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 周荣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后,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成为重大课题,学界加大了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力度。在协商民主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主要强调“和合”思想;在我国协商民主的特色方面,主要强调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性、人民政协制度及和谐社会;在推进路径方面,主要强调通过广泛宣傳、多层面推进以及制度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认同、参与协商民主并取得实效。当然,当前的研究还有不足之处,需要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精髓的理解,突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特点,与时俱进,将民族传统文化与民主理论充分结合,实现协商民主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協商民主;“和合”思想;人民政协制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9-1203(2017)04-0022-04
民主思想来源于资本主义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了一定市民阶级的思想,即民主、平等、自由,但在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下,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是一种虚假的人道主义,它所倡导的公民意志自由,平等基础上的自由表达和选择,仍是资产阶级的权力轮换,民主协商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协商。但相较于旧社会的专制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无产阶级的先进理论,将民主思想的科学因素融入我国制度建设中,确定了人民政协制度,将最大范围的社会力量纳入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之下,进行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充分实施民主实践。毛泽东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 〔1 〕,“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 〔2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渐次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将人民民主的政治理念渗透到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当中。这个结果与学者们的不断努力探索有密切关系。为推进协商民主持续良好的开展,笔者拟对协商民主在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以期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
一、协商民主与“和合”思想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以和为贵”,视“和合”为交往相处的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同而不同、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寻求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以和为贵”的精神,将“和合”的思想理念发展为一种和平共处、相互协商的民主思想。学界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性,突出强调广泛的民主协商,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灵魂。在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 〔3 〕这一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不仅延续着我们民族的命运,更使其不断繁荣昌盛,为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和合”思想中的“和”包含着和谐的意义,强调通过个人的修养,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促进个人、社会、世界的共同发展,这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表现。夏澍耘提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当代中国生发成长的文化根由。” 〔4 〕李军、田晓玉也提出,“应赋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本土化、民族化、中国化的内涵 〔5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先进科学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实践体现,必须凸显民族整体性的思想格局、深厚谦虚的风格以及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和而不同”中的“和”则呈现了一种广大的视角和包容的胸怀,有利于我们吸收丰富、多样的科学思想。吴杰华指出,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求同存异是协商民主的结果,和而不同的理念就是协商的理念,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创造性继承的产物 〔6 〕。
“和衷共济”中的“和”是一种集体精神,强调团结合作,使人在恶劣的境遇下,能为整体利益、为大局放下小我顾虑,为集体利益而努力奋斗,共渡难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就是这一文化的升华。袁鸿教授指出,观察中国的协商民主,可以看到“和”思想的强烈影响,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人民都认可集体主义,都坚信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 〕。
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民主思想早已蕴藏其中。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得到了持续发展,我们党也更加注重协商民主意识的宣传,并加深了对协商民主内涵的认知,突出了中国的特色。学者们通过对传统文化“和合”思想的研究,从中领会了和谐、包容、团结的思想理念,进一步推进了新时期对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
(一)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性是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
学界对协商民主的认知虽存在多种观点,但基本上都明确了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性。肖立辉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就共同关心或利益相关的问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以适当的方式和渠道进行协商,形成参与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作出决策或决定,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8 〕李君如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前提是党的领导,基本形式是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协商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遵循原则是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 〔9 〕。杨瑞森指出,协商民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理论在社会政治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实现执政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而坚持的方法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11 〕。所以,党的基础地位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根本性是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和坚持的原则,否则民主就容易变形、变质,就会影响到改革的方向,影响基层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人民政协制度是协商民主的特色创新
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最大特色,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党发扬民主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执政能力、转变执政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俞可平认为:“思考中国的协商民主,一定要放到整个宏觀的政治发展背景中来考虑,要把协商民主制定过程当作中国特色民主的一个组成部分。” 〔12 〕陈惠丰从内容构成来理解与界定人民政协,认为它是实施政党制度、统一战线范围的协商民主,是实施政治协商制度、在政协系统开展的协商民主,是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特别是在基层开展的协商民主 〔13 〕。黄国华也认为,政治协商制度和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内涵反映并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理论内涵 〔14 〕。协商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为革命目标和利益而创建的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过程、内容、结构中都必须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为此必须紧紧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制度才能保证协商民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成为人民民主真正的表现形式。
(三)和谐社会是协商民主的现实追求
宏观上,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层面上突出体现了党执政的民主性,有利于对改革形势下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维护,有利于政治体制架构的合理规划,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稳定发展。包心鉴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契合了当前关键发展时期多样性的政治价值诉求、平等性的政治价值期待和包容性的政治价值取向 〔15 〕。只有缓解社会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才能化解矛盾,推进和谐政治生态系统的构建,才能推動民主价值理念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意识导向作用。陶富源、王平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要求和价值理念能够有效化解社会冲突、调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 〔16 〕。
微观上,协商民主包含不同阶层利益主体,代表着不同的民主意愿和政治诉求,而要实现多党合作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科学的执政方式、民主的参政制度、良好的协商民主平台及和谐的政党关系。范会勋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多领域(政党领域、政权领域和社会领域)、多层次(中央、地方、基层)和多形式(具体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的发展,在实践层面,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渠道多元、形式丰富,体现了党对政党合作的不懈追求、党对人民切身利益的关切及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同时也体现了群众民主参与的真实性与广泛性。协商民主达成政治共识的价值追求,引领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虽然学者对协商民主研究的角度不同,但都赞同应在体现中国特色基础上推进协商民主,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协商民主的思路
(一)广泛宣传协商民主,争取人民群众的认同
广泛的群众参与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基础,应通过增强民主的广泛性真正落实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冉杰、赵中源针对协商民主的广泛性指出:“要让社会政治共同体中更多的人,特别是那些来自社会边缘群体的人们,当然最好是每个人都能基于相同的条件参与决策过程。” 〔18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常常通过各种方式争取自己的切身利益,但由于人们的素质参差不齐,不同群体甚至是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都会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协商民主从差异中寻求统一,真正让更多群众特别是利益相关群体参与到民主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将会增强民主的可靠度,使协商民主的政策和内容真正体现人民意志,服务人民群众。
实践证明,协商民主在整个社会运行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随着民主环境的变化不断扩展内容、范围和协商过程,丰富、充实着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提升着人民群众对协商民主的认同感。
(二)在多层面推进协商民主实践,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协商
为实现民主的代表性,协商民主实行了逐层递推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国家层面、地方区域、基层组织几个层次,实行纵向布局,使协商民主从结构上具体覆盖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在国家层面,中央从立法及整体战略布局保障协商民主的发展;在社会层面,积极运用多种协商方式,提高民众的民主意识;在基层组织层面,积极鼓励群众参与民主活动,提高群众对协商民主实践的认识。庄聪生认为,协商民主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实现最广泛的政治参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 〔19 〕。包心鉴认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各个层面的实践,亟待进一步完善政党协商民主、国家权力机关协商民主、国家行政机关协商民主、社会基层协商民主与大众网络协商民主五个方面的制度及其工作机制 〔15 〕。这样,由政治体系的不同层面逐步推进,使人民群众感受民主的责任和权益,培养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的主动意识,使协商民主真实体现人们的想法,体现民主参与的全面性。
(三)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保障民主实践切实有效
许多学者认识到,推进协商民主的发展,必须依据科学的程序和完善的制度,从而减少实践中各环节的摩擦阻力,增强其实效性。
陈惠丰认为,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增进民主协商实效性,就要研究政协内部各制度之间、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与其他形式的协商制度特别是党委和国家机关相关制度之间的贯通和衔接 〔13 〕。郑万通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涵盖全国、地方、基层等不同层次,存在于国家政权机关、党派团体、政协组织等领域中,因此,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就需要对上述不同层次和领域的协商主体、协商形式、协商内容、协商成果的运用等加以规范,尤其是要进一步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与党委、人大、政府办事规则协调衔接起来,切实把政协协商成果纳入决策程序,提高政协协商的实效性 〔20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推进协商民主需要统一规范的制度建构,从而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扩大民主协商的实践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也才能通过多样的民主活动满足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体现出协商民主的实际效果。
由以上论点可以看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在顺应国际发展形势、改革发展态势的情形下,在民主政治发展方面进行的理论创新。为持续探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突破束缚,包容创造性,鼓励多样性。从国家层面的民主到基层层面的民主,从关系国家长遠的各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到各层面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都要得到切实的关注和落实,使协商民主制度成为改革开放建设的重要保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完善。
四、协商民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从以上诸多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学界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成果也相当突出,但为更好地推进协商民主的发展,促进改革,必须正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理论研究上的创新推进实践的发展。
当前,协商民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六多六少”:从国家政治体制、民主政治发展角度研究较多,对基层民主结构探究较少;对协商民主与传统思想、历史发展的内在渊源思考较多,对思想前沿性问题研究较少;对制度、程序的规范性研究较多,对社会功能、社会价值的发挥研究较少;对党和国家宏观战略研究较多,对实践分析与经验总结研究较少;对民主理论逻辑发展上的探索较多,对作用的发挥、新媒体形式的研究较少;对民主观念宣传与构建的研究较多,对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及具体实践效果的研究较少。
从一定程度上看,推进协商民主仍需继续深化研究。在研究內容上,要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精髓的理解,突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特点,与时俱进,将民族传统文化与民主理论充分结合,实现协商民主的融会贯通;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思潮的渗透,必须辨析阐述,明确中西方民主制度的差异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性;加强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民主选举及其他民主形式的融合、研究,切实保障民主制度的积极实行。在研究方向上,要紧紧把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权,协调好协商民主与人民代表制度的相互协作关系,突出协商民主在改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顺畅的协商渠道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要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协商民主的实际案例,分析弥补技术上的缺陷。协商民主所包含的主体范围极广,既涉及党政部门,也包含相关社会团体和利益群体。要实现主体间的有效协同,必须走入基层,实地考察,只有对具体协商民主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判断,推进协商民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另外,还必须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探析,对协商民主进行多维度分析,充分吸收或综合运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即以中国传统文化根源为基础,将中国特色同民主理论相结合,既注重宏观思想发展,又注重微观技术运用,提升协商民主制度的执行力和实效性,使协商民主研究不断得到深化。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633.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政协报,2014-09-22(02).
〔4〕夏澍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智慧〔J〕.探索,2013(6):72-74.
〔5〕李 军,田晓玉.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思考〔J〕.理论探讨,2013(3):129-132.
〔6〕吴杰华.政治生态视阈下的协商与民主——兼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石和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7):11-17.
〔7〕袁 鸿.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浅谈协商民主〔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21-23.
〔8〕肖立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制度体系及相关职能紧密相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7):15-18.
〔9〕李君如.民主政治、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J〕.党政干部学刊,2013(1):4-10.
〔10〕杨瑞森.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28-35.
〔1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18.
〔12〕俞可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几个问题〔N〕.学习时报,2013-12-23(03).
〔13〕陈惠丰.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九题〔N〕.人民政协报,2013-
07-03(04).
〔14〕黄国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概括的若干思考〔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3(1):23-28.
〔15〕包心鉴.论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价值和制度化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1):3-8.
〔16〕陶富源,王 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3.
〔17〕范会勋.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18〕冉 杰,赵中源.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准则〔J〕.江淮论坛,2014(3):34-38.
〔19〕庄聪生.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7):81-85.
〔20〕郑万通.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J〕.中国政协,2012(23):2-5.
责任编辑 宸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