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雯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能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育有很强的阶段性特点,基础和关键在少年儿童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工作要精心组织,关注内涵价值,创新教学模式,科学设计路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美育内涵价值 实施路径
美育以特殊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等审美属性。近年来,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审美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总体上看,小学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仍偏重知识传授,忽略美育工作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是重要的一环,也是薄弱的一环。为此,笔者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基本理念、主体内容等方面开展研究,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美育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一、创新基本理念
全面发展的教育,具体而言是指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教育,其中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学教育”,即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素养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党的基本文献明确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工作,为今后学校美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在具体领域将加强美育的内涵价值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课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审美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更明确的美育培养目标,特别是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环节,将美育深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逐步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小学语文美育目标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主体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大多是贴近实际生活、人们所创造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多样的表达手段。美在语文教材、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地挖掘这些美,引导学生鉴赏这些美,使他们在文化瑰宝前受到强烈地感染,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1]。小学语文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审美兴趣,传授必备的审美知识与技能,发展审美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为此,应坚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主体内容需要以目标体系为指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将语文知识传授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涵盖艺术美的各种因素,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国画、书法、篆刻、雕塑、建筑、音乐、民乐、舞蹈、京剧、电影、摄影等方面,应统筹推进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审美育人活动,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内容体系。同时,在贯彻国家关于美育教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设计美育特色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联系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保证美育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依托丰富的儿歌、古诗、阅读、写作、书法、演讲等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小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获得初步审美体验,向往美好情境,追求崇高理想,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
三、改进方式手段
积极进行小学语文美育教学方式改革,重点推行基于实际、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属于叙事、写景、抒情的记叙文,画面感、形象感较强,显示出美的最基本形态。如果将教材中语言描述的画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表现出来,更能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充分感知美的因素[2]。鼓励语文教师将教科研成果应用于美育环节,促进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不断提高与更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课文内容挖掘美的因素,不断增强学生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此丰富学生美的体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3]。坚持课堂与课外结合,将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充分发挥语文知识的美育价值,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鼓励教师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挖掘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中的美育因素,创新语文美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大力开发与语文课程教材配套的美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联合建设小学语文美育资源网络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语文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美育与语文协同发展,探索建立学校语文教学组织与校外文化等部门及文艺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教师应努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整体考虑语文学习与审美教育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挖掘听说读写中的美育元素,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步提升。
四、重视基地建设
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实践育人基地可以引导小学生在实践中广接地气,与社会、生活对接,在实践中开眼界、学审美、强素质、长才干。为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多途径、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美育实践基地建设。通过美育与语文、德育、艺术等课程融合提升,积极创建国家、省、校级美育教学基地,并严格按照建设标准与要求,加强建设与管理,突出示范与辐射作用。发挥环境美育的熏陶作用,围绕语文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美育环境,为美育的开展提供保障。小学校园的建筑、道路、设施、景观、教室应讲究布局、造型、搭配,兼顾实用与美观,教学、活动、作息安排应体现人性化要求,通过板报、橱窗、文化墙、展板等呈现的宣教内容要有艺术性,校园广播要多选旋律优美的诗歌、名曲,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要广泛利用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交流等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及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容易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形成美好情操[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为学校美育工作创造条件,继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各类文化场所要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五、提升师资水平
小学语文课是小学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一门课程。同时,美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5]。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要圆满完成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工作。美育工作的顺利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师资队伍的强力支撑,语文教师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笔者认为,创新小学语文美育实施路径,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应造就“职业素养好、教学理念新、美育能力强、研究水平高”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小学语文教学队伍。通过社会兼职、挂职锻炼、社会服务、学习进修等多种方式,提高语文教师审美教育的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定期接受专业化培训,丰富教师的美育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美育实践能力。在一些小学美育工作尚有诸多困难的前提下,高校参与小学语文美育实践活动,是补齐小学语文美育短板的路径之一,是面对全体小学生全面发展而设计制定的特别政策。聘请具有丰富美育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热情的专家进入学校兼职,充实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对小学语文美育工作持续进行直接深入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应成立美育教研机构,开展小学美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使美育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快提高全体语文教师美育素养,统筹安排语文教师指导和参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师开展美育实践工作和课堂教学同等看待,同等计入工作量,同等纳入年度考核,同等评优奖先,提高教师实践育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丽娟.浅谈怎样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94).
[2]冯克诚,肖坚强,主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用方法书系[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
[3]王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实施[J].散文百家旬刊,2016(5).
[4]郁士宽,主编.现代应用美学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徐汝智,主编.美学与小学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