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明
摘 要:语言,不仅是教师传播文化、讲解知识的途径与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对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自身语言艺术的使用,可以采用一些恰当的、富有艺术的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从小学语文教学视阈出发,对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进行一些管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一种必要工具,对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为保证语文课堂的高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师应重视并掌握语言艺术的应用方法。可以通过幽默、形象的语言,将深奥的语文知识浅化表达,以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规范的语言
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发音标准是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反之,教师语言不准确、不清晰,就可能困惑学生,影响教学质量。同时可能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但是,分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情况,可以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师资不足、从前要求不严等),部分教师存在吐字不清晰、发音不标准、语言不精炼的情况。
为改善以上情况,首先,学校应积极提高对教师的要求,要求在校教师、应聘教师应取得普通话等級二级甲等以上证书。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保证教学语言规范、吐字清晰且发音标准。其次,教师自身应对语言加强重视、提高认识。教师可以:(1)经常阅读。通过各种阅读(如:文章、绕口令等)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针对拿不准、不确定的词汇、句子,可以通过字词典、现代信息技术或者是其他的专业教师帮助自己学习与掌握。以此保证自身语言的准确、规范。(2)写作练习。教师可以经常写一些生活中的小文章、学术性的论文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使自己的语言更准确、更精炼。(3)提出错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并及时发现、改正学生错误的语言、发音,并鼓励学生监督教师,及时指出教师的错误。通过以上方式,不仅可以规范教师的语言,同时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与习惯,进而可以为将来的语文教学与学习做出保障。
二、在课文讲解中,使用优美的语言
阅读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可以发现大部分课文内容丰富、情感突出,文字优美且寓意深刻。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通常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被动学习且自己慢慢消化教师灌输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下的语文课堂往往质量不高,且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改善这一情况,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身的指导作用,了解自身对学生的影响。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除语言规范以外,还应富有美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窗前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为例,该篇课文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自己的语言艺术。课前,教师可以借助深情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导入课堂:“教师是一支彩色铅笔,画出了绚丽的彩虹。教师是一盏明灯,指引了人生的方向。同时,也总有一群可爱、善良的孩子,愿意在教师的窗前种下一株紫丁香。为什么要种紫丁香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窗前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然后,教师可以用富有艺术、带有感情的优美语言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节奏与韵律。
三、在课堂管理中,使用风趣的语言
管理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课堂管理对部分教师有一定难度。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以下达命令的语言要求学生,这样的管理形式通常取得效果有限且维持时间较短。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借助风趣的语言,使学生更加喜欢与信服这种管理方式。
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古诗为例。某教师在讲完古诗内容后,为学生留出了自主复习、巩固、背诵古诗的时间。在该段时间,教师在讲台上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发现学生甲与学生乙同桌二人不知什么原因争吵了起来,且有愈吵愈烈的态势。而在观察期间,学生甲将学生乙的课本扔在地上,还想用自己的书打学生乙。关键时刻,教师灵机一动,对班级学生大声讲道:“大家快看,学生乙的课本掉到了地上,学生甲就把自己的课本给同桌一起看。他们同桌关系可真好,我们是不是该向他们学习呢?”甲、乙两名学生听教师这样说,都非常不好意思。而该教师也凭自己的语言艺术维护了课堂秩序。课后,教师可以将两名学生叫到办公室调查原因,并对两人进行单独教育。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应掌握好语言的使用尺度,以保证教师语言的规范、风趣、生动、优美,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倩.师欲善其教 必先美其言: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课外语文,2015(16):1-2.
[2]王磊,张忠宝.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知音励志,2016(21):122.
[3]李春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