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杰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愈加严重,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了解污染产生的危害、污染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治理污染十分重要。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保护环境,减轻污染对城市的不利影响。探讨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治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
一、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现状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不容乐观,污染十分严重,人们看到的白色、蓝色、黑色等烟气就是机动车尾气。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逐渐增多,在一些中大城市,公路上存在较多的私家车、公交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会排放大量尾气,污染城市环境,因而,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不容乐观。研究显示,机动车尾气中含有110-200种化学物,不仅包括一氧化碳,碳氮化物、铅等污染物,还包括一些微尘颗粒,严重损害出行者的身体健康,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不仅如此,机动车车辆的快速增长,加大了尾气的排放量,加重了城市污染。因而,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分析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现状与危害尤为重要[1]。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机动车是低面污染,主要在离地面一米的地方排放,处于人的呼吸带附近,易被人体吸入,危害更为直接,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诱发癌症。经权威数据统计,城市交警在职人员的平均寿命仅为40.5岁,死亡人员中肺癌、肝癌比例较高,高达53%。第二,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碳氟化合物等污染物质不仅会危害出行者健康,还会造成光化学烟雾,造成雾霾等,不仅会破坏生存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还会诱发酸雨,侵蚀建筑物、植物、土壤等,对城市建筑及环境造成破坏。
二、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探讨
1.淘汰落后、污染重的机动车
对于已报废的机动车和污染重的机动车,建议政府强行管制。在每年对机动车进行年审的时候严格把关,不得再使用已报废的机动车;对于当地淘汰而被转入异地使用的旧车,要使其销售者和使用者付出高昂的成本;老旧黄标车油耗高、污染重,对空气污染贡献最大,约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 50%。建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先对黄标车采取限制区域、限制时间行驶的交通管制措施,同时加快老旧黄标车淘汰进程。
2.尾气污染治理
①安装机动车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可以减少曲轴废气泄漏,削减机动车HC 总排放量的 20%~25%;②安装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控制装置,可以减少汽油蒸发污染物,削减机动车 HC 总排放量的 15%~20%;③安装机动车电子点火器,可以削减机动车尾气中HC和 CO 总量的 10%;④安装机动车磁化净化器,可以削减机动车尾气中HC和 CO 的 20%;⑤在尾气排放口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当发动机工作时,尾气经排气管进入催化器,其中的氮氧化物与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剂在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氮气和氧气,而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分别与废气中残存的氧气及前一反应生成的氧气在催化作用下充分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
3.提高燃油质量,执行国家新车排放标准
推广使用国Ⅲ标准车用燃油。通过加强宣传、强化执法检查等措施,督促加油站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全部销售国Ⅲ标准车用燃油。根据国家机动车污染物分阶段排放控制标准的要求,在新车销售、注册登记(挂牌)、外地车转入登记等方面,同步实施国Ⅳ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4.开展油气回收综合治理
按照相关标注,对各地区、各城市储油库、油罐车和加油站排放的碳氢化合物进行治理。对现有的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开展油气回收工作,新建储油库和加油站必须配套建设油气回收装置。
5.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机动车
在城市应以公共机动车和出租车等行业为重点推广使用清洁燃料燃气机动车,逐步扩大使用清洁燃料机动车的规模,加快加气站建设。建议政府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机动车给予一定补贴等政策。
6.在用机动车实行排气污染定期检验与维护制度
在用机动车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排气污染定期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维修治理企业维修,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排气污染复检。
7.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公安、环保等部门将不定期联合开展车辆专项检查行动,查处无环保标志车辆和冒黑烟车辆,纠正机动车环境违法行为;工商、经信、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加油站销售国Ⅲ标准车用燃油情况专项检查行动,督促加油站按国家标准销售合格燃油。
8.鼓励市民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国家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如修建地铁、开辟公交专用线,使公共交通更加快捷、便宜和便利;企事业单位可对员工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以鼓励员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这样既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又能减少城市交通压力。
9.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防治機动车尾气污染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宣传报道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知识,在中小学普及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知识教育,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志愿者等活动。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方式,动员全社会积极参加到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行动中来。
结束语:如何防治和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笔者结合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加大城市街道绿化程度等方面加强对城市机动车污染的防治进行阐述,这对于当前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明明.浅谈哈尔滨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及应对措施[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3(01)
[2]王迎春,孙超.大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及治理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36)
[3]达杰.机动车尾气排污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及采取措施[J]. 西藏科技. 2014(08)
[4]张静. 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控制分析[J]. 大众科技,2010,(4):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