乡教师的薪资待遇差距,为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针对西部农村小学教师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和引导工作,注意及时发现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导正,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在促进教师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西部农村教育现状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支持。endprint
2.学校方面
西部农村小学作为西部农村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小学校园环境以及教学管理等工作也会对教师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想预防和消除当前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态,就应该使教师能够端正自身心态,积极主动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在教师管理方面,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工作压力,在管理教师的过程中积极关心和爱护教师,了解教师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实际需求,结合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民主管理活动,提升教师对学校教师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同时,为了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教育激励措施,借助良好的激励政策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端正教师的教育心态,让教师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效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问题,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结合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对教师实施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在为教师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促使教师的执教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能够自如应对西部农村小学教育的复杂情况,从繁杂的教育和教学任务中理清教育思路,提升工作效率。这样,在教师能够自如应对西部农村小学特殊教育情况后,教师的教学自信心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培养,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预防和消除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最后,为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师職业倦怠问题的缓解离不开小学教学条件和教师工作环境的改善,只有西部农村小学加强对教师教学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视,并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条件,才能够为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处理提供良好的支持。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环境的建设,营造以人为本、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适当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为职业倦怠问题的规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西部农村小学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尽量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配置相对充裕的教学资源,促使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合理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在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同时,也为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唯有如此,在西部农村小学的全面支持下,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才能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进而在学校的支持和鼓励下积极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对自身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奉献一定的力量。
3.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自身自我定位和心理调节能力等也会对教师工作心理、工作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合理的职业定位和较差的心理状态调节能力都会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存在不良心理倾向,甚至造成职业倦怠问题的出现,影响教师的教育工作和个人职业发展。
首先,西部农村教师应该加强自我反省,积极建立更为合理的职业发展期望。西部农村部分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产生还受到教师自身过高职业发展期望的影响,教师没有对自身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对未来发展抱有过高的期望,而当理想和现实出现偏差时,教师就会遇到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还应该引导西部农村教师针对自身心理状态进行适当的反省,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能力对职业发展进行重新审视,进而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避免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对自身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这样,教师就能够基于对自身工作的正确认识,认真负责的组织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为西部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支持。
其次,培养教师的问题处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效缓解需要教师对自身心理状态的把握和适当调节,因此要想逐步实现对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消除,教师也应该逐步提升自身问题处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及时发现自身思想方面的不良倾向,对自身错误的心理认知加以处理,并在出现消极工作情绪时进行适当的自我心理调节,以正确的工作态度面对学生,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和指导。唯有如此,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才能够借助教师的自我调节得到根本上的改善,教师的整体教育能力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有利于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限制西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优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想逐步提升农村小学的整体教育质量,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重视,进而从多角度探索改善教师教学现状、降低职业倦怠问题发生几率的措施,在提升教师积极性,增强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西部农村小学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相应的师资保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贡献一定的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