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中问题的设置

2017-06-14 23:49梁立伟
黑河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问题设置主动参与认知结构

梁立伟

[摘要]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以现有经验为基础,主动调整、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需要以问题的设置为引领,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自然过渡、衔接紧密。在物理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只有做到贴近生活,避免盲目性;要难易适中,有趣味性;要逐步递进,有层次性;要有内在联系,有导向性;要承上启下,有衔接性,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认知结构;主动参与;问题设置;教学效果

根据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物理课堂上问题的设置,首先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即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能够自己加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并通过正确的回答后产生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其次问题的取材要围绕教材、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物质和科学的分析,从中挖掘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物理问题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问题要贴近生活,避免盲目性

所设置的问题远离生活,往往启而不发,收效甚微。知识本身的内涵很广泛,而且相互部分联系紧密,如何把握知识的内涵使创设的问题成为贴近生活的有效设问,并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需要教师认真进行设置。如在讲“光的色散”时,为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引入新课,同时产生一个探索的欲望,在课前我为学生播放了一个雨后形成美丽彩虹的小短片,就在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好奇时,我提出了问题: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彩虹又有几种颜色?它是怎么形成的呢?问题既结合生活,又鲜明具体。又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创设了一个实验情境:拿一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的树和手上的指纹,成像的性质一样吗?激发学生在问题中探求知识,在知识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再如讲“声音的特性”时,直接提出几个问题:蚊子和牛叫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們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这种有针对性的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设置,直接点题,既容易使学生找到本节课的重点,明确方向,又避免了盲目性。

二、问题要难易适中,有趣味性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切入点,精心设计要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能解答一部分,但还不够具体完整,需要看书、搜寻资料来补充,产生一种要把问题解释明白的念头,即问题要难易适中。如在讲“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时,为了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一幅人类设计的永动机图片,思考一下能否实现永动。学生通过查阅教材或实验探究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并用科学方法揭穿了设计者的骗术,从而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考的动力,只有当所提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时,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问题要逐步递进,有层次性

所提的物理问题要有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连续深入的思考,而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式的设问,难以达到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如在讲“大气压强”时,书上是一个纸杯托水的实验,缺少趣味性,我把它作了改进,用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装满水的纯净水瓶瓶口,然后将水瓶倒置(如图),提问:乒乓球为什么不下落?是什么力量在托着它,这种力量是怎么产生的?所设置的问题不但有趣,而且层层深入,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另外,问题的设置要巧,要从多层次、多角度设置疑问,形成“问题组”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吸引学生开动动脑,拓展思维,发展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探究“电磁感应”实验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组:

1.甲图能否产生感应电流?生:不能。因为电路没闭合。

2.乙图能否产生感应电流?生:不能。师:为什么?生:金属棒上下运动。

3.丙图能否产生感应电流?生:能。师:为什么?生:因为金属棒左右运动。

4.金属棒上下运动、前后运动、左右运动有什么不同?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最后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

四、问题要有内在联系,有导向性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除了要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还要恰当地拓展知识面,使学生能够运用书面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变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把握问题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具有导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拓宽和深化思维的品质。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有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得出人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人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的结论。这时我及时设疑:如果不用平面镜,你直接观察物体是不是物体离眼睛越近、像越大,离眼睛越远、像越小呢?凸面镜、凹面镜成什么像?凸透镜、凹透镜又成什么样的像?在这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深入的问题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和综合能力,甚至把思维活动延伸到课后,有利于拓展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问题要承上启下,有衔接性

如何使上一个知识点与下一个知识点之间顺利过渡、衔接,是考验教师教学艺术的关键。以“大气压强”教学为例,讲完“大气压的存在”后,如果直接过渡到“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知识——大气压强的大小”, 就显得很生硬、不自然。对此,教师可借助提出一些问题,自然过渡到新知: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很大,那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呢?科学家是如何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呢?这样比较贴切自然,毫无违和感。再如电学中讲“串并联电路”时,教师首先讲什么是串并联,接着就要讲它们的特点,怎么用问题过渡?连接一个电路(如图),只能看见两个灯泡,看不见内部的连线,我提出问题:闭合开关两个灯都亮,断开开关两个灯都灭,这两盏灯一定是串联吗?学生热烈讨论,再结合电流的知识以及电路图,最后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这种承上启下的问题的提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还顺利地将学生引入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探究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如讲完“浮力的产生”,我留下这样的问题:一个10牛的木块在水中漂浮,受到的浮力是10牛,那么,一个10牛的铁块放入水中浮力多大呢?这就是下节课要讲的阿基米德原理。这样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索,同时为下节课打下伏笔,做好铺垫。

总之,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纽带,整个课堂就是不断地产生认知冲突、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用设疑的方法把课堂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使一节课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是教学思维的动力,而且是思维的方向。有效问题的设置激活了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获得思考的方向,无论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丽霞,于学良.在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7,(07).

[2] 张莉.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困难与应对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 ,2005 .

[3]李广辉.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物理兴趣[J].2012,(25).

[4]李亚东.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问题设置主动参与认知结构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