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红
(富平县车站小学 陕西渭南 711700)
摘 要:任何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语文课也不例外,只有思考才能使学生阅读的东西成为学生自己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表达。
关键词:思考 主动权 深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渴望我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文思飞扬,思维活跃,能博古论今,品词析句,或抒情,或争论……为此,十几年来我始终在追逐那道最诱人的风景。
主管我校语文教学的我,近几年在听了我校众多的语文课后,却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听到老师满堂的讲解,一串串的问题,看到一脸木纳的学生,时而有几名尖子生举手回答了老师的发问,这个问题便算了结,时而又被满堂附和一带而过,这种现象确实令人堪忧。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但没有思维的积极活动,怎么会有深入的对话,怎么会有个体语言的重组和表达,怎么会有语文学科素养的积淀,怎么会有学生生命的独特体验?于是我们想极力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一、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尽管“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真理,但是面对课堂这一阵地,老师还是不知如何放手。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是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学生中到底有多少人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多少个学生积极思考,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害怕学生走偏,脱离自己预设的轨道,于是牢牢地将教学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而且步步为营,教学指令一个接一个,学生忙于应付,哪还有自己思考的时间?经过对《语文课程标准》和理念的再一次深入的学习和讨论,老师们明白了学生在语文课中思考的价值和意义,并实践了很多把课堂的主动权放手给学生的方法。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中开凿方法的段落时,教师让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分别用图示法和表述法阐明两种开凿方法的过程和好处。在学习的组织形式上,由自学到互学,再到集体群学,处处闪现着学生思考方法和语言重组的建构思想。让位于学生就要压缩教师讲的时间,放手于学生就要信任学生,并敢于接受课堂的失败,但是学生真正的生命成长一定距离失败不会很远。
二、巧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的灵感
很多课中,老师的问题设置琐碎而简单,没有思考的价值,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有价值、有质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不断地向文本深处漫溯,而不觉疲乏。我校的刘敏老师在上《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时做出了尝试。本篇散文学生学起来的确有些枯燥,但刘老师用下面的问题引领整篇课文的学习“文中作者为什么用家、朋友来比喻书带给自己的感受?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读书生活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思考了二分钟后,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畅谈了选择以书为侣的理由和感受,轻松地领悟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读书观点,更让学生在表达中分享了读书所带来的种种好处。这样的问题设置提纲挈领,避免了碎问碎答,贴近生活又让学生思考得有深度。
三、质疑点拨,让学生的思考有深度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就已经伴随着思考,只是这时的思考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亦是凌乱的、肤浅的。为了让学生的思考向文本深處延伸,就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领,而教会学生质疑文本是一条走向文本深处的有效途径。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孙双金老师带领学生质疑文本、解决问题。在鼓励学生提问的时候,他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他是这样引领的:“听见没有,这样的问题就是有价值的问题,别人关注人,而你关注了鸟,就是不一样!”在解决问题的初期,他没有急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回答问题,而是先让学生将所提出的9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对这9个问题进行再思考再判断,从而整理、归纳出3个可以统领全文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一种提炼归类的思考
方法。
受到孙老师的启发,在教学《为了他的尊严》一文时,我将以往教师设置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文本的教学方式,做了大胆的调整,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并且梳理出最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在活动前我告诉学生:“这个活动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这是你们学会学习的必备能力,老师相信会思考的你一定能完成任务。”然后教给学生质疑的着力点和方法。小组内每人提出三个问题写下来,小组成员在这些问题中进行推敲提炼,最后确定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阐述理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通过推敲文本细节和人物心理活动来思考问题,使问题的答案逐渐深刻而有条理。正因为老师不仅给予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同时教给了正确的思考方法,学生的思考才会不断地向更深的维度挺进,课堂上也就精彩连连。
“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洛克威尔的这句话警示着我们,学生语言的建构、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文本的对话,必须建立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将会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