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亚权

2017-06-09 11:48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比较初中数学问题

【摘 要】课堂小结是一个完整的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效的小结能够达到帮助学生梳理巩固知识、深化理解与思维、建构知识体系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数学的课堂小结浅谈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结;问题;比较

明代文学家谢榛曾有言:“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不仅写文章需要有头有尾,课堂教学也应当讲究結尾的艺术。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小结的构思、设计与实施,通过高效率的课堂小结,为整堂课“画龙点睛”,让学生们感到“清音有余”。

一、伏案沉思,探究数学课堂小结存在问题

观之当前的课堂小结教育现状,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都只是把课堂小结当成程序化的一个环节,大量的时间都耗用在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讲解上,而课堂小结只占全部课时的1-3分钟左右,有的时候时间仓促,教师甚至会直接省略掉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根本无法发挥课堂小结应有的效用。此外,课堂小结的形式十分单一,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形式,教师把这节课的全部内容从头到尾数理一遍,学生被动地接受,大大降低了小结的有效性。

二、匠心独运,优化数学课堂小结设计策略

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应当是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情况匠心独运的结果。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几个课堂小结设计策略,旨在从实际出发,通过多样化的小结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作业型,建构图式。精炼的作业设计能够起巩固知识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小结时给学生们布置作业,促进学生们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强记忆,完善认知结构,建构相关知识的图式。比如在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在课堂快要结束之际,我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后作业:1.随意构造一个反比例函数,指出它所在的象限以及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的情况。2.已知反比例函数y=(4-k)/x,求:①当函数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时,k的取值范围是?②若在第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k的取值范围是?3.在函数y=8/x的图象上有三点(-3,y1)、(-1,y2)、(2,y3),则函数值y1、y2、y3的大小关系如何?设计这三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熟练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在解答每个问题时需要紧扣性质分析,从而促进他们深入理解并掌握性质,积累知识与经验。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作业型的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在课后复习与巩固了相关知识,建构了认知图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问题型,深化思维。一节课的课时有限,学生所学知识的容量和难度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结来实现知识的拓展。通过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在结尾时设计并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与探究问题,进一步消化与吸收相关知识,深化思维。比如在对《随机事件与概率》这节内容进行教学时,在第一节课时中,我引导学生们学习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与随机事件的特点,并引导他们学会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进行判断。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我向学生们提问了几个问题以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一个袋装有相同的红球和黄球共10个,其中红球6个.从袋中任意摸出一球,请问:①“摸出的球是白球”是什么事件?②“摸出的球是黄球”是什么事件?③“摸出的球是红球或黄球”是什么事件?通过思考与分析,学生们快速判断出第一个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第二个为随机事件,第三个为必然事件。紧接着我提问道:“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概率表示,大家能找出上述三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吗?”我留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讨论,最终大家都能发现事件①的概率为0,事件③概率为1。而对于事件②的概率,只有几个学生计算出结果为2/5,大部分学生都非常迷茫。随后课堂时间的结束,我将这一问题留给学生们作思考任务,待下节课再进行解答。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通过在课堂小结时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认知情况,而且通过问题拓展,为下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计算概率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感觉“意犹未尽”,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欲望。

(3)比较型,全面理解。数学的很多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可以设计比较型的课堂小结,通过将具有一定联系的新旧知识进行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加深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形成清晰准确的认知。比如在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节内容的课堂小结时,我引导学生们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与之前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了对比与总结。相似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拓展与延伸,借助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与经验,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例如,类似于全等三角形的SSS定理,相似三角形SSS定理的含义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也就是说若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所成的比例为1,则两三角形全等,此外相似三角形的HL这一判定定理也是同样的道理。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在判定方法上的区别主要在“角”上,例如全等三角形SAS判定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两组对应边及其夹角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而相似三角形SA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并且对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同样是将限制边的条件“相等”替换为“成比例”,不同的是对角限定的条件不变,依然为相等。此外,相似三角形不存在ASA与AAS定理,而是AA定理,只需要两个角对应相等即可判定为相似,不需再多加一条对边的限制。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们体会到了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形成了全面的理解。

(4)延伸型,走向课外。新课标主张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因此本人认为,教师想要实现教学生活化,也可以从课堂小结处入手。通过对知识进行延伸,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将所学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比如我在对《勾股定理》这一节的内容进行课堂小结时,向学生们讲到:“家装时,工人为了判断一个墙角是否标准直角,可以分别在墙角向两个墙面量出30cm、40cm,并标记在一个点,然后量这两点间距离是否是50cm。如果超出一定误差,则说明墙角不是直角,这就是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大家能不能想到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呢?”我给学生们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讨论,最后很多学生都找到了具体的例子。例如有的学生发现,测量河岸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A、B间的距离可以用勾股定理,先过A点作与河岸垂直的直线找到一点C,然后测量AC、BC的距离,即可求得AB。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通过延伸型的课堂小结,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作业型、问题型、比较型、延伸型都是课堂小结的常见类型,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整理知识、巩固知识、深化知识,提高小结的有效性。总之,当代教师应当提起重视,不拘一格,通过多元的小结形式,把结课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到“课已尽,意无穷”。

参考文献:

[1]宋小萍.初中数学小结课教学有效性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8):160-160.

[2]颜仁荣.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性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5):31-32.

猜你喜欢
比较初中数学问题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