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思维的有效利用,能为学生创造一片思想自由、开放的天地,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政治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技能。一旦缺乏,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成性思维;危害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42
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普及和推广,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重新审视学生的地位。其实,一直以来,学生不仅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参与者、创造者。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思维对学生的影响。本文以高中政治课堂为例,从反向入手,论述缺乏生成性思维对学生的危害。
一、什么是生成性思维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而“生成”,却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既定”“预定”的概念,《辞海》中解释为“自然形成”。它几乎渗透于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学论研究领域,“生成性思维”是“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走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生成”已然成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术语。可见,生成性思维已成为当下教学领域中的前沿思想。
“在生成论的视野中,一切都是生成的,都处于永恒的变化过程之中,不再存在一个预定的本质。”“生成”(becoming)的意思是“变成某物”(coming to be),它主要是相对于“预成”而言。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思维模式。
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思维”,是指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复制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性过程的思维状态。因此,“生成性思维”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思维,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思维,是一种提升的教学思维。它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构建,更强调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二、缺乏生成性思维对学生的危害
《易经》有言:大德曰生。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强调“教育即生成”。生成的意义可见一斑。高中政治教学实践同样离不开生成,生成性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科学的思维过程,是在感悟、学习、理解、活化、内化已有知识的过程中获取新知的过程。因此,教学实践中,如果缺乏生成,对于学生将造成极大的危害。我们曾就“教学中缺乏生成性对于学生的危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次教学研讨,认为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生成,不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然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课堂教学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只有在课堂中注重生成,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关注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在《经济生活》之《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节中,本来就业和维权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满堂灌,那只会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聊无生气。如果让学生广泛参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课堂立刻就有了活力,有了生机。
2. 缺乏生成,不利于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与生成性教学相比,传统课堂几近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而忽略了学生的说与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形成过分依赖,将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犯错误的次数,减少了课堂有效时间的浪费,看似安排紧凑有序,有条不紊,但实际却是贻误了学生。
3. 缺乏生成,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重视基础却又超越基础。仔细研究,便不难发现:高考政治试题的命制也越来越强调综合“生成”。对于高考来说,一切都是可以综合的,几乎每道试题都体现了情景材料、教材基础知识、学科能力、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综合。高考说到底是一场思维的博弈。试题中的“综合”与“生成”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优秀的思维品质。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如此,方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脱颖而出。
4. 缺乏生成,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迎来了“知识爆炸”新时代,它的到来使得人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如果我们依然恪守传统,讲究灌输,忽略生成,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会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人,也就是21世纪的新文盲。
5. 缺乏生成,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缺乏生成的课堂,自动忽略了学生的疑问,看似完成了知识教学目标,实则搁浅了能力和情感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只会抹杀学生的创意Idea,只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最后结果只能事半功倍。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我们能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尊重學生;能及时捕捉教学中学生一闪而过的疑惑,引导学生生活、做人;同时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主体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势在必行,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祖国的将来,我们必须加快转变思想观念,注重生成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 4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