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平
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就是全知的权威,所谓与学生对话,其话题是教材编者或教师预先设定的,而且对话的方式也是确定的,甚至最终的阅读结论,也是早有定论的。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知识经过整理系统性强,接受快捷有效。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丧失了魅力,学生从阅读中得到的不是沉浸唤醒感悟升华的体验过程,而是教师加诸的成熟文本理解。教师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详尽的参考资料、反复多次阅读后形成的“经验”替代了学生阅读作品带来的体验。一句话,经验替代了体验。
然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学生只有置身于主体的阅读中,才能拥有探索发现的喜悦与感动,才能将作品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发生碰撞,构筑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在阅读体验中分享别人的伤感与快乐,从而在阅读中体验同步成长的快乐,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在日常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体验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
一、转变课堂目标观
重视学生的体验,就意味着课堂交织着更多的动态生成,这就有了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教师如果在课前对教学内容有比较精确细化的目标,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验过程。阅读之初,是带着一定的目的的,但接着就应该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即学生不去考虑阅读是为了什么,而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作品本身的感染力)驱使着去读,然后有了自己的情感体悟并急着与他人分享,这才能让阅读课堂进入佳境。
以本人执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例,在第一个班级中,我以传统的问题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情境:那“一滴眼泪”是谁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在什么情景之下发生的?应该说这个问题也能一下子切入到本课的要点上: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味出这一滴泪的丰富内涵,把握住伽西莫多的人格发展历程,同时初步感受雨果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但这样的阅读,学生受制于我,整个课堂的讨论都集中在美丑的对照中。
因此,在第二个班级的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的设计:
学生自由阅读文本,说说文本打动你的地方。
当然,任何时候教学都不能随心所欲而应有着充分的预设。但是,不让任何先入为主的思想进入学生阅读的领地,这可能是我们在预设目标时必须关照的方面。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预设,并在尊重文本内涵、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实现超越。
二、对话不止问答
重视学生的体验,就必须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新课程强调“对话”,然而很多教师将对话理解为师生间的简单问答,显然这并不仅是对“对话”的曲解乃至误解,更是对学生体验阅读的践踏。在体验式课堂中,对话应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姿態,是师生平等关系的具体体现,实际上反映的是语文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获得。所说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际上肩负的就是对“对话”活动进行组织和引导。要在对话中突出学生的体验与习得,教师要改变告诉学生“这个文本是什么”的居高临下的对话形式,代之的是“这个文本对我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阅读者的自我审视和观照,是从阅读需求和目的出发的自觉阅读姿态。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说,尊重阅读者的阅读取向和阅读感悟,就是一种多元解读。
重视学生的体验,就要在学生疑惑时对话。如在教学《丹柯》时,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小说的结尾,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族人为什么要“拿脚踏在那颗心上”,他们不是已经获救了吗?这时教师就要适时加入对话:这一结尾的确有些出人意料,但在情理之中吗?前文哪些细节暗示了这一结局的必然性?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一结尾而不是英雄得到了敬仰,人们感到了愧疚?学生才会在品读语言中把握族人可怕的群体性格,才会在品读细节中读出悲剧性,才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小说的主题“珍视英雄”。
三、体验胜过形式
重视体验的课堂,常常“静水深流”,未必立刻外化为语言的表达形式,也常因为其隐蔽性而不为大众叫好。一节语文课堂,学生的收获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可见的物化收获,二是无形的精神与方法的收获,相比较而言后者的意义更大。表现在课堂上,物化的收获一般以常规的问答、跟上节奏的学习相关联;无形的精神与方法的收获则表现为思维的深层触动和个性共鸣的产生。
要让体验胜过形式,就学会合理取舍内容。以《安妮日记》为例,其实1到7则日记完全可以合并,只要拿出其中一则作为例子,说清楚“战争给一个无邪少女带来的恐怖以及少女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不必每一则都详细展开。大量的时间应留给后两则,思考“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这两句话。只有这两句话,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普通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的不幸和苦难,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仇恨和更长远的生活,才能更深刻地叩问生活,启迪人类普遍的爱心与悲悯之心。
之所以强调体验胜过经验,是有感于很多语文课堂或形式丰富内容贫瘠,或热闹煸情失之肤浅,或面面俱到缺乏深入。把课堂作为教师的舞台,最精彩的表演也黯然失色;关注学生思维的程度,关心学生习得的技能,关心学生迁移的运用,打开理性思考与能力提升相结合的大门,才能真正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境遇,才能让体验不再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