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福齐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应如何转变,如何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是每个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为研究对象,提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
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下,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新课改对数学学科教学提出了如下新要求:初中数学课程的目标设计应强调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初中数学课程的结构设计应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初中数学课程的具体实施应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主;初中数学课程的评价方面应以改进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二、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勤于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需要学生不断活跃思维,以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数学问题.提问是学生自主思考、理解和感悟的践行过程,是基于个体行为、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一种直观表现.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我研究来解决问题,通过教师设问引导、解释说明来理解问题,学生将对问题中所含知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勤于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注意的是,提问应以具体学情为基础,把握好问题尺度.例如,在讲“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先设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2,y=2(x-1)2及y=2(x-1)2-1的图象?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如此铺垫,由浅到深,逐步递进,能够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2.创设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摆脱拘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需要注意的是,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大多数数学概念是随着数学学科的发展,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如数学问题、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理论的概括都及具抽象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情境,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通过创设故事化、生活化、活动性等教学情境,将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公式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及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创设有层次的情境目标,进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注重数学概念新旧衔接,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数学概念之间都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旧概念来引入新概念,使学生在探究新旧概念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掌握新概念,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又系统地梳理了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复习“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等式是一元一次方程,如5x+3=6、2x=4x-1等;再列举出几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例子:3x2-2x+1=0、y2-3y-2=0、x2-2x-80=0、y2-11y-102=0.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复习和分析学过的相似或相近的数学概念来综合理解新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使他们通过自主观察和分析、合作交流来总结和归纳数学概念,形成综合认知.又如,在讲“平方根”时,教师可以先设疑:面积为10m2的正方形花圃的边长是多少?以此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本质,即求“平方等于10的数”.之后再追问:2与-2的平方是多少?4与-4的平方是多少?平方等于4的数有哪几个?平方等于16的数有哪些?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进行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从而全面地理解“平方根”的内涵与解题思路.
总之,推进新课程教育改革,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新课程教育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善于发现不足,不断反思课堂教学问题,并深究原因,探寻有效的解决策略,及时转变思路,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根本目标为指导,心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王玉杰.初中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设计思路的若干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