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人才培养

2017-06-14 12:05朴玉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声乐表演创新人才课程设置

朴玉敏

【摘要】声乐教学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本篇文章主要对综合大学声乐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科研的实践问题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国内外声乐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声乐表演 课程设置 创新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艺术学专项项目:综合大学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QY0 5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205-01

前言:声乐教学是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和非师范音乐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随着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在对综合大学的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是我国声乐教学工作在新时期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综合大学声乐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一)综合大学声乐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声乐学科是我国综合大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培养优秀声乐人才,我国综合大学声乐教学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应用目标。在对综合大学的声乐教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高等院校都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的问题。以教学目标的设置情况为例,针对综合大学声乐学科与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之间的联系性,很多院校在声乐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1]。在实践课程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对音乐理论知识缺乏有效了解的问题。适用于小班教学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在人数较多的高等院校声乐课堂中的引用,也讓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综合大学声乐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途径

从教学内容因素来看,应用性、基础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是我国综合大学声乐教学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相关院校和教师需要在对声乐教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严格遵循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之间的联系性进行强化。从声乐教学的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来看,院校和教师需要对声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明确,进而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进行优化[2]。从声乐表演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来看,体验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法的应用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对声乐教学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优化,声乐课程考试方式的转变,也可以让声乐教学的有效性的得到提升。基于综合音乐素质评价的考评方法的应用,是对声乐专业学生对中外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自弹自唱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衡量的有效方式。在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声乐考试划分为独唱考试、二重唱考试和小合唱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

二、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科研的实践

从我国综合大学声乐教学现状来看,从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的科研实践工作的现状来看,音乐学与汉语言文学相结合的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科研工作所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这种基于双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备来看,为了对音乐学的学科特色进行突出,在将音乐学和汉语言文学两大专业的课程分成不同体系以后,高等院校需要对声乐表演学科的主专业作用进行强化。

在对这种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采用这一模式的高校对与之有关的教学实践平台进行了优化。针对双专业教学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些院校设置了《综合艺术》这一实践教学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的文艺演出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和编排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相关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对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这种双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领域已经得到了一些知名院校的音乐教学人员的肯定。从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一些采用了双专业声乐表演模式的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这种建立在双专业模式基础之上的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对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的拓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国内外声乐课程设置的启示与借鉴

(一)国内外声乐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国的声乐课程涉及到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必修课程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多门课程。专业系列课程涉及到了意大利语语音、德语法语语音和声乐艺术史等多项内容。在对国外声乐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声乐教学为例,对国内外声乐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该校的音乐学课程主要由音乐学学士课程和文学学士课程两方面组成,以文学学士相关课程为例,这一课程的学制为3年,120学分。每年分春秋季两个学期进行授课。模块化课程结构,是该校的音乐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在这种模块式的授课模式下,多数模块为每个10-20学分。下表所示的内容是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供选择的一些课程。

这些课程分为三个学年,每个学年都有不同的学分,比如第一学年的学分为80,包含的内容包括高级德语一阶、人种音乐一阶、调性音乐元素一阶、调性音乐元素二阶等;第二学年的学分是100,包括和声练习、20世纪音乐解析、表演实践案例分析、流行音乐议题等;第三学年的学分为100,包括实用音乐技巧三阶、现代主义的诞生、20世纪对位音乐实践等。

研究生课程的学制为1年,学生在一年的时间内需要修满180学分。以下表格中的内容是该校的一些研究生课程。其课程设置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文学硕士研究技巧、音乐领导力与公众参与,学分为10分与20分,其他几个科目为作曲组成、封闭独奏会、音乐学实践、人种音乐学、20及21世纪音乐等,学分都为30分。这些科目都是研究生学习的必修课,研究生只有修完这些课程并达到课程基本的学分要求,才可以达到毕业的要求,顺利拿到研究生资格。

(二)启示与借鉴

在以卡迪夫大学为例,对国内外音乐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探究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发现,专业知识面的广泛性是我国课程体系的一大主要特点。我国声乐课程体系中设置的意大利语语音课程等外语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拓宽。英国卡迪夫大学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我国的综合音乐人才大学培养模式,它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学生的表演及科研都能长足发展。目前我国的声乐教育虽不能完全照搬,但它的音乐专业特色化教育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参考,值得我们研究借鉴。从我国综合大学音乐教学的特点来看,在音乐课程设置是为音乐教师的培养工作而服务的情况下,我国综合大学的声乐课程设置也需要对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工作进行合理优化。

结论:促进人才的综合发展,是我国在对大学声乐教学中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复合型培养模式的选用和对国外教学方式的借鉴,可以让声乐教学的教学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优化教学方式,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入手,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创新,可以让综合大学的声乐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事业,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创新使用各种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唐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时空,2015,23:45.

[2]绪红霞.从培养创新型人才谈声乐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58-59.

猜你喜欢
声乐表演创新人才课程设置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