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桂哗 曾永超
摘 要 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的对接是当前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动漫课程采用课程与岗位工作、课程与动漫竞赛融合的“双融合”方式,实现课程与行业的接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双融合” 课程融合岗位工作 课程融合技能竞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25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docking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curr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cultivate students around the occupation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curriculum and animation courses work, curriculum and Animation Competition Fusion "double fusion" mode,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industr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double fusi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work; curriculum integration skills competition; talent training
1 动漫课程“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背景分析
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公司企业面对行业竞争和自身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招收掌握新技术、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产业技术人员。然而,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技术性人才十分短缺,在全国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这反过来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珠三角要产业转型升级,一定要靠职业技术学校。
在国家层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台了相关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制订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依据,努力满足行业科技进步、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另外,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五十九章第二节亦提出“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
对此,为了专业生存发展、适应企业实际需求、响应国家文件精神,动漫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2 动漫课程“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通过对行业需求的调查了解以及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同时结合学校动漫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动漫课程“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融合”是指课程融合岗位工作、课程融合动漫竞赛。在动漫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模拟企业模式设置不同的岗位职务让学生分工合作,使学生了解岗位要求,提高岗位技能,同时在工作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国家常规动漫类比赛项目,以赛代练进一步明确岗位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正确的竞争观念。
3 动漫课程“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1 加强与动漫企业沟通,明确课程人才培养方向
解析岗位要求,对职业岗位能力和技术需求进行明确细分,形成岗位专项能力列表;剖析动画制作整体过程,环环相扣,明确动画制作流程图。
通过与广州蚊子动漫有限公司和广州黑鸦工作室从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深入广州千骐动漫有限公司进行工作岗位调研,根据动漫行业动画制作技能需求的层次不同,按照其晋升级别,由易到难分为:上色师、动画师、原画师、场景设计师和造型设计师、美术指导和执行导演以及分镜头设计、导演六个岗位级别。不同岗位级别对应不同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具体内容见表1。
根据动画项目的制作流程,按序分为:动画脚本—人物设计和美术设定—动画台本—原画—动画—上色—后期剪辑、录音—合成编辑八个过程,其中在原画到上色阶段同步完成背景绘制,具体流程图见图1。
结合岗位级别、动画项目制作流程和中职学生基础能力等实际情况,把熟悉动画制作流程,培养上色师,优秀学生冲刺动画师作为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3.2 借助企业力量,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要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结合,企业是前沿阵地,教师是连接彼此的关键节点。为了提高教师岗位技术水平,笔者有幸被学校委派到广州千骐动漫有限公司参加为期半年的全天顶岗实习。在实训过程中,笔者能够通过公司部门实地了解动画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和动画项目的整个制作流程。同时,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制作,提高自身的动画制作技术水平,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提供实际经验支持。通过教师的顶岗实习,使学校、老师与动漫公司建立了联系,也使学校能方便地邀请公司一线工作人员到本校为学生开设讲座,拓展学生的职业知识面,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3.3 融合崗位工作,实施分组教学
考核学生的美术绘画基础和软件使用能力,把班级分为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是基础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搭配基础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将具体岗位工作融合到课程教学中,以工作项目为主线,使小组学生在项目制作流程中掌握岗位支撑技术,学习各职位所需专业技术能力。根据学习的认识规律,笔者在课程中采用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制作仿真项目,后制作真实项目。
3.3.1 仿真项目制作
初期训练阶段:利用互联网下载阿狸、罗小黑、樱桃小丸子等动漫人物的gif动态图片,截取其中的关键帧(即关键动态),把其他的中间画删除,让每组学生根据中割原理补充被删除部分的中间画。
中后期训练阶段:截取经典动画《猫和老鼠》、《蜡笔小新》、《哆啦A梦》等动画片的小片段,提取出其中的关键帧原画,结合动画中预备缓冲、跟随、夸张、弹性的基本理论,让小组内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中间画的绘制,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根据组内学生画好的中间画完成描线和上色的工作。此外,依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对于进步迅速,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由描线、上色部分的工作调动到中间画绘制的工作。
通过这一方式强化学生对动画中割原理、动画基本规律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电脑绘制能力,同时训练了学生线条绘制的流畅性。
3.3.2 真实项目制作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威客身份在网上接受真实任务的挑战。时间财富网(威客中国)和猪八戒网上分别有“多媒体、视频动画”类别和“影视制作、动画、漫画”服务项目。在这两个平台上,搜索合适的动画任务,然后在班级中发布任务,由小组学生充当威客的身份:组长任项目负责人,与小组成员共同敲定文字脚本——按照岗位职能安排小组成员完成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绘画能力优秀的小组成员主笔,完成动画分镜台本——模拟项目分工,一部分同学完成动画原畫设计,另一部分同学根据绘制好的原画,进行动画绘制——完成配音、剪辑——合成成品。组长在整个过程中把握项目进度,和人员的调度,确保在平台规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作品。作品出炉之后,由组长进行网络上传,完成投标工作。同时,关注网站中标方案公布的最新情况。
在以威客身份制作互联网真实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切身感受到动画制作不同岗位的职务要求,通过从文字脚本的确定到动画片出炉的整个过程,明确了动画片的制作流程,使课程学习进一步贴近实际工作。
另外,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与网上投标者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在网络真实任务的开展过程中,由于一开始组长对项目的统筹能力不强,初期出现项目进度跟不上,不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时候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原因,为下面任务的开展积累经验。
3.4 融合动漫竞赛,开展行动导向教学
每年上半年,全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会举办“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作品征集时间在3~6月份,其作品类别包含“科普动画”类;每年下半年教育部等部门会联合举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品征集时间在当年的9-次年的2月份,其竞赛项目包含“摄影视频类”(含动画片作品)。以这两个比赛为契机,将动画制作比赛融入课程教学中。
在实施过程中,以原先分好的小组为基本单位。教师与组长一同分析、吃透文件精神,在充分理解文件精神之后,组长与组员一起讨论,确定剧本内容,完成文字分镜脚本。组长整理好文字分镜脚本后,与教师一起分析剧本是否紧扣主题,故事是否完成起承转合的发展情节。确定修改方向之后,组长回到组内,进行进一步完善、修改,确定最终脚本。接着,组内分工进行人物及场景设计并进一步完成动画分镜台本。完成前期工作之后,便开始根据镜头进行组内分工制作,由组长进行统筹安排,结束所有镜头绘制之后,对动画后期的配音剪辑处理,最后合成动画片。教师在这整个过程,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由学生自行完成把握整个流程。在比赛截止时间之内,由组长安排组员自行完成比赛报名表和网上报名流程。在整个课赛结合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提高了组长的责任感。
以2014级动漫班为例,全班在课程学习中分为八个小组,在课赛融合环节参加第六届全国科学影像节比赛的“科普动画”类别,最后有三个小组获得了二等奖,三个小组获得了三等奖,在获得荣誉的同时,学生也获得了一定数额的奖金,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六届全国科学影像节比赛“科普动画”制作要求详见表3,2014级动漫班获奖作品名单详见表4。
4 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
“双融合”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参与工作过程的机会;另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今后的课程发展中,将继续推进教学与工作岗位的结合,尝试寻找企业与教学的利益切合点,更好地发挥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颖.“课、岗、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职教管理,2014.6.
[2] 李茂英,曾庆军.课证岗赛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专业与课程,2015.
[3] 何文明.教学如何对接职业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