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箱梁预制与施工质量管控要点研究论述

2017-06-14 18:32贾明和城利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质量控制

贾明+和城利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32)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涌现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具有结构整体性好、跨径大,能有效减少桥面伸缩缝的数量,使得行车环境变的更加舒适而得到广泛应用。以此为出发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制施工中底模、钢筋、模板、波纹管、预埋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提出了施工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预制质量。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质量控制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市政桥梁建设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但由于预制施工工序较多、难度较大,极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加强质量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制施工中底模、钢筋、模板、波纹管、预埋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提出了施工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预制质量。

1.预应力箱梁结构的施工工艺

1.1前期准备工作。预制箱梁的前期准备工作,对预制箱梁的整体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为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需要科学的展开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材料准备和施工设备准备。另外,为保障施工地基可以满足施工需求,需对地基的密度进行处理。

1.2 预应力箱梁的底板及混凝土施工

(1)预制箱梁和底板是影响预应力箱梁结构的基础,先对具体底板安装展开解读,底板安装过程中,需分析施工沉降问题,并对沉降量进行预测,再合理对支架、模板等进行调整,从而保障这些部分的可靠性。以模板的调整为例,在模板调整过程中,需根据实测数据和预测数据,完成对底模的标高和具体位置处理,且保障底模的平整性,从而保障预制箱梁安装的质量和效率。

(2)钢筋混凝土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混凝土的受载,且展开有效观测工作。具体观测需要每日展开,详细对各个观测点进行观测,还要对模板和支架等进行观测,详细记录资料。并根据观测的资料情况,完成对沉降系数的分析。在受载分析完成后,则展开底板、腹板和骨架等的施工,完成后展开混凝土的第一次浇筑,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并确保浇筑的均匀性。之后进立顶模和翼板钢筋。这一过程需要注意各个结构支撑和固定,避免出现松动的情况。最后展开混凝土二次浇筑,两次浇筑间隔时间>5d。浇筑完成后,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控制温度应力,规避温度裂缝的产生。

2.预应力箱梁结构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箱梁模板及钢筋的质量控制要点。为保障预应力箱梁结构整体质量,需合理展开箱梁模板和钢筋的质量控制。对这两部分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从原材料入手。借助试验室检测的方式,完成对钢筋的强度、耐久性等进行分析,再详细对钢筋的数量、型号等内容展开清点,确保满足施工的需求。对于模板部分,需要加强模板底板、腹板的绑扎情况,检查模板的完整性,并保障模板出现漏浆的情况。另外,钢筋和模板的质量控制需要对钢筋表面和模板内部展开清理工作,避免锈蚀和杂物影响浇筑质量。

2.2 混凝土浇注的质量控制要点。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部分,对于预应力的施工,必须严格展开混凝土浇筑的控制。浇筑之前,需将塑料管置入到波紋管中,并做好管道的检查工作,避免管道内部存在杂质,影响浇筑质量。浇筑时,需展开腹板和底板的同时浇筑,保障浇筑质量。浇筑主要从腹板顶部和钢筋外部,施工后,需要展开封底工作。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递进施工,展开分层浇筑,从而保障浇筑的质量。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则需要展开混凝土的振捣工作。振捣可以选择附着式和插入式两种。另外,使振捣时,使需要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避免振捣过度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也需要避免振捣不足,引起混凝土分布不够均匀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每一个振点的时间控制在25s以内。

振捣完成后,需要展开有效的混凝土养护工作。选择草帘作为遮盖物,做好对浇筑后混凝土的遮盖,并做好混凝土表面的润湿工作,密切监控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避免温差超过25℃,从而达到规避温度裂缝的目的。

2.3预应力张力的质量控制要点。预应力张力对箱梁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具体张拉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对伸长值和理论值的误差进行控制,使之<6%。如果误差超出这个范围,需要重新展开;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并展开合理的调整工作。如果出现滑丝,则需要松开钢绞线,并解读导致滑丝的因素,对其进行处理。如果张拉出现断丝,对具体断丝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分析。实际施工中用于计算钢束伸长的弹性模量,会随着钢束的材质、应力大小及测量原点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数值。

2.4 模板安装

(1)端头模钢板。为保证刚度,增加周转次数,钢板厚度应不小于1cm,为避免腹板坡度不准确而导致顶板湿接缝宽度不准确和梁板安装后腹板整体线形不直顺,端头模顶面中点必须与底模中点铅垂方向上重合;如果端头模与侧模间隙过大,建议更换或采用玻璃胶(或发泡胶)灌缝,固化时间需根据气温确定,固化前禁止浇筑混凝土。

(2)侧模。为了防止立柱(特别是跨中部位)下面的支垫因为浇筑腹板、顶板混凝土而产生变形或移动,可采用两块楔形木块(俗称抄手楔子),严禁直接使用混凝土试块。

(3)顶板齿板处工作孔。为能准确控制锚垫板位置及倾角、波纹管位置和纵向钢筋位置,工作孔宜采用与设计形状一致的厚度为1cm的钢板,并按设计位置预留波纹管孔道及穿纵向钢筋的孔。

(4)芯模。采用钢芯模,为防止漏浆,芯模分段组装后用塑料布包裹;芯模支撑采用螺丝相连的角钢骨架,底部预留30cm宽的槽,每隔1.5m用“工”字型支撑固定。

结语:综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制工序较多,难度也大,所以对箱梁预制构件必须高度重视,从全过程质量控制入手,做到精心组织、精确施工,将设计方案、相关规范认真地落实到每一道工序上,并对质量进行实时跟踪监控,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箱梁的强度与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熊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广东建材2012(05)

[2]张国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3(19)

[3]郭占林,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质量控制要点,《山西建筑》2010年第30期

猜你喜欢
预应力混凝土质量控制
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试析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
探析民用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