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摘 要:陶瓷最早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价值体现为实用性。随着时代发展和人类生活需求陶瓷也充分体现出了艺术性。将这传统的材料运用在现代装置艺术中,无疑又是艺术形式上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将材料的质感、作品的新观点、观众的感官刺激结合起来,带给现代装置艺术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陶瓷;材料;装置艺术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030-01
陶瓷不仅仅是一种材料语言,它也能够作为媒介材料和装置艺术搭建桥梁,将陶瓷材料能赋有的形态、独有的材料特质,又具有作品本身的意义,传递给大众,传递的信息是超越视觉范围的。这也是陶瓷在将来的装置艺术中创作和运用上的一个新趋势。
一、陶瓷的形式语言
(一)无法取代的材料语言
由于人类的发展,生活的需要,制陶先民对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装饰能力日新月异 。在近代社会里,由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等因素,使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新材料不断地完善和开发,加上人们主观意识和审美意识不断地提高。陶瓷制品大多数还是应用在制作日用瓷器方面,没有把陶瓷的使用灵感和陶瓷的艺术性充分体现出来。陶瓷这种材料语言可以称之为“永久性材料”,无论是日用瓷还是观赏性质的陶瓷作品,这些陶瓷材料的语言形式,是其他材料所难以替代的。
在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里,都有那么几件陶瓷作品。其中一种语言表达的则是创作者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思潮,灵感来源于生活、社会问题等,或是创作者内心渴望表达的东西。另一种则是体现一种文化,17世纪到19世纪从俄国到英国、从挪威到西班牙,从君主到百姓对瓷器如痴如醉。
(二)陶瓷作品的视觉范畴
陶瓷艺术是人类的另一种生命符号,它以独特方式提供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信息。中国现代陶艺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陶瓷器的诸多樊篱。面对古代与现代琳琅满目的陶瓷作品的视觉冲击,我们有必要对古今陶瓷器型审美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做出认真的对比与梳理。这对我们认识传统陶瓷器和现代陶艺的审美差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后来居上的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显得“背道而驰”而又充满了新艺术形的血液。虽然装置艺术从起源到发展至今,只有几十年,但已成为众多艺术形式展览中后来居上的新星。许多艺术家也开始尝试灌入装置艺术的血液,他们在特定的空间里,将材料、作品元素进行有效的选择、分解、组合、改造、利用,以一个全新的视觉范畴展现,以一个新的思维去诠释。
装置艺术是一种极开放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受限于雕塑、绘画、设计等艺术门类,将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等能够利用的艺术形式都融入其中,让观众参与其中,空间中容纳观众,激活观众的感官刺激,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由此可见,观众的介入,也是装置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装置艺术的发展也愈来愈受瞩目,很多艺术家也在装置艺术中探索着新形式、新材料、新思维、新科技,尝试这种开放式的艺术形式新的跨界合作。
三、陶瓷材料与现代装置艺术的火花
大多数艺术家选用的装置艺术材料多是常见的木材、石材、金属、玻璃、纤维等,而陶瓷这种赋有传统手工艺的特殊材料是其他材料无可替代的。
艾未未的陶瓷瓜子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呈现之时,给观众、游客在视觉上达到了一定的感官效果,数量众多,超写实手法让人无法想象材料是为陶瓷的。陶瓷瓜子铺满了泰特美术馆1000平方米的涡轮大厅,厚达10厘米,总重150吨,瓜子总数为1亿颗。这些数字,还有独特的形式和中国古代的陶瓷审美形态有了差异。在制作过程中,作者也是走遍了景德镇大大小小的作坊,以传统手工艺模具化生产,采用景德镇特有的高岭土作为坯胎,待干透后手绘瓜子的色彩纹路,再经高温烧制。这些陶瓷瓜子的重量、体积、在数量上已非常惊人,而现代装置艺术作品本身也会超越视觉范畴,如创作的来源,传递的信息,接受的新思维。试想这1亿颗葵瓜子为真实的葵瓜子或其他材料制作,那么在感官效果上是远不如陶瓷这种特殊材料所带来的震撼力度强,也突出了此次作品的主题,个性、规模生产和工艺技术。
和陶瓷瓜子的模具工艺相较,陶艺家郑祎的作品《蝴蝶衣》注入的是传统手工艺人的纯手工痕迹,每只小蝴蝶都是由景德镇艺人胡雪藕纯手工捏制,数量为35000只,经过高温烧制后,每只孔雀蓝瓷蝶再缝上麻衣。整件作品远看是一件古式传统麻衣。近看这件麻衣都是由这些精致的小蝴蝶缀成。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服饰采用的都是中国元素,传统的材料并没有受到束缚,运用传统服饰元素的意义在于打破、解构传统符号被赋予的含义,表现了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文化新视角。
陶瓷这种“接地气”的传统材料在装置艺术上还有很多未知的可能性,材料的新运用、观念、媒介得以完美的结合,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使得陶瓷在现代装置艺术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质感和参与性。
参考文献:
[1]李永清.公共藝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
[2]朱狄.当代西方美术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顾丞峰,贺万里.装置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