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生
(图一)
在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横贯着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即贺兰山,它宛如奔腾的骏马,正如蒙古语所说:『贺兰』,就是骏马的意思。
贺兰山东麓有一座著名的『东方金字塔』,就是指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土堆,它错落有致、 星罗棋布般地散落在方圆四十公里范围内的西夏王陵。 西夏被成吉思汗灭掉以后,陵园被焚毁,但当年却是气势宏大的塔式陵台,其大小高低按规制要求,一般在二十米左右,黄土夯筑,青砖包砌,顶为八角,檐角饰套兽。 有诗云:『贺兰山下古冢稠,云是昔时王与侯。 』有对联赞:
古冢依然留旧梦;
凤城早已换新天。 (图一)
西夏立国长达一百九十年(一零三八——一二二七),历朝十代,加上『追谥』的两位皇帝,共计十二位皇帝。 西夏的主体民族是党项族,是中国古代羌族的一支,在拓跋氏李继迁的领导下,与宋辽抗衡,最终夺取政权。
公元一零三八年十月李元昊宣告建国,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即今银川市)。 东踞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抵大漠,所辖十八个州,将二万余里的大片土地纳入西夏版图。强军立国,设有文武两个朝官。 有联赞之:
笔醉飞书扬国粹;
诗酣泼墨颂银川。 (图二)
李元昊在文化上『慕中原、立蕃学、揽人才、定韵律』,为西夏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突出民族特点,李元昊指派专人创制文字,并大力推广,这就是『西夏文字』。 西夏文字是根据党项羌语的本质特点创造的,属汉藏语系中藏缅语系,与今四川的羌语、 彝语、 纳西语有许多相似之处。 西夏字为方块形,书写一般按楷书,但也有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别体。
由于这种仿照汉字的西夏文,形体繁复,难以辨认,既难学难读,又难写难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普及与推广,同时也降低了它的记事效率。 西夏灭亡以后,西夏文也逐渐消失。 现存的文字中,除在明代某些文献和经幢上,西夏文已少有发现,能够读懂的也只有少数专家。 但是,西夏文不论在史学价值上,还是在艺术欣赏方面仍占有一定的比重。
现存的西夏建筑中,如承天寺塔、海宝塔、拜寺口等庙宇,都有楹联展示,是不是西夏楹联无从考证,但仍不失精美,如: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
佛号经声,唤回苦海梦中人。
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西夏文化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卓有建树的是宁夏的李范文先生。 如今的西夏王陵已成为宁夏的旅游景点,让旅客更多地了解西夏的兴盛与衰亡。
西夏文化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神秘地日渐消失了,但它仍是丰富多彩的一页,是中国文化历史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我们认为西夏文字在宁夏出现,并存在长达近千年,说明它是长期受中原文化、 边塞诗联文化影响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融合、创新、发展形成的。 它是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支奇葩,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本文关注『消失的西夏文字』,对重温历史,传承和发展中华楹联文化是有意义的。
(图二)
宁夏楹联学会的很多人也都在研习西夏文化,特别是通过『一带一路』的学习,并结合宁夏地域及文化特点,准备将更多的用西夏文撰写的楹联、诗词作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推向社会和旅游景点,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西部、 了解西夏文的秀美,还有西夏的绘画雕塑艺术,以及独特的佛塔和寺庙等建筑艺术,让人们更加理解中华文化的民族多样性和博大精深,使中华文化及其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