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6-13 07:20郭寅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8期
关键词:初中创新数学

郭寅春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是个体发展创新思维的最重要阶段,而数学在此阶段能够对个体的思维创新型产生重大的积极正向作用。教育者应善于利用数学问题和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提升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创新

引言

初中阶段是培养个体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最重要时期。在初中时期,个体完成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在此期间,个体思维的连贯性、严密性和科学性都会有显著提高。而数学作为初中阶段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学科,在个体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创新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也变得日益重要。因此,教育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开发与培养,在呈现系统数学知识的同时,通过数学教学思想开发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以摆脱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这不仅符合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应有之举。本文根据数学教育和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具体举措。

一、紧扣数学问题特点,提升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的问题往往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①,这些特点均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若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利用问题教学的方法,灵活处理教学方式,便能依托数学问题的特点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育者應该有效利用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数学问题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以提升内在动力。趣味性作为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动力,是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激发内在情感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自发思维和解答问题的意愿。

其次,教育者需要善于利用数学问题的开放性,促进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由于数学的特殊性,其章节之间的关系密切,同一种问题通常会有多种解题方法和答案。例如初二几何体: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求顶角。这一题的答案就有两种情况,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所以答案也相应的有两种:顶角30°或150°。因此,教育者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多利用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特点,将知识点融合,设置多种开放性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解法。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寻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可以说,数学问题的开放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重要载体。

最后,教育者必须把握数学问题的探究性,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打下基础。探究能力是学习任何学科都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能力,而数学学科的概括性、紧密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意义重大。适当引导学生自发进行探究活动,运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钻研与反思,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抓住学生思维特点,设置创新思维空间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阶段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这一阶段的个体思维具有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特点。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这一特点找准激励点和发散点,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自主发现新方法,产生新见解。同时,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创设轻松地氛围,真正为学生提供质疑教师、质疑问题的机会,以激发初中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方差公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列举数列,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自主探索其中规律,总结公式②。而非照本宣科先给出公式,再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如此便成功的借助了初中生敢于质疑的思维特点,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自身的原有经验,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发现新知识。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思维的条理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动力,然而,由于学科的知识特点,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对初中生来说稍显枯燥。因此,教育者应想办法引导学生将数学中的某些知识实际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这样既可以提升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性,又能够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创新思维条理性的发展。

对于创新思维而言,条理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往往需要首先确定目标,再寻找解题方法。论证题、应用定理、公式演算等教学内容都能够训练思维的条理性,使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能够逐一分析,从局部入手考虑整体问题,再从整体入手着手解决局部问题。学生在这一锻炼中,思维条理性和观察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结语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并不是通过一两节课就能实现的。因此,教育者需要坚定信念,坚持创新教育理念,根据数学问题特性设计创新教育内容,按照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设计创新问题,最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鼓励学生将理论应用与实际,多渠道多层次的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与培养。

【注释】

① 孙宏. 紧扣数学问题特点,提升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J]. 考试周刊,2010 (46):69-71.

② 于荣秋. 如何根据初中生的数学思维特点组织课堂教学[J]. 天津教育,2007 (5):52.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麾村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创新数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