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明
东大路走滇黔,盐茶古道马帮来。溜溜马,千百年,穿行驿道下川南。
驿铺栈房红灯亮,人住上房马添料。清早一碗豆花饭,马锣一敲上古道。
路途生火炊烟淡,锅儿煮汤菜当饭。号子吼起灯戏演,马儿灯戏传百代。
当我看完泸县牛滩场杨书孝表演的民间传统百戏之一——马儿灯,耳边这首《马帮竹枝词》与眼前的灯戏表演,化作千年古道遗产、马帮人的“芭蕾”传承下来,让我一下子穿越时空,跟随马帮人的足迹走进那遥远的年代。
天下祭祀马王爷始于周代
文献载,早在周朝,官方就制定了“四时祭祀马神”的条文颁行天下。晋人郭璞《马赞》中说,在万物始生之时,春夏当祭马神。马在农耕时代为人们耕作,为人们骑乘,为人们运输,为人们征战。唐宋时,朝廷颁旨:“天下以祭祀马王、马神。”明朝洪武帝朱元璋曾下令祭祀“马王爷”。明成祖朱棣在京城建马神祠,四时以祭。还在全国推行“马政”,以民间养马,听从朝廷征用。清代祭马王爷、马神规定每年六月二十日全国朝拜马庙,办马王会。马从民间的畜力步入了神圣的庙堂。各地的马庙、马王庙、马神祠成为运输行业公会、堂口、办事议事中心。四时祭祀马王的民俗活动遍及大江南北。
泸县马儿灯戏六百年
《泸州寺庙史话》中载,泸州十大古驿道、东大路与场镇石板路交叉成网状。古道旁建有多座马庙、马王祠、马王庙,庙中大殿上供奉的是马头人身、人面马身的三眼马王爷像。祭台上的供品是甘蔗、胡豆、苞谷籽和马儿饲草、马料。四时以祭,春祭马王爷真身,夏祭放牧人,秋祭马社神,冬祭马步神。每年六月二十三举办马王会,城乡物资交流,民间民俗会演,唱大戏,演灯戏,以祭马王爷,保佑人畜平安、运输顺达。
清时,湖广填四川,各地移民插占泸县。有杨氏落户东大路边的玉蟾关,开了一间骡马店,后来买了骡马加入马帮,运粮上成都、重庆,运盐走永宁、毕节,运布走沾益昆明。不到十年间,杨氏祖先马帮在川黔古道上出了名。
赶马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在马锣声中积淀,在马儿歌中化作云烟。马帮人在单调无味的赶马路上,与马相伴、与路相恋。天长地久自娱自乐起来,以马为舞,以马为歌,以马为调,伴之马锣、马鼓、马鞭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古驿道上的马儿灯戏应运而生,灯戏走村串户,一演就是数百年。有竹枝词云:
吆起马儿走村寨,马鞭一甩马蹄快。赶马人家马儿灯,男女老少都喜爱。
祈福求财寿延添,风调雨顺满堂彩。灯戏年年唱不尽,农家岁岁庆丰年。
马儿灯成为马王会绝唱
《杨氏族谱》中记载,每年办马王会。会首召见各路马帮主议事,要以马儿灯戏打擂夺彩为题,一是扩大马帮运输堂口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在商会中争一席之地;三是争一个“面子”。牛滩杨家马儿灯是泸县马帮的一块招牌,从祖上杨孝芳到杨思新、杨怀安,都是马儿灯戏的班主。无论动作设计、舞曲构思、唱调策划和表演,在方圆百里推为第一。马王会上,一亮相就艺压群芳夺得头彩。从此,杨氏马儿灯戏被确认为马王会上的保留戏曲,一直传了下来。
到了杨孝书后,杨家马儿灯又有了新发展,不仅借鉴幺姑灯、牛儿灯、狮灯、花灯戏之长,而且把祭祀马王爷会上的招式、唱腔、锣鼓、舞蹈作改进,尤在唱词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并在表演中与观众互动,赢得一片叫好声。马儿灯戏扎根于泸县广袤的土地上,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地方剧目。
马儿灯戏贵在唱词
牛滩马儿灯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代表性传承人杨孝书告诉笔者,马儿灯戏的升级有三:一是灯舞,二是唱腔,三是说词,而唱词是关键。如《百事顺兴马儿灯》唱忠孝仁义、耕读为家;《十二个月农家忙》唱的是生产、生活、男女情爱;《正月十五耍花灯》以拜节为话题,吉利子为主,唱个农家乐;《请客送人亲》唱的是家和万事兴、邻里和谐、平安社区等。
传统的马儿灯戏有许多优秀唱词和段子,如何在传承的同时吐故纳新,杨孝书与他的马儿灯戏艺术团要走的路还长还远。正是:
瀘县牛滩马儿灯,祖辈传承走乡里。村村唱得万家福,耍灯齐颂新农村。
堂鼓一敲大锣响,文化下乡马穿花。平腔一声百事畅,传统灯戏梅花香。
马帮芭蕾古遗产,推陈出新百花妍。传习继承贵当代,民间百戏后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