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即“高利贷”

2017-06-09 02:15黄昊高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利贷校园贷

黄昊++高赟

【摘 要】校园贷存在着数十亿的市场规模,网络贷款平台争相夺取校园贷这一市场,由于商人的逐利性和校园金融市场监管的缺失,使得校园贷野蛮生长。在笔者看来,校园贷的危害已不亚于高利贷,其盈利模式相同、放贷对象相通、贷款方式相近、催款手段相似、社会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应效仿银行信用卡停止对在校大学生开放,政府及高校尽早采取措施,对校园贷紧急叫停。

【关键词】校园贷;高利贷;不良诱惑陷阱

校园贷是针对大学生的一种金融服务,因其审核条件宽松,放款速度极快,又打着“无抵压、低利息”的口号,在大学校园这片沃土里滋长。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抽样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样本数据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近一成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占大多数,其平均贷款额度在3000元左右,而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3000万,校园贷款的潜在市场为数十亿的规模,这无疑成为了一道金融奇观,也成了各种网络借贷平台趋之若鹜的市场。

在笔者看来,因校园贷而发生的悲剧层出不穷,不断地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消费观,不断出现“裸条催款”、暴力催债、无力偿还高额债务而自杀的恶性事件,已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校园贷的危害已不亚于高利贷。笔者这一论断看似危言耸听,却有现实依据。

一、其盈利模式相同

校园贷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收取手续费及各类逾期处罚金。据笔者收集的资料以及全国高校暴出的各类校园贷案例来看,打着低利息口号的校园贷产品其利息率本身并不高,但却有着高昂的手续费及各种逾期处罚金。

武汉某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小周,通过某校园贷平台通过“裸条”的形式以零利息贷款5000元,在扣除了“审核费”、“照片保密费”之后,实际拿到手的钱只有2800元,按照贷款约定,需要在一周内还清,否则每周需要支付280元的逾期处罚金,直到还清为止。就算小周在7天内还清这笔5000元贷款,此时的实际周利率已达到了78%,转化为年利率却已达到惊人的4011%。根据我国法律,各类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年利率大约为24%,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其利息率的不透明和不明确就是校园贷危害事件的重要誘因。

二、其放贷对象相通

(1)坚信我有能力还钱。不同的是传统高利贷人梦想着靠赌博、赛马一夜爆富,而大学生大都是通过兼职来赚钱。现在大学生在校其间运用他们掌握的专业技术在社会是能够轻松拿到一份兼职工作,毕业以后找到正式工作后偿还贷款则更不是问题,而这洽洽却是问题所在。兼职越多,意味着你在校学习专业技能的时间越少,毕业找工作碰壁的机率也越大,另一方面兼职越多说明这一行业正在削减成本,无法承担全职薪酬和社会保障成本。

(2)放贷对象是一些自控能力极差却急于用钱的人群。不同的是通常意义上借高利贷的人普遍有赌博、吸毒等不良恶习,辨识度极高,而使用校园贷的人群通常只是为了买奢侈品、高端数码产品等,难以准确界定。两者皆会因收入不能偿还贷款,进而走向以贷还贷的不归路,大都悲惨收场。

三、其贷款方式相近

简而言之即:无资产抵押,无担保借贷。只须提供身份证信息、家庭、同学联系电话、本人证件照片,签定一些暗藏有漏洞陷阱的借贷合同,即可通过审核,甚至有信用记录也可通过审核。信息不明确、程序简单化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无抵押借贷的特殊性,平台审核的不严谨都是校园贷危害事件的主要因素。

四、其催款手段相似

一旦贷款到期无法偿还,一些借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一些通过裸条借贷的,则会向学生周边的人发送裸照等,给借贷人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提供另外的借贷平台,促使学生走向以贷还贷的不归路,出现了一开始借贷千元,辗转多个借贷平台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可以累计到几十万元的债务。以上种种形式,无不透露着高利贷的影子。其暴力催款手段是校园贷危害事件的重要导火线。

五、其社会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没有独立经济来源,支付能力弱是这一群体的特点。大学生消费意愿极强,在盲目追求新奇的数码产品及名牌奢侈品之下,银行信用卡又对在校大学生关上了大门,所以选择了所谓的“低利息”且借贷方便的各类校园贷。正因为以上原因,近几年全国各地高校屡屡出现因大学生不能正常按期还贷而产生高额逾期费用无力承担,最后走向了自杀的道路。

众所周知,高利贷的危害极大,世人皆敬而远之,而校园贷却是披着羊皮的狼。①校园贷更具有迷惑性。因校园贷经过各种形式的包装之后,伪装成分期贷、创业贷、助学贷、培训贷,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学生的视线。②易被不法分子冒名借贷。因各类校园贷平台只需要提供身份证等一些个人基本信息便可成功申请到贷款,这便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现实中借用培训、兼职、联谊等手段,盗取他人身份信息冒名借贷的案例数不胜数,让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无端承担经济损失甚至在银行征信体系中有不良记录。

六、结语

在超前消费和拜金主义的驱使下,让大学生变得有些空想不切实际,加之政府、银监会并没有对校园贷在动作过程中的合法性进行有效的监管,校园贷便成了一些不法分子谋取暴利的工具。另一方面,高校对暗藏陷阱的校园贷产品无法作出准确的界定,对校园贷平台又没有执法权,唯一能做的只是能加强学生的金融知识,普及各类校园贷的各类欺骗手段,除此之外无能力为。笔者认为,在政府、银监会没有合理、有效监管校园贷运作之前,应对校园贷进行紧急叫停,遏止校园贷悲剧再次上演。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R].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2015.

[2]顾海亮.杜绝“校园贷”陷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9):264-265.

[3]陆岷峰.高利贷盛行的机理分析与对策研究[N].南通大学学报,2012(5):110-113.

[4]张政.浅述大学生与校园贷[J].科技展望,2017(2):342.

[5]钱箐旎.校园贷需找准定盘星[N].经济日报,2016(8)5:14.

猜你喜欢
高利贷校园贷
新语
收高利贷
收高利贷
用法律红线整治不良“校园网贷”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校园贷”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吗?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重新认识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