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墟(外两篇)

2017-06-14 13:36王若男
福建文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沈园探春

王若男

清明,微雨,杏花。是谁抚摩过褪色的纸鸢,泪如雨下?

——谨以此文怀蕉下客探春

金陵十二钗,吾独爱探春。

郭甲子说过,探春她美,但不是最美的。她有才,但她不是最有才的。她能干,但庶出的身份让她进退维谷。她受到所有人的赞誉,但舞台却从未只属于她。

可是,就有一个人为她手不释卷,捧着《红楼梦》,痴痴地依靠着几行描写,想象出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她。多少次梦见她用纤纤细步踏响历史,传来回音。从书页中走出,从文字的长河涉水而来,她停驻在我的梦里,哪怕须臾我也愿意。

于是我背诵下探春的《簪菊》,“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这几句,不似潇湘的悲戚,不同蘅芜的稳重,我仿佛看见她落笔瞬间那眉宇间的释然,唇边云淡风轻的笑。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的孤芳自赏,百年之后终有人与你共鸣。

起初懵懵懂懂,为何红楼美梦我独为她驻足?后来我渐渐地懂了,也许是因为探春太像自己。探春和很多女孩一样,优秀而又平凡,希望着飞上枝头变凤凰。

探春曾经说过,她但凡是个男人,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这和很多现代成功女性的想法一样,无非是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勇敢开辟一个美好的未来。

她的远嫁和番也算是应了这句话。

对于她的结局,我赞成西岭雪的猜测。元春死后,大难来临,遭遇抄家横祸,所有的贾氏爷们儿都被拘押,束手无策。“这时候正是用着女孩儿的时候”,作为“才自精明志更高”的探春,挺身而出,不卑不亢,请旨求情。在南安太妃或是北靜王妃的推荐下,探春抓住了这个机会,演了一出“缇萦救父”。

多么好,她终究是不负自己的志向,远走高飞了。

清明雨下,她涕送家园骨肉。独立江边望金陵,从此以后,她的故乡一梦之遥。千里东风送不来一纸书信,游丝一断,杳无音信。

不知道探春是否会在某天醒悟,“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这次她什么都不要了,她只想回去,回到金陵的贾府,回到大观园的秋爽斋,回家。虽然这个家带给她的,有伤痕,有泪水,但它仍然是她的家,唯一的家。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看了《甄嬛传》,安陵容这个角色吸引了我。不知为何,我看着她却想起了探春。起初我是不明白的。探春是贾府的大家闺秀,虽然是庶出,却有自己的威望,最后远嫁做了王妃;陵容是县丞的小家碧玉,虽然是嫡出,却受尽冷眼欺凌,以蒲柳之姿入宫,在尔虞我诈中悲惨死去。她们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直到《甄嬛传》被拍成了电视剧,我看着屏幕上的安陵容大吃一惊,她正是电视剧《黛玉传》里探春的扮演者,陶昕然。

真的只是巧合?

后来我才明白,她们一样。同样的自强自尊,却始终未能摆脱自卑的心理。我对她们的情感是有不同的。对于贾探春,爱多于怜;对于安陵容,怜胜过爱。

甄嬛对陵容说:“自强过了头,就会成为自戕。”探春的聪明之处在于她的自强是有分寸的。她知道自己论才貌皆不如宝黛,只为此感到遗憾。她唯一的自卑,是庶出的身份让她进退维谷。她比安陵容多了一分骄傲的资格。

也难怪,那年吟罢柳絮,探春放飞的风筝是凤凰。

某天胡思乱想,如果《红楼梦》是以探春为主线,她是否和安陵容一样,经历过“从此萧郎是路人”的故事?她远嫁后的生活又会是怎样?

只落了一个不得而知。

又闻,人人都说,太虚幻境的薄命女儿,只属探春命好。可到底什么才算命好?我却有一分疑惑。后来在玩《古剑奇谭1》的时候,百里屠苏对紫胤真人说了一句话,我才得到了答案。

“心之所向,无惧无悔。愿求仁得仁,复无怨怼。”

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就像黛玉得到宝玉的爱情一样,无论结果如何,却也是够了。

那年,林姑娘初进贾府,老太太唤三位姑娘来见客。秋香色的帘栊被丫头打起,我看见迎面而来的你,款步姗姗。你微微抬高下颌,把嘴唇带到有限的光线里。我看清了你鸭蛋似的脸庞和瘦削的肩膀。你与林姑娘厮认,归座前我只来得及欣赏你高挑的身材,柔软的细腰。

别急着展现你的“俊眼修眉,顾盼神飞”,因为二奶奶的华贵风流,林姑娘的仙姿灵窍,甚至宝姑娘的端庄妩媚,你比不过。“见之忘俗”终究是被“精妙世无双”败了北。

后来大观园建成,元妃娘娘省亲后下了一道旨意,命诸位姑娘住进大观园。而机缘巧合的,我被分到了你的秋爽斋使唤。你素喜阔朗,三间屋子不曾隔断。花梨大理石的案子摆着笔筒, 墨砚数十个。你轻唤“侍书研墨”,左手纤柔,轻轻抚平宣纸,右手纤柔,落墨翩若惊鸿。站在窗外的我痴痴看着,极小心的,生怕惊扰到神情认真的你。

侍书拉着我的手,趁你不在的时候告诉我,这墙上挂着的,是米襄阳的《烟雨图》,那左右各悬的,是颜真卿的笔墨。她说得眉飞色舞,难以掩饰对自家小姐的崇拜。我似懂非懂地听着,羡慕她可以这么靠近你的世界。

不像我,站在你的世界外,默默地看着你。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海棠诗社成立这天,你久病初愈,在霞影纱糊做的窗下,笑看众姐妹和宝玉厮闹,心却不似往常。不久后又是赏桂宴,夜深而归,你疲惫地接过我手上的一盅香片茶,对我淡淡一笑。看着你眼里的落寞,我忽然间懂了,你又一次败给了宝林。

直到二奶奶抱恙,王夫人给你了管家之权,你终于是为自己出了口气。我出府采购丫头用的脂粉,在路旁买下了一花囊满满的白菊儿。鼓起勇气,我把它送给了你,带着一丝希冀,却未曾料到你的反应。那日你挽着松松的垂云髻,斜插着鎏金杏花簪子,靠在孔雀蓝团花软垫上,捧着一本书细看。我在你微笑的鼓励下,结结巴巴地说明了来由,你放下书,夸我眼光极好,立刻就命侍书把花囊挂了起来,回过头朝我笑得开心。

我却分明看见你面上的泪痕,湿了红妆。

后来侍书告诉我,赵姨娘来闹过,又把你气哭。只要待在这贾府一日,你终究是摆脱不了庶出的尴尬。

那天晚间,你身后是灯影憧憧,久久不熄。伏在案上的你轻轻哽咽,这夜太冷,凝固你面上泪珠。我信手拈了香,就退出去。因为我知道,骄傲的你不想让别人看见。默默在门外陪着你,我看着院中月朗星稀。我闭上眼,向天上的神仙许了个心愿。直到房里灯灭,我才离开。

在床榻上歇息,我忽然想起你,纤细的玉指拨动着白菊的花瓣,通身清雅的气韵。赌气似的,我觉得你不比宝黛差多少,那府里上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你终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清明杏花开得灿烂,你的身后是故乡金陵,面前是一片汪洋大海。耳畔一縷笛声被风吹散,手中青纸伞挡不住烟雨蒙蒙。让我再看看你,再看看你。你一袭华美的喜服,猩红的缎袄上密密地绣着金灿灿的凤凰和一朵朵雍容华贵的牡丹。你登舟,一步一步走向你的未来,手里却紧紧地攥着那扇褪了色的纸鸢。

高兴也罢,害怕也罢,这都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奉旨远嫁,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老太太抚摩你的手,说道。

王夫人微微蹙眉,取走了你手中的风筝。除了我和你,还有谁知道,当年你和宝玉、姊妹们一起嬉戏在大观园,吟诗作画,赏雪烹茶,这纸风筝是你最后的念想?红色的盖头下,我看不见你的脸,只听见几缕断断续续的哽咽。

你怎么哭了?

你可知道,那天明月皎皎,有个和你一般大的女孩,虔诚地闭眼,为你许愿?愿,丽质天生难自捐,承欢伺宴酒为年;六宫粉黛三千众,三千宠爱一身专。

我是金陵贾府的三小姐,贾探春。

知道这个事实的人大多都去了。

然而我却不能忘。

我又做梦了,梦见我还在故乡金陵。那时候大观园还没建成,大姐姐也没被封为凤藻宫尚书,林姐姐和宝姐姐也才刚住进贾府。

故事回到了最开始。

我还是一个孩子。我的弟弟环儿趴在油墨乌漆的桌子上,玩着母亲的碧玉簪子,肥嘟嘟的小手揉着簪子上的玉珠。他的咳嗽刚好,桌子却是冰的,伸手一摸凉飕飕。我赶紧用一个软垫为他垫上,他抬起头,笑得略带傻气,稚嫩的声音说:“姐姐对我真好,环儿最喜欢姐姐了。”

摸摸他的头,我走出厢房。我已经知道这是一个梦,他……已经很久没有叫过我姐姐了。直到最后的分别,他也只是眼眶通红,沉默不语,看着我登舟而去。

穿过长廊,我看见了母亲,不是王夫人,是母亲。她在院子里盯着仆人晒棉被,晒我和环儿的棉被。她双手叉着腰,和记忆里的一模一样。额上的汗水流过眼角,顺着细纹流到一边去,湿了还未花白的鬓角。

我静静地看着她,那时的她不会知道,她那么心心牵挂的孩子们,未来一个在人前从不承认她的母亲身份,另一个在家里永远只会和她拌嘴吵架。那时她会后悔把我们生下来吧?

可是为什么,那天送别时,她哭得像个泪人?她伸出手,想要抓住我,让我别走。她其实一点都不傻,她清楚地知道,我这么一走,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她要彻底地失去我了。

我看着她,仿佛要把她刻进我的心脏里,成为心口永不磨灭的痕迹。

我回过头,宝哥哥牵着林姐姐的手,还有宝姐姐面上温柔的笑容,湘云妹妹俏皮的鬼脸。他们在院门口站着,向我招手,连声呼唤着我的名字。我们去老太太那玩捉迷藏,我藏到了一株杏花树后,等他们来找我。早春午后的阳光温暖而又醉人,我痴痴地站在阳光下,脚步醉得踉跄。耳畔是鸟儿清脆的鸣叫,和清风揉碎花瓣的声音。

我等了很久很久,花瓣落满了一身。

没有等到他们来,梦就醒了。

人只有到彻底失去之后,才会发现,昔年种种的怨怼和不满,现在看来连心痛都是宝贵。当我们愿意向时光妥协,向岁月缴械,放下一切的恩怨情仇时,却是为时已晚。

我醒来时,淡然地拭去眼角的泪水。在这儿,没有贾家三小姐,只有南安太妃的女儿。

我偶尔想,如果我的家族没有落败,现在的我会如何?我也许会是南安太妃的孙媳妇,会在南安王府里执一个绣花绷,在素白的绢面上绣一对鸳鸯。身边是未曾谋面的夫君,他抚摩着乳儿的小手,微笑不语。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有一人陪你看细水长流,花开花落。这样的结局却比远嫁朝鲜好得多。

可惜,那时的我不懂。

多年以后我才醒悟,姊妹们的每段故事原来结局都相似。就像大观园的结局,不过一座废墟,就像那场家族的大梦,不过梦醒枕上的清寒。

多年以后,我白了头发,自认为惊叹的桥段,沦为老生常谈,最后烂在我的心里,不再提起。

多年以后,我依旧在每年清明梦见杏花飘扬的废墟。

我是金陵贾府的三小姐,贾探春。

我带着这个秘密入土,化了尘埃。

桃 柳 依 旧

驻足停留在两块石碑前,我迷蒙的目光越过往事千年,时光仿佛定格在春色满城的那年。她用红酥手端去一盏黄縢酒,他饮下满杯心绪,换四十多年离索。白发苍苍的他回到这里,碧色的杨柳垂下,逗起几纹涟漪,沈园温存着的片片桃花,纷飞如雨。

那是属于陆游给我唐婉的沈园,它早已湮灭在岁月的长河里,如今叩访的不过是后人将断壁残垣拿去粉饰的园林。去绍兴,很多人游走在鲁迅故居,信步在大禹陵,亦有多人凭栏远目在兰亭,手执书卷于青藤书屋,但沈园已经被很多很多人遗忘,那两阙清瘦的词被镌刻在石碑上,淡退了朱砂。

遥想当年,他把一支小小的凤钗赠给她,她是否在弥留之际颤抖地抚过?当年他们洞房花烛,如今红烛依旧在,斯人却已去。当年他于鹤轩抚琴,案上空瓶等她折下一枝红梅——空瓶未盼来红梅,便已跌得粉碎!他终究是屈服了,他听从母亲的命令,一纸休书断了夫妻一场。他娶了另一个妻,她改嫁名仕赵世程。

他离开了沈园,没有回头,亦不敢回头。他走上那座小石桥,望着杨柳揉碎一池碧水。来年又访沈园,杨柳依依春如旧,只是与他共赏春色的佳人不见。

我站在石桥上,看夕阳的余晖洒在池上。池中几块石被年轮雕琢得千疮百孔,几尾红鲤游弋石间,却没带来快乐。他们是封建礼教的牺牲者,他们被冷酷的现实打倒,含泪逞欢。再逢时,她为他的《钗头凤》和一阙。这一次“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我忽然懂得世人不愿访沈园的原因了。这个故事太悲伤,像极了江南烟雨,湿润甚至沉重。人来了又走,带去了好奇,带走了惆怅。

离开时走的正门,我穿过一个长长的回廊,忽然停下脚步。

那是怎样的情景?

长廊的檩上挂着木片,在风中轻轻晃动着,像在无声地交谈。我走进,伸出手把有字的一面翻出,目光穿梭在字里行间,涌上心间的是另一种情绪。“我和她来游沈园,为陆唐的爱情惋惜。”“妻差点要哭了,我希望可以和她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甚至还有一个稚嫩的字迹:“他们有过很好的时光,就没有悲伤的回忆。”

我看着那一片片木片,一一翻看……居然翻完最后一片。我站在长廊尽头回望,风中清脆的声音夹着美丽的霞光,洒在游人肩上。

我们后人总是自作多情,扼叹古今痴男怨女,觉得他们如何如何可悲。却不承想,他们曾一起度过最美好的时光。即使现在,那两阕词仍在石碑上对望,被世人铭记在心,欲开出最艳丽的花来。陆游当年远赴北部抗金,又任职川蜀,岁月漫长难耐,但他拥有过明媚的满城春光,就不再悲伤。

离开沈园时,我想,会不会在沈园的游人中,有一个他,踏着满园春光,于繁花溢目中觅见她?一见倾心的话,请不要转身轻负她的似水流年。这就是沈园的初衷,也是陆唐对今人的祝福。

三年五载,一生一世

开篇是沈世钧的自白:“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魅力,简单的句子可以涉足人心,或许她就是这么一个女子,在红尘深浅中游涉,一语了却半生之缘。

一、我只要你幸福

从捡起那只红绒手套起,他们的缘分就开始了,从相遇、相、再到相许,他不会忘了她曾细心地为他整理行李,用纤细的手指抚过他的每一件衣服;好几次痴问他的归期,脸上浮现的悸红一片,像一朵玫瑰;她握着他的手,问你冷吗……

沈世钧说,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她,亲吻她的唇。

他身处故乡,恍惚间听到她曾说过的话。雨中故乡变成异乡,有她在的地方才是故乡。

曼桢也说,世钧若有空的话,写写信,越长越好,她看。一枚廉价的宝石粉戒指,只因为是爱人所送,就变得千金难买,换一生珍惜。

他们本该在一起,却输给了家庭,输给了时间。又或许一切的诡计阴谋,都比不得命运二字的狠辣。板上钉钉,尘埃落定,沈娶了翠芝,顾嫁给祝鸿才。当他们再次相遇。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结束一切,结束十四年的挣扎。甚至连翠芝都不担心他们会再续前缘——她看不起这份爱。举足轻重的、廉价的情只值得一枚宝石粉戒指,只值我丈夫的一个月薪水。

不是的,从头到尾都不廉价,半生缘之所以美,是因为幸运。他们在最好的时光遇见最好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至于结局,至于那些错过的遗憾,罢了,何必去争呢?无怨无悔。

我想,他们不会忘记那天相遇,他们微笑着互相点头。

二、死水微澜

看《半生缘》。第一遍看时极恶石翠芝,一同打倒的还有许叔惠。一个娇气做作,自私庸俗,一个爱美放浪,油嘴滑舌。

直到第二次翻看,我才发现不是这样的,玄武湖上一叶扁舟,毫无小姐脾气的她,毫无公子哥架子的他,没有争执和吵架,温柔地相视而笑。许叔惠对翠芝的感情很明显。她订婚了,叔惠就一个人待在房中喝酒。无论喝多少,都淹不到心上去。那里有块东西想用酒把它泡化了,烫化了,只是不能够,只是不能够。

可是翠芝呢?我不懂,很多读者也是云里雾里。直到结尾沈石结婚后,许叔惠离了婚回国。翠芝担心他,细心地为他筹办欢迎会。有人说叔惠离婚是因为他自己不好,翠芝立刻竖起柳眉发怒。看到這我想起自己,如果是我,一样东西,无论是物是人,一旦属于我了,我总是越看越爱,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

他曾属于她。

于是又一个劲地翻书。一次叔惠上门拜访,她怕狗咬伤叔惠,冲入雨中不惜脏了自己的绣花鞋。最后一切尘埃落定,她自以为自己胜利了,儿女双全,丈夫敬职。她坐在房间里等叔惠来,院子里儿女嬉戏。

忽然记起了什么,推门而出,她弯腰,把狗链紧紧拴住。

半辈子很快,一转眼就过去了。现在的一段感情,差不多也就坚持个三年五载,可恋爱中的人总说着一生一世的话。三年五载不如一生一世好听。

结果不幸,一语成谶。

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责任编辑 林东涵

猜你喜欢
沈园探春
探春
因为爱情
探春:可惜不是男儿身
最美探春是吐蕊
探春治家新论
探春理事
梦栖沈园
沈园情
探春
沈园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