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琴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索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作为传统篇目的《孔雀东南飞》,如何在传统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是笔者在教学中探究的一个课题。
《孔雀东南飞》千百年来震撼着读者的灵魂,它是一曲悲天恸地的爱情悲剧。基于文本的这一特点,笔者在文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又开掘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探究《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写法,从而品味《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
[教学目的]
1.探究《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写作手法。
2.品味《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
[教学重点]
从悲剧主体和悲剧手段两方面探究《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多样的悲剧手段
[教学方法]
探究法、情境法、朗读法、合作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激情式的导入
《孔雀东南飞》是一曲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悲剧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既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就是悲剧中的崇高感。”这就是悲剧美的感染力。正如黑格尔所说“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孔雀东南飞》是如何写悲剧的,品味其悲剧美。
二、探究悲剧写法
(一)从悲剧主体探究
以鲁迅先生给“悲剧”下的定义——“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探究的切入点。
1.毁灭了两个美好的人
(1)刘兰芝:多才多艺、勤劳贤慧、外柔内刚、忠于爱情、聪慧坚强。她是一个德、才、貌齐美的人。她近乎完美,是美的化身、善的代表。作者把她塑造得越完美,她的毁灭越能激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更突出悲剧的色彩。
(2)焦仲卿:温良孝顺、外柔内刚、忠于爱情。他虽没有刘兰芝那么完美,但他也有着美好的人格,他的毁灭也构成了“悲剧”。
2.毁灭了一段美丽的爱情
诗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这段爱情的至善、至美、至真、至纯?
(1)仲卿为兰芝求情。(第3节、第5节)
(2)夫妻对话。(第7节,第8节)
(3)夫妻誓别。(第11节,第12节)
(4)生离死别。(第24、25、26节)(课件再现)
(5)兰芝投水(第30节)(课件再现)
(6)仲卿自缢。(第31节)(课件再现)
结论:
1.为了获得强烈的悲剧效果,作家总是在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表现悲剧人物的价值。唯有对美的破坏,更能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恨;唯有对善的压制,更能唤起人们对恶的愤慨。
2.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总是以正义力量的失败和善良人物的毁灭来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悲哀、同情和崇敬,从而唤起人们对邪恶不义与神秘的强制力量的痛恨、憎恶,并油然而生改造与重建的激情。
(二)从悲剧手段探究
1.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作品中一对尖锐的矛盾冲突是焦仲卿、刘兰芝与焦母、刘兄的冲突。双方矛盾的实质是青年人追求爱情自由的理想与封建礼教的矛盾,是善与恶、美与丑的较量。
诗中焦、刘二人反抗的表现有:兰芝自遣,仲卿求情,兰芝抗兄,双双殉情。
在这对矛盾斗争中,冲突双方的力量并不是势均力敌的,代表封建礼教的一方的焦母、刘兄势力非常强大,而代表善的一方的焦仲卿、刘兰芝力量很弱小。
结论:正因为黑暗势力过大,才使得被毁灭的一方的悲剧意义显得更有价值。作品通过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强化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2.起兴的开头。开头运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徘徊”,孔雀失偶,迂回飞翔的姿态让人们在心灵上不由升腾起一种黯然神伤的情绪。因此,这开头两句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哀怨、伤感的基调,暗示了作品叙述的将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
3.浪漫的结尾。结尾焦、刘二人化为鸳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似乎给悲剧带来了一点亮色,其实它是“幻化的悲剧的光圈”。正是因为人民的大众心理不能承受这悲剧的结局,所以才想象出这种浪漫的结尾——既然不能美满于生前,只能寄团圆于死后。其实这更衬托了故事的“悲”,是“以喜衬悲,借乐写哀”。而且,化为鸳鸯后,“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这分明是一种悲鸣,是凄婉的控诉,浪漫中充满了悲情色彩。
4.环境或景物描写的烘托和渲染。
(1)以悲景衬悲情。“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第23节)、“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第27节)、“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第30节),以悲惨之景衬悲惨之情,有力地烘托了悲剧气氛。
(2)以乐景衬悲情。诗中第21节,写太守迎亲,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渲染太守办婚事的气派和热闹。这与第23节中写兰芝“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的悲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一喜一悲的反差造成强烈的悲剧效果。
另外,作品还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抒情性极强的议论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对“马”的细节描写和刘兰芝五次流泪的细节描写)来强化悲剧色彩。
三、歌曲渲染
在深入探究的基礎上,用心聆听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
通过聆听歌曲,学生在内心深处进一步领悟这千古绝唱中的悲情。
四、结束语
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焦仲卿、刘兰芝这对有情人用生命唱出了封建时代的爱情挽歌;几百年后,梁山伯与祝英台两情依依,却无缘相守,演绎了一出无奈的“化蝶”;又几百年后,陆游与唐婉琴瑟相和,但因母所迫,筑就“血泪沈园”;千年过去了,这样的劳燕分飞的悲剧但愿不再上演。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永生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