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17-06-09 15:53张吉兵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

张吉兵

【摘 要】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观念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天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力量的源泉,这一切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有些教师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并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遭到了失败,于是这些教师宁可对这种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而且继续采用老方法进行教学甚至在课堂上想有意识的去体现新理念,但又显得生硬而不自如。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呢?现就针对以这种情况浅谈一下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将得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一种过程。这种内化过程,需要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新课程理念下该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建构民主课堂,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才是主人,创建民主课堂,成为当务之急。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永远充满活力。也许,这是几代人的渴求,在这次课改中孩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一)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孩子“随心所欲”

开放的空间给学生充分自由,让学生作为主人积极参与、自由展示。学生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里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又能亲身体验,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学得轻松,学有所得。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叠一叠”……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参与时间和空间。

例如,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上画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圆,剪下并计算其面积,再让学生在剪下的圆上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同心圆,剪下并计算其面积,使学生知道剩下的就是环形。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很快算出环形面积,并且悟出环形面积公式:S环=S大圆—S小圆的道理。

(二)缩短师生距离,让孩子“畅所欲言”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畅通交流,教师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讲到将一个正方形通过折剪,变成两个三角形这一环节时,我拿出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现在老师想变一个小魔术给大家看看,你们想看吗?”“想。”学生欢呼道。于是我转身一裁,把一张正方形纸变成两个三角形,故意问:“这个魔术好玩吗?”学生马上抢道:“老师,我们也会。”“哦,真的吗?我可不相信,你们也变给我看看。”于是,学生果然“上当”,每个人都完成了这一过程。我便故意沮丧地说:“完了,我的秘密全被你们发现了。”“哈哈哈”学生大笑,笑得很得意,其实,这个时候最欣慰的还是老师自己,这一刻,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气氛更为融洽了,接下来的学习更为轻松乐意了。

(三)开放教学情境,让孩子“浮想联翩”

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开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选择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问题也就相对丰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思路开阔,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给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调动起数学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因而教师给小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体现的生活过程。在新课改中,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理解,感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新教材要求教师关注儿童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让学生学得自由和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贯穿于学生喜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一)妙导巧引,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学习关键是课堂的开始教学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若是开始学生就感到无趣枯燥,那么剩下的几十分钟他们也就会昏昏欲睡、萎靡不振了。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疑问,用疑问激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我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有几个人,每个人用几只碗?几只筷子?坐几张凳子?……再引到教室里的课桌,每人一张,全班共要几张?从而引出“乘法”。

(二)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学生的情感总是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逐渐萌发的,教师只有用感情去教,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进而迸发出对教师的爱及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教师善于语言感染,与学生情感交流,及时做出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开展游戏,吸引参与

在教学中,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讲故事等形式来开展各种教学内容的学习。如在教学“多少比较”这部分内容时,有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看图提出比较的问题并进行解答,图的内容是3个小学生跳绳,并标明了每个人跳的次数。我想直接用书上的插图进行教学,就显得比较死板,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决定让三个学生来进行“一分钟跳绳比赛”,再根据跳的次数提出问题并解答。这样既注重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合作,交流,又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氛围,突出动静结合,从而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的情感。

(四)培养学生坚持主动学习的良好意志品质

这里坚持学习也就是用我们的话来说是“学生的意志是否坚强。”俗話说“勤能补拙”嘛!“勤”指的就是将强的意志,它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很好的补偿作用。这就要求老师从决心、耐力、独立性和自觉性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这条老师一定要下功夫,经过脚长的时间去培养、说服。让他们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帮助学生做到坚持学。例如给学生安排好一天的作息时间,让他们知道并牢记每天怎样利用好空闲时间该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教师督促他们去完成。教师要持之以恒,不能走过场、做形式。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心理体验、新的认识,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最鲜明的体现。新的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本着新课程的理念,用心钻研教材、教法,总能找到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新课程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