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课文中所举的例子、习题中多有城市化倾向用语,农村学生在拿到这些数学题目时往往无法很好地理解题意。所以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优化教学设计,转变教学策略,开展符合农村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真备课;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很难集中。一直以来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多数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理论、列公式,学生机械地套公式、代数字,不重视学生的理解状况,不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科学性。新课程背景下,使学生达到理解性地学好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因此,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优化教学设计,转变教学策略、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尽力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中实现全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农村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一、认真备课,将生活化的素材导入课堂
小学生教材设计较为多样性,充满童趣,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城市化倾向:传递数学知识的地点选择上往往出现动物园、银行、超市等具有城市标志的地方;涉及电梯、斑马线、公交车等农村不具备的事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在引用生活化素材时不妨采取一些贴近农村生活的实例,对素材进一步加工,重新向学生解释说明教材知识,使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比如,在负数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第一次见识到负数,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那么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生活化,首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知识运用开始进行负数知识的导入,提出问题。例如,小明在小卖部要买1块钱的橡皮,但是身上没那么多钱,就向小芳借了1块钱,这时候小明就欠了小芳1块钱,这个欠的,不够的就用负数表示。通过这个生活情景的引入让学生明白负数是什么,对负数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随后再引入比较难的数学知识,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运用。
二、生活化数学例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例题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然而,教材的例题内容却不能与时俱进,而且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教材内容中比比皆是“黑兔白兔”“修一条水渠”“加工一批零件”等诸如此类的经典例题,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轨,学生学起来当然感到乏味单调,不能对数学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鉴于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就可以在设计例题时,做到例题设计的生活化,即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中提炼数学素材,将其运用到数学例题的设计中,如此,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研讨,学生也能由此巩固和强化所学的数学知识,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百分数”的教学设计中,“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这种百分数应用题对学生来说很陌生。我们可以设计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应用题案例,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们将购物理念应用到百分比应用题的设计中,为学生创设购物环境,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播放出来,课件上播放“好消息,本店商品一律八折出售”的信息,提出问题:“老奶奶花了100元买了件外套,请你帮姥姥算一算,这件外套原价是多少元?”待学生解决后,再提问:“一家店满100减15,而另一家9折优惠,请你们帮这位老奶奶想一想哪家店更便宜?”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活跃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数学的价值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数学知识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生活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陷入泥沼。数学是体现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工具,要体现数学的价值就必须注重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增强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并运用于生活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实践环节:拿着提前准备好的测量工具,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新建的花坛,告诉他们:“学校準备在花坛的四周和上面铺上瓷砖,并将花坛的里面填满土,请同学们帮助学校计算一下铺瓷砖的面积和需要多少方土,大家愿意吗?”来到校园里一听老师说要帮学校的忙,学生肯定会很乐意,积极性高涨。这样设计例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做例题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为学生寻找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践中探索发现,举一反三,全面发展。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任利娟.弗赖登塔尔现实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
作者简介:章国清,男,本科,青田县腊口铁资教育集团石帆分校,数学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