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程
摘要: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非镇非区的创新创业载体。其建设与发展绝对不是贸然的规模扩张,也不能仅仅是模仿和复制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而是需要根据小镇特有的人文地貌、历史背景、产业特色、城镇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有效塑造提升小镇特色和个性。我国对特色小镇建设已提出明确的战略思路,需要有效、有机结合当地的生态、生活和生产,将紧凑的小空间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化的建设。
关键词:特色小镇;产;城;人;文;一体建设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一、准确定位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发展特色小镇是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我国已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筹建的特色小镇数量庞大,且涵盖多方面的内容。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有产业缺消费、有规划无文创、有特色无灵魂等问题不容忽视,并可能形成生态环境破坏,水土资源浪费等不良影响。目前,关于特色小镇的建设话题高热不断,各界就特色小镇如何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总的来说,特色小镇的建设并不是对传统的颠覆,而是依托产业特色,实现功能聚合,打造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美丽小镇。
(一)明确建设特色小镇的基本目标
建设特色小镇要树立产城一体、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生态优先理念。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品质配套。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使之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建设和美宜居健康城镇的重要载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根据小镇实际情况实现五个结合
第一是有效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并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基础;第二是有效结合城镇土地物业,在小镇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政策,盘活相应的存量土地;第三是结合新农村的建设成果,进一步优化服务和加强生态服务;第四是有效结合精准脱贫和精准扶贫等政策,有效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参与度;第五是结合城镇的新经济、新产业和新发展,切实对接新型战略性产业。
(三)把握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只有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才能有力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要做到“五个坚持”原则,即:坚持规划引领。制定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导则,增强集聚辐射引领作用,示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防止无序建设。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作用,防止大包大揽。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城镇化,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促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防止形象工程。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挖掘特色优势,提倡多样性,统筹推进产业类、科创类、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建设,防止照搬照抄。坚持探索创新。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创新建设思路、方法、机制,着力培育供给侧小镇经济,防止“新瓶装旧酒”,走出一条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二、以“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建设特色小镇的意见
(一)充分利用小镇资源
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会因为产业规模的扩大而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必须与产业升级紧密相接,并将产业的主攻方向进行有效锁定,才能创新特色小镇产业。同时,建设特色小镇的重点是在“特色”上,而产业特色是其中的关键点,必须将特色定位准确,确保其充分凸显出来,并將其最大限度的放大,才能成为建设、推动特色小镇的关键环节,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
在开发建设小镇的特色时,其核心目的并不是实现旅游计划,但将旅游作为一种放大特色的支撑方式,则可以为特色小镇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各地小镇的旅游题材丰富多彩,主打的特色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是古村故居;第二是人文历史;第三是地形地貌;第四是山水风光,等等。所以,特色小镇在建设中,需要将已有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能使旅游特色小镇风格的别具一格,以有效提升旅游方面的经济效益。同时,除了传统的旅游项目外,特色小镇可以将旅游的多元化功能开发出来,第一是教学旅游;第二是工业旅游;第三是亲子旅游;第四是健康旅游;第五是工业旅游,等等,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合理规划特色小镇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着各种发展机遇,其可以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是,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第二是,农民工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回乡发展的机会;第三是,各类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比如机场、公路、高铁等;第四是,城市人民逐渐转变的生活方式。同时,城镇化发展的推进,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充分体现,因此,将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其能对城乡发展一体化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所以,在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时,其必须根据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力资源和发展状况进行充分考虑,并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以保证特色小镇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例如:一些城郊地区本身与大城市距离较近,则可以将设计规划和建设目标建立在如下几个特色上,第一是民俗文化深厚;第二是交通快捷;第三是主题鲜明;第四是地形地貌特别,等等,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同时,通过旅游的方式发展,小镇的特色农产品也能得到宣传和销售,不仅帮助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还给回乡创业的人们提供发展空间,并实现建设特色小镇的最根本目的。
(三)发展小镇特色文化
文化特色的推广和发展,也是发展特色小镇的一种优势,而基于特色方面的性质,则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也应当具有很大的特色,严禁依靠效仿的方式来实现。比如,英国最著名的书香小镇,其图书馆在每家每户都有开设,如果游客要想阅书,必须要提前进行预约,这也是小镇文化独具魅力的体现。而我国各地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文化背景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需要小镇将自己的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并将其魅力充分发掘出来,才能更好的带动小镇进一步发展。例如:我国天津市的小站镇,是非常出名的特色小镇,对清代的设防建筑、兵园等进行重点保护,并大力开展周公祠内的庙会,从而使徽文化得到传播;云南的丽江镇,是很多游客向往的古镇,有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形成独特的丽江文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特色小镇,实际上也是对各种要素的综合集聚。所以,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仅仅是将老办法、老思想进行沿用,而是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并在创新过程中逐步完善,以将小镇的独特风光、自然之美、历史人文、多元功能等充分发挥出来,注重融合“产、城、人、文”要素,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福雷.特色小镇发展热潮中的冷思考[J].开放导报,2016 (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