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绚丽的心理游戏走进高中课程

2017-06-12 01:43程赞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高中

程赞红

〔关键词〕心理游戏;高中;校本课程

1999年10月,初上讲坛的我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作的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初次接触心理游戏。后来我又参加台湾心理学会副会长钟斯嘉教授主持的“心理工作坊”的培训。受此启发,我将游戏教学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学生团队训练、班级心理辅导课上一一实践。2012 年,浙江省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强调学校要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借着这股春风,我仔细梳理了十多年游戏教学方式的得失,结合我们学校特色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确立了“‘心灵快乐游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课题获2013年度象山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开发的“心灵快乐游戏”课程获宁波市第三批普通高中精品课程,并入选浙江省第三批网络选修课程。这次科研探索之路,我的体会是: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你尽全力去做,就会看到数倍于你预期的结果出现。

一、一堂“推门课”引发的重视

2000年,学校安排我到高三开设几节心理课,当时距离高考只剩下二十多天了,可我发现很多同学却显得日渐麻木,缺少冲劲,缺乏自信,心烦意乱,对复习考试无所谓。为了鼓舞士气,让大家坚持最后的拼搏,我设计了“请在我背上留言”一课,采用背上留言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彼此间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碰巧教学校长推门听课。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了,我几次提醒下课,但学生仍沉浸在留言中,不肯离去。班长跑来跟我说:“老师,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吧,我们还有很多同学没写呢!这节课太特殊了,我们从没这么投入过,你看,好几个同学都流泪了,让我们继续写吧。”

教学校长说:“让学生继续吧,你和下节课的科任教师沟通一下。”等我回到心理教室,发现来了很多班主任,原来教学校长和德育校长商量,让全校没有课的班主任都来观摩,让他们借鉴一下心理课的辅导方式,思考为什么平时教育学生苦口婆心效果甚微,而今天的活动学生却那么投入。游戏的教学方式有效解决了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次心理游戏课,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不同心理特点,可以开设不同的心理课,我觉得文化课多上一节少上一节关系并不大。”教学校长的高度肯定让心理课正式排进了学校课程表。

“经历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尤其是高三的紧张,对许多事情已经麻木,但这活动让大家重新活跃,满怀激情,在感触中回忆着高中三年的点点滴滴。同在一个屋檐下,风也走雨也过,有过开心也有过悲伤,平时大家都觉彼此的感情是淡淡的,因为没有时间去呵护这段友情,但经历这次活动大家就会发现,时间让我们彼此了解,在了解中彼此相知,在相知中共同奋斗,在奋斗下共同成长。高中的感情是质朴的,且毫无瑕疵的,原本认为大家只是战友,但其实我们已是高三(6)班大家庭的一员,已是亲人。如果有来生,我们一定再相聚。”

“看到同学们写的很温暖的话,心里很感动,三年的相处,有矛盾,有欢笑,在这离别的时候我们都充满了伤感,时间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面对眼前的困难、目标、迷茫,我们不会再孤单,一起奋斗、一起前进,失落时朋友的关心,困难时朋友的帮 助,这段年少激情的时光,我会一直铭记。”

……

学生发自肺腑的活动感受让我对游戏教学方式充满兴趣和激情。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心理游戏,并详细记录每个游戏开展后的活动现场及参与者感言。

二、一次心理咨询获得的“启示”

一天快下班的时候,有个女生期期艾艾地站在门口。我忙起身把她迎进来。经过咨询,原来她在人际交往上很不顺利,班里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她交往。她也努力想和大家做朋友,可是没有人接纳她。我问她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说是初一的时候,那个时候同学们都以小团体为主进行交往,班里流行追星,她不感兴趣,本来她也曾有一个小团体的朋友,但是后来他们都远离她了,她就只好一心钻进书本里,认真读书,三年的初中她都是独来独往,内心很孤独。上了高中后,她想拥有朋友,可是初中的同学会说她坏话,渐渐地大家都不相信她了。她说,每次从教室外面走廊经过,站在那里的男同学会快速地给她让出通道;当同学的书本掉到地上,她弯身想帮忙捡起来时,那个同学会急忙阻止她,不要她捡。在叙述的过程中,她的眼泪唰唰直流。为尽快帮助她走出心理的阴霾,我给她们班设计了“心灵传递”的心理游戏。通过游戏体验、分享,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创建一个班风正、学风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因为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一个星期后,那个女生跑来高兴地对我说:“程老师,很多同学开始和我交往了。”

这次心理咨询让我深受启发,心理游戏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心理需求”相呼应。为此,上课的时候,我会留心学生的课堂反应,课余的时候,会找学生聊天、谈心。

在高三专科班上课时,我发现班级缺乏凝聚力,班级派别现象很突出。和他们交流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暑假前年级组进行第一轮的本科班和专科班调整,高三(7)班定为专科班,刚组班时都是原理科班的同学,总人数30人左右,因为规模小,纪律等各方面表现得很不错,经常受到科任教师的表扬,同学之间关系很融洽,班级氛围很好。9月份开学后进行了一次月考,一批文科生转入进来,班级人数增至51人,空旷的教室一下子让人感觉很拥挤,在相处中,大家逐漸发现文理科学生的思维居然有如此大的不同,日子一天天过去,班级派别日渐突出。为了打破这种僵局,营造温馨、有爱、互助、团结的班集体,我设计了一堂“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心理游戏课。

上完课,晚自习时我找了几位女生谈话,她们觉得在做游戏时,什么男与女,什么我与他(她)之间有隔阂,在那时都不存在了,一切都不重要了,他们一心只求出色完成任务,一心只想如何团结起来渡过难关。今天的课不但使大家增进了默契,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使他们深切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她们建议,打破传统的座位方式,让所有的女生坐在教室的前面,所有的男生坐在教室的后面,女生关系融洽了,班级关系也融洽了。班主任采纳了她们的建议,事实证明,她们的建议是正确的,自修课上讲话的声音轻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了,班级组织活动更顺畅了,科任教师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许多。

走进学生、多与学生沟通,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个心理游戏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三、一次课程培训带来的“开窍”

2012年4月,我参加象山县校本课程开发实务培训班培训。此前我都是停留在教案、教学进度表的撰写上,不知道课程开发如何规范操作。四天的培训,我明白了课程纲要的内涵与外延,清楚了课程纲要的撰写与呈现技术。

培训结束后,我学习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查阅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结合我们學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课程类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编写原则、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评价方法,完成“心灵快乐游戏”课程纲要的开发。教材编写上,根据课程目标和高一学生的成长需求,对十多年操作积累的几十个心理游戏进行精选和提炼,选择具有突出启发性和教育性的18个游戏作为教材内容。教材编写中遵循的原则是:实用性、操作性、指导性和示范性。

四、正式开课带来的“反响”

2012年9月,“心灵快乐游戏”正式作为一门课程开课。学校组织学生选报选修课时,心理游戏选修课选报的人数严重超标。教学校长说:“班主任已经强调过每个选修班的人数不超过40人,结果选报心理课的人还是达到了200多个,教务处的几个老师为了尊重学生的意愿,同时平衡人数,花了好几个晚上进行调整。”教务处主任开玩笑说:“以后你的游戏课名称要改改了,否则太吸引学生了。”

每一次心理游戏结束,学生常常是意犹未尽,感叹时间流逝得飞快。

“上心理游戏课是一件极其惬意的事情,每一次活动,都能暂时将繁重的学业、生活的烦恼忘掉,可以轻松地做一回自我。”

“心理游戏不仅愉悦了我们的心情,调节了学习的压力,也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

“高中三年很多东西都会忘记,但是心灵快乐游戏不会忘记,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我,认识了友谊,认识了班级。”

一次次的心理游戏,一次次的亲身体验和发自内心的感悟,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成长。心理游戏培养了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沟通交往的能力、竞争合作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同时调节了学生的情绪,缓减了学生的压力。

回首整个研究历程,把握机遇、超前准备;走进学生、和学生对话;搜集资料、日常坚持是我在开发校本课程中最有感触的地方。课改给了我动力,课改给了我平台,课改完善了我的教学行为及价值取向。在课改的原野里,我和学生是生命成长的共同体,都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二中,宁波,315731)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高中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