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海兰
摘 要:“一带一路”对我国高等院校的非通用语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是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任务。本文从“一带一路”背景下社会对韩国语专业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出发,考察了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复合型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旨在探索理工类院校的复合型韩国语专业人才,如何才能适应我国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并更好地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关键词:一带一路 理工类院校 韩国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理工特色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群星计划”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QX2013127)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需要语言铺路,在此背景下,加快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水平,已成为我国外语教育建设的重要一环。“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要培养英语人才,还应培养朝鲜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印尼语、瑞典语、希腊语等实用的小语种人才。① 现在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比较具有现实意义的语种,主要是英语、日语 、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等语种。② 非通用语常被称为“小语种”,往往被误认为“很少人用的”或“用处不大的”语种。判断一种语言是否非通用语的依据并非是语种的实际使用人数,而取决于其专业的发展状况,取决于我国某一特定时期外语教育状况。例如,韩国语专业为国内的热门专业,目前开设的院校达266所③,除了拥有英语专业1108所的院校和拥有日语专业506所的院校,数量上排名第三。远超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韩国语在国内事实上已成为一种“通用语”。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理工类院校均开设了英语、日语和韩国语专业。作为理工类院校如何运用自己的办学特色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成为韩国语专业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中的理工类院校主要指的是以从事自然科学、科技教学研究和科技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也包括理工优势突出的综合类院校。传统意义上的师范类院校及综合院校增设韩国语专业时间长,办学经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自成体系。而理工类院校的韩国语专业,除了大连理工大学等个别院校外,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易受国内外大环境形势所左右,如没有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其生存和发展空间会逐渐缩小。在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大受欢迎的趋势下,以韩国语为代表的非通用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增设专业方面
相当一部分理工类院校为了办韩国语专业而办专业,在师资薄弱、教学目标不准确、教学条件不完备、缺乏认真调研的前提下,受社会舆论导向等的影响,盲目跟风增设韩国语专业,按照英语模式简单嫁接。增设此专业的目的只是解决有无问题,点缀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不乏投机性和随意性。
(二)学科建设方面
理工类院校大部分以优势工科专业提升其知名度,韩国语也基本按照开设理工类学科的观念和方法,办学理念整体上偏重理工类专业。如校内考核晋级、评职称等同于理工类专业,学科建设处于弱化状态。韩国语人才培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出现“忽冷忽热”“大起大落”现象,一旦形势有变,便压缩规模、停止招生、甚至被其他语种所代替。
(三)教学方面
大部分理工类院校的韩国语专业从人才培养定位到课程设置,将已成熟的外语类、师范类、综合类院校相关模式简单套用,造成教学上缺乏自己的特色与创新。有的盲目扩招、调剂,导致师资严重不足,只能以牺牲质量求生存,不能量中求质。此外还存在教学模式滞后、学科交叉兼容度低、办学效果不明显、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
(四)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瓶颈。目前,大部分韩国语专业的教师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技能结构上,都难以胜任本专业以外的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些起步較晚的理工类院校的韩国语专业师资达到100%的博士学历,但这些教师一出校门就上岗,缺乏教学经验、知识结构不宽泛,缺乏创新、改革的勇气。上级主管部门引进人才时在专业对口及学历上一刀切,对复合型专业化的人才引进考虑较少。
(五)学生方面
在理工类院校韩国语属“边缘”学科,生源方面处于明显劣势。生源大部分是被调剂的,这些调剂生对被动接触的专业兴趣不浓厚,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在短时期内,很难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从零起点开始学习,且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同时完成相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特色课程。因此,有些学生只求顺利毕业,不会将今后的就业与自己个性、特长的发挥联系起来,学习缺乏动力,缺乏主动性。
二、发挥理工类院校自身优势,努力探索复合型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文中的复合型韩国语专业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韩国语专业水平,同时具有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无论是针对传统的外语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的韩国语专业有其独特优势。一是学科门类较全,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这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为培养复合型韩国语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二是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学理科,这类学生具有较好的理工科背景知识,有利于韩国语专业知识结构的融合。三是集科学知识、科技专业学科和科技人员为一体,掌握大量前沿的科技信息,获取信息快捷,教学资源丰富。四是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科研能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这些是培养复合型韩国语技术人才独特的优势。
目前,外语类、师范类、综合类院校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英语+小语种”“外语+经贸”等人才培养模式。理工类院校的韩国语专业和理工专业应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突出理工特色,走差异化道路,培养同类不同质的专业人才,寻求新的突破。
(一)模式一: “韩国语+专业”复合专业型人才
实现韩国语与理工科类传统优势专业的复合,并有效克服目前过热的双语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的“韩国语”是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材料,“其他专业”是复合型人才的加强材料,核心是韩国语。在此模式中,学生在大一、二年级可以把学习重点放在韩国语专业基础知识上,努力通过韩国语等级考试(TOPIK)中级考试,从三年级开始陆续通过跨系辅修(第二专业)其他专业课程,最终取得“韩国语+专业”双学位。该模式的复合专业型人才主要涉及 “一带一路”中韩两国经济带所需的金融、旅游、管理、外交、商务、贸易等领域。
(二)模式二:“专业+韩国语”复合技术型人才
外语是辅助工具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办学优势及就业优势,开设理工类专业课程。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理工专业上,努力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如矿业、测绘、地质、软件、机械、计算机、电子等),并通过辅修韩国语专业基础课程,达到中级水平。这里的“理工专业”是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材料,“韩国语”是复合人才的加强材料,核心是理工专业。该模式的复合技术型人才主要涉及 “一带一路”中韩两国经济带合作所需的能源、环保、国防、电子、计算机等领域。这类人才目前是中韩涉及领域最广、人才缺口最大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理工类院校复合型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也是外语人才培养的全面深化,外语教育需要深化改革,只有内涵式发展路线——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要,才能推动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④ 只有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复合型韩国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同学生个体发展协调好,才能实现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和规划的生态平衡。
(一)依据办学特色,实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理工类院校的韩国语专业建设上,需要调整对待文理学科相融合的观念和方式,可采取“2+2”或“3+1”的本科分段教学模式⑤,使韩国语专业与本校的优势理工特色专业有机结合。这样学生既能系统地提高韩国语知识内涵,又能掌握本专业知识以外的理工科知识,这样的梯度教学模式适合于培养复合型韩国语专业人才。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应是漫长的,需要大量的铺垫以及实践。
(二)加强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整体素质
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复合型外语师资人才的缺乏。各理工类大学应结合教师队伍及学科优势,积极完善师资整体结构,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完整、宽泛,责任心强的高素质复合型韩国语教师队伍。如发挥理工类优势,引进其他学院的有留学背景的专业教师为韩国语专业学生授课,或与其他学院联合开办模块课程、定单课程等。
(三)扩展与国内外大学的合作交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
外语人才国际化,先需要教育国际化。首先,各学校内部、各学院之间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合作。同时,各高校之间也可以进行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其次,积极开展与韩国知名大学的联合培养,可采取“3+1”或“2+2”的联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具有相关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⑥ 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掌握韩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拓宽国际视野,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一带一路”是在“新常态”下,为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这一过程中,怎样推进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理工类院校的“韩国语+专业”“专业+韩国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符合我国当前外语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也符合“一带一路”战略,值得尝试和推广。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具有理工背景的复合型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相关高校以及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体系。
注释
① 陆娟.“一带一路”战略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5).
② 田葳,徐英东.关于理工类、专科类院校外语专业办学理念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③
2017.2.
④ 陆娟.“一带一路”战略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陕西理工大學学报,2016(5).
⑤ 这里“1”和“2”指的不是完整的一、二学年.可以在四年教学中插空排课,保证学习一个学年的平均周数即可.
⑥ 张英美.中国高校韩国语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