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艳红
摘 要:国内外学者和文献以及国内幼儿教育大纲指出,为了完善幼儿的美术教育工作,丰富美术教育内容,幼儿园应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相结合。从生活中发现创作的源泉,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来制作艺术品和美术作品,丰富幼儿的美术生活,同时,老师要针对幼儿个体的差异性,来鼓励孩子自主进行美术创作,发掘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教育时间的充分,活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开展多种美术创作形式,以此来发掘孩子们的创作潜能以及提升发现生活的眼光。就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实际运用与发展这个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生活化;废物利用;幼儿教育
一、开展生活化的主题探索活动
1.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潜在的兴趣点,针对孩子的兴趣点,把“兴趣”和“美术”巧妙地结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生活化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善于观察生活,通过独立的手工操作也能充分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可以选择生活化的美术材料,通过老师和幼儿一起对其进行加工美化,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这些变废为宝的主题活动将生活中的旧物充分利用,让孩子们从小培养节约资源和杜绝浪费的意识,对幼儿来说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2.根据当前幼儿不同的成长教育阶段,要制定不同的主题教育方案,组织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教育知识。同时,也为孩子发挥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搭建了教育平台,为幼儿未来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从当前孩子的实际认知出发,选择适合孩子实际认知范围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内容,使孩子能够积累到全新的学习经验,收获新的认识和感受。比如,开展户外体验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去农场体验种菜、摘菜等,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接触许多菜的种植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取创作源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随即可以开展主题绘画活动,以孩子们在户外体验中积累的认知和感受为基础,并鼓励孩子大胆发挥想象力,来完成主题绘画。
二、挖掘生活化的美术材料,拓展幼儿创作表现的途径
美术所应用的材料在生活中触手可得,不局限于孩子们常用的画笔,还可以是生活中废旧的日常用品,把生活和美术相结合,是一种新形势下开展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方式的创新,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针对幼儿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分类教学,首先让幼儿了解自身的创作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可以更好地加深幼儿对美术的理解,提高其创新思维。所以,老师要和幼儿一起发掘生活中的美术材料,拓展创作渠道。
1.贴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取创作源泉。大自然物产丰富,色彩斑斓,可以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最自然、最直接的素材,如:树叶、花朵、石头等,这些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材料让孩子们觉得既熟悉又新奇,源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创作热情。
2.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教师和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引导幼儿发现和收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物品。如盒子、酸奶瓶等,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为美术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与同伴自主选择美工材料,进行各具特色的创意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幼儿拥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三、开展多样化的美术创作形式
1.开展特色艺术创作,当前的幼儿教育指导规范指出,幼儿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认知水平提高、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创造性制作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与幼儿之间的配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的。在整个美术创作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选择不同的美术材料,同时,幼儿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创作内容和活动伙伴,从而才能真正做到解放孩子的天性,最大化地发掘孩子的潜能,积极地发挥想象力。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可以完全依靠幼儿的基础知识和对生活的了解、对作品的理解,实现独立创作,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2.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创意活动。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所以,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引导作用来一起开展生活化材料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之间情感的互动,同时也可以从家长方面提高环保意识,带动环保工作的开展。通过开展多样的亲子创作活动,让家长可以更好地起到榜样作用,以身作责来收集利用废旧的日常用品,开展了“变废为宝”的主题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配合,共同完成创作加工的任务。不仅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促进亲子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兴趣所在的关键点,從幼儿的成长经验出发,从生活中获取美术材料,开展多元化、内容丰富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春荣.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4(6).
[2]薛国琴.关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探讨[J].新校园(中旬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