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亮

2017-06-10 05:42:11罗尔夫多贝里
爱你 2017年17期
关键词:罗尔夫贝里偏误

[ 德] 罗尔夫·多贝里

事后诸葛亮

[ 德] 罗尔夫·多贝里

我发现了我舅公的日记。1932年,他从伦茨堡移居巴黎,去电影界碰运气。1940年8月,在德军占领巴黎一个月之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所有人都预料德军在年底前后又会撤走,德国军官也向我证明了此事。英国会像法国一样快速沦陷,然后我们将重新恢复我们的巴黎生活——虽然是作为德国的一部分。”

今天,任何人翻开有关二战的历史书,面对的都将是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法国被占领了四年,这似乎更符合一种战争逻辑。回顾过去,战争似乎是最可能发生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事后诸葛亮偏误(英语叫作“hindsight bias”)的受害者。

今天,任何人重读2007年的经济预测,都会惊讶于当时专家们对2008~2010年前景的展望有多么乐观。一年之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了。当被问到金融危机的起因时,那些专家们今天会给出相同的答案:格林斯潘统治下货币的泛滥、资金放贷的宽松、腐败的信贷评级机构、随意的自有资本规定等。回顾之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似乎完全符合逻辑,是不可避免的。可没有一位经济学家——全世界的经济学家有近百万名——预言到了它的准确发展。相反,很少有哪个专家团体会这么深地落入事后诸葛亮偏误的圈套。

事后诸葛亮偏误绝对是最顽固的思维错误之一,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为“我早知道现象”,即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

事后诸葛亮偏误为什么这么危险呢?因为它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预言家,事实却不是这样。这会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在私事上也是如此。“你听说了吗?西尔维娅和克劳斯分道扬镳了。他俩差别那么大,不分手才怪。”

我有一个建议,这建议来自个人经验而不是科学:请你记日记。请你写下你的预测,有关政治、事业、体重、股市等。请你不时地拿你的记载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你会惊讶于你是个多么糟糕的预测家。另外,请你也同样读历史。

(摘自《清醒思考的艺术》中信出版社 图/亓寂)

猜你喜欢
罗尔夫贝里偏误
摇滚,从查克·贝里谈起
倒立的房子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献不出去的花
喜剧世界(2017年9期)2017-06-01 12:39:19
巨型圣诞树
喜剧世界(2017年1期)2017-02-15 08:14:10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英国人在柏林因说英语被杀
环球时报(2016-07-13)2016-07-13 07:44:42
对“冒牌大臣”的尊重
37°女人(2013年4期)2013-07-05 11:49:39
柔软的拳头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