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潮汕文化视角看潮汕民众体育价值取向与休闲体育现状

2017-06-13 10:44张兴林周进国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潮汕年龄段民俗

孙 虹, 张兴林 ,周进国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从潮汕文化视角看潮汕民众体育价值取向与休闲体育现状

孙 虹, 张兴林 ,周进国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从潮汕文化视角研究潮汕民众的体育价值取向与民众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和特点,为开展休闲体育及非遗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潮汕民众体育价值取向倾向于个人品质和素质的塑造,注重族群间的交流和沟通;倾向于稳定、知足常乐,调节生活娱乐身心的价值功能;潮汕民众年龄越大,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有减少的态势;青少年人群在小长假进行体育休闲比例很小;随着年龄越大,潮汕民众越倾向于参加家族性团体的休闲活动。

潮汕文化:体育价值取向;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是大众体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不同社会群体在公共体育资源享有存在巨大的差异的现实情况下[1],开发边远城镇民俗休闲体育可以作为一种公共体育资源的重要补充。休闲是一种带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 体育作为休闲的一种积极、健康的体现方式,受到了人们关注和青睐,休闲体育已成为现代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古老的潮汕文化孕育着许多非遗民俗体育项目,独特的地理环境、价值观念和信仰,造成当代的潮汕民众独特的体育价值取向。潮汕民众体育价值取向外在表现于民众对休闲体育的参与现状有什么特点?归纳这些特点能否为潮汕非遗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带来转机?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潮汕籍民众与广东省其他地区民众为本文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关于体育价值取向、休闲体育现状和有关于潮汕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资料,确定研究方向。

1.2.2 问卷调查法:对潮汕四市(潮州、汕头、揭阳和汕尾)和广东省其他地级市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发放问卷,共发放了850份,回收832份,有效问卷812份,有效问卷占97.60%。其中来自城镇的居民占37.93%,来自乡村的民众占62.07%,男性占43.97%,女性56.03%。 其中潮州132份,汕头151份,揭阳177份,汕尾51份,珠三角151份,广东边远城市及省外问卷150份。其中体育价值取向的问卷采用姚磊的《村落农民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分析——安徽省小岗村、小井庄和落儿岭三村的实证研究》[3]课题的体育价值取向的问卷,因而解决了问卷的效度问题。本次采用问卷重测法,随机抽取20名调查对象,在问卷回收后第三周重测,重测信度达89.53%。

1.2.3 数据统计法:采用EXCEL和卡方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1.2.4 逻辑分析法: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表1 潮汕民众与其他地区的民众体育价值取向的差异

个人休闲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与所养成的各种文化习惯密不可分。人们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方式、立场和环境以及结果都与当地的文化密切相关。[4]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价值取向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参与者从自身和社会利益、价值观出发,确定参与体育目标,并依据目标积极从事体育活动,是动机、目的和情感意志的综合表现。[3]

2.1 潮汕地区民众与广东省其他地区民众体育价值取向的对比分析

不同地区民众的体育价值取向的卡方检验(以每个样本量和认可人数为行变量,以三个地区的价值取向的样本量和认可人数为列变量)结果显示,3个地区的民众对体育的“锻炼身体”,“调节心理”和“情感交流”的价值认同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体育对身体的锻炼作用、心理调节和情感交流是三个地区民众认可程度大致相同。在“消遣娱乐”的价值取向上,三个地区认可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K=222.93,P<0.01)。珠三角地区和广东边远城市对于体育具有消遣娱乐的价值具有较高的认同,达到65.56%以上,而潮汕对于消遣娱乐的价值认可只有16.83%。潮汕居民更看重体育对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性格塑造的教育价值。详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三个地区对各项体育价值取向的各个倾向也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2)。其中体育锻炼选项的a倾向(强身健体)三个地区的认可具有显著性差异(K=9.25,P<0.01),潮汕地区对体育锻炼身体的的强身健体的价值具有更高的认同。

表2 潮汕民众与其他地区民众体育价值取向的各项倾向的差异

在情感交流价值选项上,对e倾向(促进交流和沟通)三个地区有显著性差异,潮汕地区在促进交流和沟通倾向认可较高,达到66.73%以上,而珠三角地区的认同率只有14.57%。可能与潮汕地区和广东其他偏远地区在地理位置和经济交流相对闭塞有关,人们在生活工作之外与外界的联系较少,而这些休闲体育活动正是促进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潮汕地区和偏远地区更倚重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来促进交流和沟通。

在消遣娱乐价值a倾向(缓解劳作和生活烦恼)上,三个地区的认可具有显著性差异(K=14.25,P<0.01),珠三角和广东边远城市居民倾向性较高,而潮汕地区民众更认同b倾向(调节身心的作用)和c倾向(丰富文化娱乐生活)。

由于潮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移民历史使得潮汕居民在千百年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历史上中原移民带来了传统农业文化和后期形成的海洋文化千百年来不断地孕染,形成了以古代中原儒家文化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6-7]我们可以用儒家的体育价值观来解释潮汕民众的体育价值取向,在儒家的体育价值观里,以内省、内悟、内观为手段,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关注调身、调心,[5,8]通过身体的整体动作,来调整内在的气质、品格和精神修养,[9]因此在潮汕居民价值取向里,更看重休闲体育对个人品质和素质的塑造价值,而非消遣娱乐的价值;在“中庸平和”的儒家文化背景下,可能会出现“胜亦可喜,败则无忧”的“不以成败论英雄”, 以和为贵,维持和协调人与己、人与群体、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10]所以潮汕人更看重休闲体育活动的加强族群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维护族群间的团结与稳定,创造和谐社会的体育价值[11];潮汕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强度不大,讲究细腻精致的工作与生活,生活节奏比较慢,加上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生活内容比较单调,因此休闲体育成为调剂生活和身心的重要手段;潮汕民众重经验,追求稳定、不求变化、知足常乐,所以悠闲的工作生活节奏,也是使潮汕民众更倾向于被动地接受休闲体育调节枯燥烦闷的生活,而非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9]

2.2 潮汕民众参与休闲体育结果与分析

2.2.1 潮汕民众参与休闲体育的项目结果与分析

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潮汕民众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现代的项目大多集中在羽毛球、中长跑、自行车、乒乓球和篮球等几个项目,大多是个人项目;在民俗休闲项目中,主要参与以下几个项目:武术太极拳、打秋千、拔河、英歌舞、舞龙、醒狮舞和龙舟。我们可以看到,在参与民俗休闲体育项目中,大多都是以集体项目出现,只有武术太极拳和打秋千是个人项目,可见,潮汕民众参与民俗体育重心在团体项目,而参与现代休闲体育活动,则更多地参与个人项目。从年龄段来看,潮汕青少年从事的项目大多数是现代的休闲体育项目,这与陈春燕的研究结果类似,我国青少年群体更倾向于新兴外域体育文化,[9]这也许是跟我国现阶段的学校体育更多地开展现代休闲体育项目教育有关。

2.2.2 潮汕民众与其他地区民众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情况分析

2.2.2.1 潮汕民众与其他地区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的比较结果分析

在所有参与的812个调查对象中,a年龄段(12岁以下)的人数比较少,不足20人,因此,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参与比对分析。在其他5个年龄段的研究对象中,三个地区的人群在b(12~18岁少年)、c(19~30岁青年)d(31~40岁青壮年)年龄段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没有显著性差异,都是每周2~3次的活动次数的人最多,每周1次以下或不参与运动的人很少。在e年龄段(41~60岁中年)的人群,每周参与一次体育活动的人数,三个地区呈显著性差异,K=6.75,0.01

表3 潮汕四市各年龄段参与体育项目分布情况

注:A工作日与周末业余时间 ,B节假日小长假

表4 潮汕民众与其他地区民众参与体育活动频率的比较

注: A每周三次以上,B每周2~3次,C每周1次,D每周1次以下

从以上数据,三个地区的五个年龄段里,前三个年龄段少年、青年和青壮年的体育锻炼的频率大体相同,这可能与我国的工作作息体制相同有很大关系,青少年到壮年,人们接受现代的教育,工作作息大致相同,因此,在休闲体育的参与时间与参与意愿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年人在工作、生活压力是最繁重的,但随着年龄越大,生活节奏比较慢的潮汕地区的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越来越小,而在工作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珠三角地区,年龄越大的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比率越多。显然三个地区的生活与工作的节奏和经济状况已经不是影响中老年人群参与体育锻炼频率的主要原因。中老年人群经历的年代较久远,接受地方的文化熏陶更长久,这些数据的差异极有可能是由于地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体育价值取向不同,而使参与体育频率逐渐下降的原因。

2.2.2.2 潮汕民众与其他地区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比较结果分析

研究数据显示,潮汕民众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大多集中在工作日的业余时间和周末时间,节日长假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所占比例很小,在工作日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大多集中在b(少年)d(青壮年)e(中年)年龄段,而a(儿童)c(青年)f(老年)年龄段的活动时间大多集中在周末业余时间。从三个地区的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来看,除了b年龄段(12~18岁少年)的人群,活动时间有些差异以外,其余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数据显示,潮汕地区少年在周末业余时间进行锻炼比例最小,仅占41.67%,广东边远地区的人群在该时间段进行活动的达到80%。从表5,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地区的少年人群和青年人群在节假日长假进行体育活动的比率很小,我们可否这样分析,工作日时间刚好是学校开体育课的时间,而周末时间青少年也会乐意参与各种休闲体育活动的培训,但在节假日长假,在不用上课大多时间可以自由安排,青少年却很少用于体育锻炼,这个数据与林雪峰对青少年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结果大体接近,青少年“休闲活动的类型比较单一,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双休日,休闲活动以室内静态活动为主,占全部休闲时间的87.9%,以室外动态活动为辅,只占2.1%”[12]……我们的青少年在小长假时间都在忙什么?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表5 潮汕民众与其他地区民众参与体育活动时间段的比较

注: A工作日业余时间,B周末时间,C节假日小长假

2.2.2.3 潮汕民众与其他地区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陪伴比较结果分析

从三个地区的人群参与体育活动陪伴的比对分析表明,三个地区的c(青年)年龄段中,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休闲活动一项均有很高的认同率,但三个地区青年人的选中率存在显著性差异,K=6.42,0.01

表6 潮汕民众与其他地区民众参与体育活动陪伴的比较

注: A单独一个人活动,B和朋友一起参加,C和家人或亲友一起参加,D随意和陌生人组合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三个地区的人群在选择休闲体育的伙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青少年人群,更多地选择与朋友一起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而在青壮年、中年、和老年人更多地选择和家人、亲戚朋友一起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三个地区,我们可以看到,珠三角地区,青壮年、中年人和老年人对于选择朋友和家人与亲戚的比率比较接近,而潮汕地区的人群随着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和家人亲戚朋友一起参与休闲活动。说明潮汕人群,随着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家族团体性的活动,千百年的潮汕人重血缘重族群的特点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伙伴选择倾向上可觑一斑。

2.3 潮汕民众体育价值取向下休闲体育参与特点分析

潮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古代中原的儒家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孕染了千百年,形成了独特的民俗特性,在这样的区域文化背景下,潮汕民众的体育价值取向相对于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等其他地区的民众体育价值取向就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潮汕民众非常注重休闲体育的锻炼身体的价值,也很看重休闲体育对个人品质和素质的塑造价值,加上潮汕民众有较重的功利性、重经验,追求稳定不求变化,知足常乐等民俗文化特性,当人们在身体健康还没有达到非得扭转的病态状态,把休闲体育看作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和品质的一种方式,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潮汕人来说,更提倡内省、内悟,不失儒雅的方式来提高个人品质和素质,比如书法、美术、潮乐等。因此在中老年人群中,在身体相对舒适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选择更为悠闲更为轻松的方式来提高个人的修为和素养,而不是选择休闲体育的方式,这就解释了潮汕民众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越大,参与休闲体育的频率会越来越小的原因。其次,潮汕民众注重休闲体育的维持和协调人与己、人与群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价值,表现出以和为贵,不以成败论英雄,加强族群间的团结与稳定,因此在选择项目上,潮汕民众更倾向于选择表演性质的团体性项目,比如民俗项目的武术、气功、龙舟、舞龙、舞狮等项目,现代的骑自行车、健身长跑等项目。第三,由于历代潮汕地区受自然灾害频繁,潮汕地区历来盛行祭祀地方神灵,各种大型的民俗体育活动正是祭祀舞蹈的原型[7],直至现代,民众参与民俗休闲体育的主要动力更是岁时节庆的民俗祭祀活动中以悦神为目的,例如:岁时节庆祭祀的舞龙、舞狮、布马舞等大型的民俗体育活动。第四,正是由于受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潮汕民众随着年龄越大,越注重血缘地缘,这种民俗特性在中老年人群中表现为,他们更愿意选择族亲或是家人亲戚为团体的活动伴侣。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现代潮汕民众体育价值取向具有如下特点:潮汕民众倾向于休闲体育对个人品质和素质塑造的价值;注重族群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维护族群间的团结与稳定,打造和谐社会的价值功能;倾向于稳定、知足常乐,调节生活娱乐身心的价值功能。

3.1.2 潮汕民众参与现代休闲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羽毛球、中长跑和骑自行车等个人项目,和英歌舞、舞龙、醒狮、龙舟等民俗休闲体育团体项目;随着年龄越大,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越来越小;少年人群在周末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相比其他地区人群较少,青少年人群在小长假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比例很少;随着年龄越大,潮汕民众越倾向于参加家族性团体的休闲活动。

3.2 建议

潮汕民众的儒家体育价值观是在潮汕地区开展休闲体育活动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项目的选择、组织形式、参与方式等做到结合地方民俗特色灵活应用;应大力开展少年儿童年龄段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在中老年人大力宣传体育休闲的价值与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培育休闲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考虑潮汕民众参与项目的性质,多开展简单易行的个人项目,比如羽毛球、骑自行车、中长跑等,开展民俗体育活动可以考虑开展舞龙、英歌舞、拔河等团体性项目;在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时,应充分利用工作日及周末时间开展短期的体育休闲活动,大力开发节假日长假的休闲体育市场。这样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民间休闲体育活动才能有效地,更广泛地得到民众的支持,效应会更好。

[1] 王伯超.构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系的理论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4,24

[2] 蒋科.上海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3

[3] 姚磊.村落农民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分析——安徽省小岗村、小井庄和落儿岭三村的实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35):210-213

[4] 潘雪梅,王国志.论当代体育休闲的文化属性及其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39-42

[5] 王金龙.儒家传统文化视阈下的体育价值观[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7-91

[6] 刘钊.论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潮汕文化特点[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76-77

[7] 孙虹,周进国.潮汕民俗舞龙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60-63

[8] 胡素梅,苏克强.《论语》之养生思想解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15

[9] 谢荣.潮汕文化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J].韩山师专学报,1991(1):29-36

[10] 李招娣,向达.儒道养生智慧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82,285-286

[11] 陈春燕,田学礼.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潮汕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研究[J].体育科技,2015(6):92-93

[12] 林雪峰.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2-55

Study on the Leisure Sport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Sports about Chaoshan People

SUN Hong,ZHANG Xing-lin,ZHOU Jin-guo

(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Sports Academy,Chaozhou,Guangdong 521041,China)

The article studied the leisure sport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sports about ChaoShan people with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 It shows that Chaoshan people value communication among their ethnic groups. The 2nd is tend to be stable, happiness consist in contentment. The 3rd is the frequency of exercises is reduced by the old age. The 4th is that the leisure sports proportion is small for young people in vacation. The last is that ChaoShan people like joining the familial group leisure activities with increasing age.

ChaoShan culture; Value orientation of sports; Leisure sports

2017-01-28

孙虹(1974-),女,广东揭阳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

G80

A

1007-323X(2017)03-0055-04

猜你喜欢
潮汕年龄段民俗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潮汕牛肉火锅
民俗中的“牛”
潮汕名食
——南瓜芋泥
漫画民俗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