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菊 唐华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内高校的共识。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有着较好的基础。公益创业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生事物,大学生作为公益创业的生力军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但当前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明显滞后于公益创业实践的开展,迫切需要学术界厘清相关理念、内涵、内容、路径、模式等,为公益实践和公益人才培养提供引领。针对国内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现状,从公益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角度对公益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拓展进行论证,并从教育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探讨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可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可行的范本。
关键词:公益创业教育;大学生;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101-05
收稿日期:2017-03-20
基金项目:201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公益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实证研究”(15NDJC102YB);2017年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温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实证研究”(2017C35079);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践路径探索研究”(16JDSZ3006)。
作者简介:林爱菊(1975-),女,浙江乐清人,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创业教育研究;唐华,温州大学讲师。
公益创业是近年来在全球兴起的全新创业理念,是追求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重的创业活动。在我国,公益创业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公众对公益创业还不甚了解。2014年《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调研数据显示,在公益创业组织领导人或者创始人中,青年公益创业者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18~30岁,而18~25岁是创业者的主要年龄段,表明在校大学生是我国开展公益创业最为活跃的群体[1]。大学生作为公益创业的生力军,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资本和公益界的关注。但在高校创业教育领域,公益创业教育并没有跟上公益创业的步伐,公益创业教育明显滞后于公益创业的发展。学术界亟须厘清公益创业教育的概念、内涵、内容、路径、模式等,并与现有的创业教育进行融合和提升,大力推动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才能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公益创业培养更多人才,解决公益创业的人才瓶颈问题。
一、国内公益创业教育现状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譯为“社会创新”、“社会创业”或“公益创新”,国内外基于公益创业双重性、活动性质、运作方式等进行了不同定义。湖南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认为,公益创业是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虽然定义不同,但国内外各界都肯定了公益创业在解决市场失灵、帮扶弱势群体、创新社会治理、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公益创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
关于公益创业教育,国内学界尚无被广泛认可的统一定义。唐亚阳等认为,公益创业教育是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2]。它对学生进行包括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等全方位培训在内的“系统性”教育。我们认为,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创业教育的拓展,除了传承创业教育所注重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外,公益创业教育作为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业者为首要任务的新的教育形态,要更加突出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强调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解决社会问题,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公益人格的养成。
中国公益创业教育教学发端于2005年。2005年,北京光华慈善基金成立,致力于公益创业和社会企业的教育。2008年10月,湖南大学开设国内高校首门公益创业课程。2009年9月,中国第一部公益创业学教材在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2013年,由中国相关组织与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BC)合作致力于培养中国公益创业者的社会企业家训练项目,培养了近1 000名中国公益创业者。而友成基金会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合作开设的公益创业课,覆盖人数超过11 000人。在中国公益创业教育起步阶段,湖南大学率先在国内高校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构建了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模式。此外,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KAB中国项目、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友成基金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等都从不同方面对中国公益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探索。作为创业教育中的一个新领域,公益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真正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实践的高校极少,仅有极个别高校,如湖南大学、北京大学将公益创业纳入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而多数高校尚未将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引导提上日程[3];对公益创业教育的研究比较零散,尚未成为创业教育研究的主流。
二、公益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拓展
1. 公益创业人才的稀缺需要公益创业教育
随着《新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公益慈善事业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增长期。以温州为例,截至2015年3月底,全市经市、县(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总数为7 517家,居浙江省各地级市首位,每万人拥有数8.2个,高于全省(6.5个)和全国(4.0个)水平;备案的基层社会组织20 828家,居全省第一。公益社会组织蓬勃壮大的同时,对公益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但由于教育不足、储备不够、薪资过低等原因,真正投身公益行业的人才寥寥无几。近期发布的《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NGO(非政府组织)在职人员中,近六成机构有人员离职流失,其中近八成流向了非公益领域。一方面,公益机构人才流失,难以找到合适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素质、有潜力的人才愿意进入公益领域者很少。产生公益人才困境的主要原因有:教育和培养跟不上,从业环境、发展前景、薪酬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等。2016年民政部门提到“我国专业社工队伍还非常紧缺,到2020年,我国要有145万名专业社工,目前还有近百万的差距”。当前,中国公益行业正面临从政府主导向民间主导、从少数精英的个人行为向广大公众参与的组织化行为转变的重大转型,这就要求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要相应转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工职业认同感培养,让这些从事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愿意留在公益领域,是一种从源头着手解决问题的思路。除了培养公益人才链高端的专业社工外,高校更大范围地培养具有公益理念和公益素养的大学生,是解决公益人才问题的战略选择。在各高校现有的广泛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倡导和实施公益创业教育具有现实可行性。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4]。公益是影响当代及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是社会的平衡器,是社会冲突的缓冲器,也是社会运转的润滑油,很少有人不与其发生关系。全国已经有60万个社会组织,公益正持续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大学生是公益的急先锋和推动者,在公益创业的群体中有着庞大的基数和独特的位置。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大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加注重健全的人格培养,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近年来兴起的创业教育,顺应了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内核。然而,创业教育部分程度上“以成败论英雄”的结果导向符合商业社会的逻辑,其功利化倾向与高校育人的目标有所冲突。商业创业以效率优先,相应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加强调竞争、效率、优势等要素;而公益创业以公平优先,公益创业教育更加强调责任感、使命感等要素。比较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差异,显然公益创业教育更符合高等教育的本质。以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导向的教育,培养出既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具备博爱之心和公益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期待。
2. 公益创业教育拓宽创业教育的实践
大学生创业热潮持续升温,然而不少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成熟,发展很不均衡。麦可思数据显示,中国2015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3.0%,比2014届(2.9%)略高,比2013届(2.3%)高0.7%个百分点,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调查显示,2015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前三位分别是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5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48%)、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39%)。①众所周知的是,创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大学生创业面临着社会阅历和创业资源的双重匮乏,成功概率极低。因此,创业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即使这样,受限于客观条件,高校能提供的创业实战训练也很有限,创业教育中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也在情理之中。而公益创业处于萌芽和兴起阶段,其发展初期都是与高校的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联系在一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实践条件,公益创业教育因此天生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土壤。开展公益创业教育较之一般的创业教育将能更好地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3. 公益创业教育深化创业教育的价值
创业教育虽然近年来发展迅猛,但總体上看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在国内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有后发制人的突围优势,但也存在思想观念、价值认可、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障碍[5]。学术界对创业教育的价值、功能、模式等研究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创业教育更偏重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的构建,价值体系构建涉及较少;持“创业就是赚钱”“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等似是而非的观点者还大有人在,创业教育的价值认同模糊,阻碍了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正向推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在全国高校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然而,对于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创业教育这一问题,全社会还未达成共识。在价值多元的当下,澄清和确立正确的创业教育价值观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创业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在于促进人的价值的最大实现。当下,国家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动机和目的更多处于功利趋向层面。比如高校的创业园,多注重创业项目的评价、创业团队的扶植、创业成果的宣传等,大学生对创业教育也部分停留在“如何创业赚钱”的庸俗化理解上,这是对创业教育价值的误解。创业教育要真正走向“人的教育”,应更加重视远大理想、追求真理、独立人格等素质品德的培养,实现个人的真正成长,公益创业教育在这一层面可以深化创业教育的价值。同时,从创业者个体角度来看,创业品格具有独立性、批判性、自发性的特征,它在创业活动中自始至终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而言,从事创新活动所具备的人格品质应该包括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执著的爱、广泛的兴趣、团队合作精神、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独立坚强的意志和控制力、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它表现为充满活力的、自主自为的、不断更新的、超载自我的生存品格,反映出创造主体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6]。而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这些重要的人格品质是公益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公益创业教育相比较创业教育最为突出的目标特征。综上所述,公益创业教育是对蓬勃发展的创业教育的价值深化。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1. 优先选择培养创业人才的公益化路径
公益创业的教育要围绕和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学生的内生需求为动力,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既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品德、价值观的塑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尤其是培养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公益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7]。近年来,随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公益创业越来越引人关注。在2016年3月9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小组会议中,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建议,将公益创业纳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涵范畴,在着重推进商业创业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公益创业[8]。在我国公益创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群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公益创业仍处于摸索过程中,规模和影响有限,远远不能适应社会服务的需求和扩大青年就业的需要。要解决公益创业蓬勃发展和公益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首先,高校需要将公益创业教育与现行的创业教育体系有机整合。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个性品质、心理意志、创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全方位、多领域素质的“系统整合性”教育活动。公益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根本都是为市场提供符合条件的人才“产品”,两者只是在培养目标上侧重点不同而已。公益创业更注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又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公益创业教育相较于创业教育更具有德育价值。其次,要积极推进校园公益创业孵化园建设。以温州大学为例,该校率省内之先早在2009年6月成立了处级建制、实体运作的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多年来,创业人才培养学院致力于培养重实践、强创新、能创业、懂管理、敢担当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温州大学团委在创业人才培养学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公益创业孵化园,也首开省内先河,为探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现实路径,多个公益创业项目经过媒体广泛报道后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实践证明,人才培养的公益化路径选择符合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公益创业教育可以成为“双创”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
2. 主动融入全课程大思政内容体系
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够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促进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公益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是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具有特殊的思政教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公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整合,赋予了创业教育思政的内容和价值,对构建全课程大思政教育创新体系颇有裨益。首先,高校任课教师要适应“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是“4+1”,也就是涉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内容的4门必修课,以及1门形势政策课。思政课程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程中纳入那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这些课程能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生动的德育教育。高校要推进公益创业教育,就需要主动对接思政教育,明确在高校大思政教育内容体系中的位置[9]。其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这为公益创业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指出,“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10]。高校要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校地企社协同育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等方面全面植入“公益”基因,利用现有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较成功的温州大学等高校的实践成果,加速完成公益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
3. 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探索跨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以商业思维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创业者。因此,公益创业人才需要同时拥有公益人与企业家的双重品质和技能。他们不仅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创业技能,把公益理念落实到具体项目当中[11]。大学生是未来公益创业的生力军,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大学生人才资源。特殊的人才禀赋需要有特殊的培养模式。当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组织推出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训项目,在公益创业教育领域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合作推出的“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对从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少数大学生团队进行课外培训。国内高校除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少数高校开设有公益慈善管理专业之外,大部分高校只能在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进行公益创业教育,且课程设置、师资提供均由高校自行安排,资源投入力度远远不够,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不能适应公益创业的发展需要。只有高校、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跨界合作,公益资源深度整合,才符合公益创业教育的规律,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公益创业人才。探索“课程设置-师资协作-校外实训”三位一体的校企深度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做法上,可由高校提出课程设置的安排(选修课或必修课、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等),由校内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社会企业家共同担任授课教师,聘请社会组织骨干为校外导师,学生课堂上学习商业计划书撰写、公益创业实务等技术性内容,以开展公益活动、创办社会企业、社会组织任职、社会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为实践课程;在校企深度融合中,充分整合校内外师资的联合培养,拓展学生的公益创业实训向“做中创”、“探中创”的延伸,实现公益链的上下游整合,达到公益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
4. 以社会效益为导向改进评价指标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在现行的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中,包括创客空间建设、研究成果数量、创业人数等硬指标是容易出成绩的,而创业人才素质、公益精神、社会责任感等软指标是不容易出成绩的。创业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很大程度源自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偏差。“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非功利性的、纯粹公益性的东西,而不是追求短视的东西。创业教育是长期性的,是人才成长的过程”“我们对创业教育的评价机制应该进行改进”[12]。学界的有识之士在创业教育“高歌猛进”的这几年对创业人才培养的真实效果进行了“冷”思考。比如,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院长王佑镁在“2016年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上指出,创业教育的效果总是短期内被高估而长期内被低估。对于新生事物的公益创业,如何进行育人质量的评价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一个现实问题。总体来说,国内公益创业教育的效果是短期内未被重视而长期应该看好的。参考我国学界诸多的对创业教育评价指标的研究,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忽视了受教育主体——大学生群体在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研究[13]。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公益创业教育的着力点,也是公益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价值的主要体现。因此,构建科学的公益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学界需要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哪种评价体系,首先要强调公益创业教育教育目标的价值判断,即基于公益创业教育本质的公益性及社会效益都应当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其次,应强调采取多种方法系统收集资料与信息。考虑到可操作性和易于比较,要以社会效益为主要遵循,将解决的社会问题的数量、质量,培养的公益人才的层次、影响力等指标作为重要评价依据。再次,公益创业教育的评价更要强调为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决策服务,将青年公益创业纳入“双创”范畴,公益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不忘初心的人才培养。
基于公益创业教育涉及的公益领域和创业教育涉及的商业领域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属性。各高校可以在公益创业教育发展初期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构建开放包容、互促共赢的公益创业教育生态圈,共同推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獻
[1] 汪忠,等.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6-37.
[2] 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68.
[3] 王扬眉,等.美国公益创业教育对中国高校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5(5):166-168.
[4] 林爱菊,唐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16(4):113-118.
[5] 唐亚阳,邓英文,汪忠.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概念、现实意义与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科学,2011(5):49-52.
[6] 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41 .
[7] 林爱菊,朱秀微,王占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99-104.
[8] 傅振邦.将青年公益创业纳入“双创”范畴[EB/OL].[2016-03-09]. http://news.youth.cn/wztt/201603/t20160309_7723304.htm.
[9] 徐瑞哲.大学思政课程不再“孤岛化”[N].解放日报,2016-12-05(1).
[10] 袁贵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N].光明日报,2015-06-04(6).
[11] 赵凌云.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新探索——以社会企业创业课程的教学为例[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2-15.
[12] 邓汉慧.应改进创业教育评价体系[EB/OL].http://chuangye.cyol.com/content/2016-04/18/content_12413330.htm.
[13] 葛红军.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J].江苏高教,2015(5):98-100.
(责任编辑 黄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