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初探

2017-06-13 10:27郭立勇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6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档案管理

郭立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新的工作类型。在社区卫生服务日常管理工作中记录的档案文件,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在社区管理中占据相当关键的角色。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就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服务质量息息相关。

关键词:档案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也在高速发展中,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档案是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支撑部分,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真实的记录情况和重要的基础性资料。推广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水平,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1、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

首先, 档案管理中作的标准规范化,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须条件之一。现阶段而言,人们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比较陌生,通过最初的探索和研究,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分类、功能和管理方法有了最初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缺乏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档案管理工作影响较大。其次,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也是为适应国家档案建设的要求。众所周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服务档案记录着社区卫生服务的真实工作,是重要的档案内容,唯有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管理水平,方能促进国内档案资源管理的服务水平。最后,对于社会发展的自动化管理方面也要求档案管理必须要标准规范化。步入新社会以来信息化和自动化一直在高速发展中,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档案管理也会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在自动化管理档案工作时,档案内容不统一、管理方法和方式不标准,将无法实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工作。

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的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的前身和其特点,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只将眼光放在卫生业务管理制度上,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意识不高,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将档案工作摆在正确的位置,也没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随心所意,时长会发生档案内容登记错误的现象。

2.2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网络体系。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如果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在日常执行中数据信息就会收集不齐,管理分散。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将使得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滞后,使得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不能有机的融合,使得档案资料不健全,不能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与此同时,不健全的档案资料所构建的网络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流于形式,可操作性较差。在档案日常管理工作日,往往偏重于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其它类型的档案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3资金投入少,致使檔案室设备不全

由各种各样的原因直接导致社区单位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较少,通常这些资金的投入都是购买一些必需的办公用品,不会对档案管理的其它设备上进行投入太多。社区环境复杂,有些社区房屋资源有限,为此档案存放的房间也比较狭小简陋,使得所有的档案文件都堆砸在一起,非常不利于查阅档案资料;另外一些社区没有独立的计算机管理档案资源,以至于信息化技术无法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是使用传统的手工登记档案资料的方式,严重妨碍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开展工作和档案内容的有效利用。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心档案管理的措施

3.1组织领导,建立档案管理网络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的网络组织建设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其中的关键,社区服务中心的领导管理者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网络,可以让院长分管,副院长领导,办公室主任负责,再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档案员为组员的档案三级网络管理模式,设立综合档案室,最少需要配备一位专职档案人员负责日常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各科兼职档案员协助档案管理工作。

3.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管理性和政治性都很强的工作。在档案管理中,坚决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将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做到最好,然后再进行适当的信息加工,为社区卫生医疗和其它社区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定要按照《档案法》和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再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档案的管理、分析和支撑的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档案管理规划化落到实处。

3.3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开发利用工作

档案管理的工作也属于服务性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档案信息的加工并开发利用,所以档案管理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也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方便程度和真实性,就能够反映档案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管理水平。唯有将档案信息转换为临床医疗所服务,方能使得医生充分认识到档案资料对临床试验工作指导意义和价值,档案使用者也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档案意识,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改变档案管理员的传统工作方式,由“等、靠、要”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由封闭式管理转变为开发式管理,增强档案管理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把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也将档案工作与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关联,做好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和开发再利用,不断的更新档案内容和持之宇恒的完善档案信息,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质量,让社区卫生服务以档案资料开发利用为依据,不断的提高档案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提高服务水平,制定服务措施,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档案内容给临床医生和其它需求者,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工作内容,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做支撑。

3.4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加大硬件设施建设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有些档案管理者对于传统工作方式以根深蒂固,需要对这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改变现有的工作观念。一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设备,以档案文件的保密性、查询便捷方面入手,在辅于规范化的标准为基点,合理编制档案信息的检索工具。另外,档案管理的预算要合理规划,购置较为先进的硬、软件设备,改变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要利用好社会发展带来的科技成果,大大的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侠侣,让档案管理规范化。具体来讲,就是社区根据自身的条件,配备独立的档案管理库房,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在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安排专门的人员保管档案资料,每天记录好档案存放室的温度、湿度。一旦发现档案存放室的环境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另外需要设置功能独立的档案办公室和档案预览室。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发展新时代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标准规范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工作规范化有利于档案管理有序开展,减少繁杂程序,降低工作量,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不断的创新工作理念,更新观念,提高管理办法,为满足新时代发展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同时与国内的乡镇卫生医疗建设质量有重大关系,一定要加强规范化、现代化信息管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区卫生医院档案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兰台世界,2013,56:129.

[2]陈小莉.初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J].黑龙江史志,2013,19:102.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推进效果调查研究
新形势下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远郊农村家庭医生制探讨与思考
建立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管理质控督查标准的实践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