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翕,在家修行的祖师

2017-06-12 02:21马明博
环球人物 2017年10期
关键词:转轮梁武帝众生

马明博

在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傅翕是一个“异数”。当时,许多僧人“息心山溪,重隐逸,小乘之弊犹未能”;唯独傅翕,“超悟大乘,出入佛老”。他一生未出家为僧,而是以居士的身份修行,被奉为“维摩禅”(在家修行者)的典范,世称“傅大士”。日本佛教学者忽滑谷快天在《中国禅学思想史》中,甚至做出论断——“感化及于后世禅教者,翕一人也”。

示渔夫相,现菩萨身

傅翕,号善慧,婺州(今浙江金华)义乌人。16岁时,他娶刘妙光为妻,后生二子。

当时,傅翕以捕鱼为业,每次有收获,都把鱼笼沉入水中,让鱼有游离的机会。他对笼中鱼说:“如果你以前欠我的债,就留下来,没有欠债的就都游走吧。”同乡人对他的行为十分不解,取笑他“愚痴”。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傅翕在稽亭浦捕鱼时,遇到了一个名叫达摩的行脚僧。达摩从印度来到中国后,住在嵩山,因此也被人们叫作“嵩头陀”。

嵩头陀说:“你我往昔同在佛前发下度众生的誓愿,你怎么还天天在这里捕鱼呢?”

傅翕听后,茫然不知所对。嵩头陀让他临水观影,没想到他竟在水面上看到自己头顶圆光。他顿悟前缘,笑着对嵩头陀说:“炼铁炉旁铁成堆,良医门前病苦多。救度众生,才是我的当务之急啊!”

从此,傅翕不再捕鱼,与妻子来到松山,结庵而居,白天劳作,晚上修学,勤奋度日,并以救度众生为己任。有一天晚上,有人来偷庵外所种的瓜果。傅翕捉住盗贼后,没有责怪他,反而给他装了满满一篮子,叫他拿回去。

这样苦行修身7年后,傅翕的慈悲愈传愈广。人们认定他是菩萨的化身,纷纷跑到山中,向他学习佛法。

“谤随名高”,随着傅翕的影响越来越大,污蔑他的谣言也愈来愈多。他不以为忤,反而增加了怜悯众生的悲心。

有一次,傅翕在山中演说佛法,“四众(指僧、尼、在家的男人、女人)常集”,以致耕田者不事农耕。郡守王杰认为傅翕是“妖妄”之人,将他投入牢狱。在狱中十几天,傅翕不饮不食,安然无恙。王杰深感愧疚,就把他释放了。

之后又遭逢荒年,乡人饥馑,傅翕设立斋会广施饮食,自己家中却贫困潦倒。他劝说妻子刘妙光卖身为奴,筹集济众的稻粮。刘妙光慨然应允,发愿说:“愿依此因缘,众生同得解脱。”同乡的傅重昌等人筹集了5万钱买下刘妙光。傅翕用这笔钱继续营办斋会,以济饥民。他的德行感召了许多人,一个月后,傅重昌等将刘妙光送回山中。还有很多人纷纷前来施财捐物。傅翕收下后,又转赠给穷苦的百姓。

三入金陵,会梁武帝

松山地处偏僻,虽然“门徒肃肃,学侣诜诜”,但行化一方,法不广被。

为普及佛法,大通六年(534年)正月,傅翕派弟子傅旺前往金陵(今江苏南京)奉书梁武帝,条陈上、中、下“三善”:所谓“上善”,以修持般若无相的智慧,达到涅槃(没有烦恼)为目的,这是出世间的修行者追求的境界;“中善”,以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在世间培养有道德修养的人;“下善”,提倡人们遵规守法,不相妨害。他还表示,为善虽有上、中、下的差别,但只要人尽其能,努力去做,就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梁武帝心有所感,随即下诏,请傅翕入宫说法。

同年12月,傅翕第一次到达金陵。在善言殿,梁武帝问:“师事从谁?”傅翕答:“从无所从,师无所师,事无所事。”当天,两人谈得很投机,梁武帝设宴款待,并请傅翕到钟山定林寺居住。傅翕居钟山期间,“京洛名僧,学徒云聚,莫不提函负帙,问慧咨禅”。

大同元年(535年)正月,梁武帝在华林园重云殿,亲讲《般若经》,王侯满筵,公卿连席。武帝来时,王公大臣都去迎驾,傅翕端坐不动;讲经结束,大众同诵《般若经》,傅翕始终默然不语。

有人不解,问:“为何不一同诵经?”傅翕回答:“语默皆佛事。”

傅翕“不臣天子、不友诸侯”的做法,非但没有引起梁武帝的不满,反而更受其尊重。4月,傅翕辞别梁武帝,回松山去了。

大同五年(539年)春,武帝再次诏请傅翕入宫讲《金刚经》。傅翕落座之后,以镇尺拍了一下案子,就下座了。

站在一旁的宝志和尚问:“陛下,会意否?”

梁武帝一脸困惑:“没有。”

宝志和尚说:“《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已经讲完了。”

梁武帝还是不能理解,只好请他再讲一次。

在金陵住了一年后,傅翕再次辭帝东归。数月后,傅翕第三次来到金陵。这一次进京,他希望得到梁武帝的支持,在松山启建双林寺。

梁武帝见傅翕身穿僧衣、头戴道冠、足蹬儒履,便笑着问:“你是僧人?”傅翕不语,用手指了指头上的道冠。

又问:“你是道士?”傅翕用手指了指脚上的儒鞋。

“噢,你是儒生!”傅翕依然不语,用手指了指身上的僧衣。

戴道冠、披僧服、着儒履,傅翕的举动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可见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以“儒行为基,道学为首,佛法为中心”的追求已渐入人心。

以“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著称的南怀瑾先生,对傅翕备加推崇,认为他开启了中国禅宗的禅趣,“如傅翕者,实亦旷代一人。齐梁之间,禅宗的兴起,受其影响最大”。

建双林寺,创“转轮藏”

大同六年(540年),在得到梁武帝的支持后,傅翕自金陵回松山,“时还乡党,化度乡亲”,百姓“大倾财宝,同修净福”,于山根岭下,始造伽蓝,寺名双林。这一年的下半年,佛殿建成。傅翕又发愿在殿前建造了一座九层砖塔,“躬写经律千有余卷”,并对佛发愿“愿众生离苦解脱”。

自佛教传入以来,翻译的佛典日渐增多,大有读之不尽之势。然而,信仰佛教的人当中,许多并不识字;有些人识字,也因经目繁多,不能遍阅。为“使一切受众平等供养三宝”,傅翕结合佛教“转法轮”之义,于双林寺创建“转轮藏”。

《善慧大士录》记载,“(傅翕)乃于山中建立大层龛,每一棰皆有八面,内中收存诸经,以机轴转动之。运行无碍,称为轮藏。”创建“转轮藏”后,傅翕发愿说:“登吾藏门者,生生世世,不失人身;劝世有菩提心者,至诚竭力,能推轮藏不计转数,是人即与持诵诸经功德无异,随愿获益。”

傅翕所创“转轮藏”法门,认为转动轮藏可获得与念经同样的功德,这一思想影响了整个佛教界。为纪念傅翕的贡献,设有“转轮藏”的寺庙往往在轮藏前塑傅翕像,作僧衣道冠儒履打扮。

大同十年(544年),傅翕将佛像、经卷和屋宇田地等全部捐给双林寺的僧众。他在山上另外搭建了一所茅屋,和夫人妙光栖身其中,过着清苦悠然的生活。

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傅翕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句中。虽只有寥寥数言,也不讲究文辞修饰,却契合微妙的佛理,使读到的人拂开心眼之尘翳,洗去肺肠之垢浊。

比如,有弟子问他:“佛在何处?”

傅翕以诗回应:“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人每天与佛形影相随,同眠共起,行住坐卧,不相舍离。缘何佛在心中,人却体会不到?

再如这首禅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在傅翕的境界里,心是主人,所以双手犹如劳作时所用的“锄头”,双腿犹如“水牛”,心指挥人行走,如同人骑在牛背上;肉体如桥,会由少而壮,由壮而老,而佛性的流水,却不来不去。

傅翕认为,见心就能识佛,“知佛在内,不向外寻”。他的《心王铭》可谓直指人心:“ ……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心性虽空,贪嗔体实。入此法门,端坐成佛。到彼岸已,得波罗蜜。慕道之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识佛,晓了识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非佛莫测,无所堪任。执空滞寂,于此漂沉。诸佛菩萨,了此安心……”

“即心即佛”的思想,由宝志和尚率先提出,经傅翕弘扬,渐渐成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心王铭》更是后世禅学的源头,即便是唐代禪宗六祖惠能的思想,也跳不出《心王铭》的范围。故千百年来,《心王铭》一直为禅家“药笼中物”。

陈太建元年(569年)4月24日,傅翕离开人世,终年73岁。他的一生,将解脱修行和社会参与和谐地统一起来,立语言以垂教,示色相以参禅。

南怀瑾先生对他这样评述:“傅翕生于齐梁之际,悟道以后,精进修持,及其壮盛之年,方显知于梁武帝,备受敬重,而终梁、陈之间。在世变频仍、生灵涂炭、民生不安中,度过一生。他不但在东南半壁江山中弘扬正法而建立教化,而且极尽所能,施行大乘菩萨道的愿力,救灾济贫,不遗余力。当时江左的偏安局面,有他一人的德行,作为平民大众安度乱离的屏障,其功实有多者。”

猜你喜欢
转轮梁武帝众生
水轮机转轮体活塞孔误差分析及解决办法
美国史密斯-韦森M19 Carry Comp转轮手枪
汉语四声
写在六合金光寺
无题(2)
梁武帝:就要逼你造反
无形战场上的智慧较量—恩尼格玛密码
拜佛
慈怀众生
梁武帝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