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晖
阅读教学中的“虚”与“ 实”的正确处理是实现阅读教学优化和促进语感形成的一种关键手段。那么,什么是阅读教学中的“虚”与“ 实”呢?阅读教学中的“虚”与“ 实”是一个相对概念,要明确阅读教学中的“虚”与“ 实”,就要先了解作品“虚”与“ 实”。作者在写文章时,要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进行删选后借助其中的典型材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就必然要实写或详写部分材料,要略写或虚化部分材料,而虚化部分往往是基于实写或详写材料已经构筑的完美意境的基础上而省写或略写的。虚化部分和实写部分给阅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实写部分由于材料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基本相同,而虚化部分则需要读者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地去感悟、揣摩、体味,这就造成了语感的差异。因此,教学时,有必要对作品的“虚”与“ 实”进行合理处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相生培养语感。阅读教学的“虚”与“ 实”则是指阅读教学中时间分配的多和少,着力钻研程度的深与浅、教学价值的重与轻等,笔者经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优化方式。
一、实处积累,虚处生情
课文中的写景、叙事、状物,大都是作者写作时表达情感、意志、人生观、价值观等所依托的基本物象,学生易于感受、易于把握,而其中深含的情感、意志、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则较难把握。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并超越基本物象,深入地领会作品的情感、意境。
如《忆铁人》这篇课文既详写了铁人关心群众,也详写了铁人严格要求自己,唯独对铁人无意错怪阿姨以后明白真相时的复杂感情变化写得简略,只用了两个语气词和三种标点符号来集中浓缩——“哦?……咳!”。教学时,教师如引领学生体味这浓缩中的精华,学生定会惊奇地发现:此时多说任何话,都那么别扭,进而体会到情感“尽在不言中”,不但领悟到铁人的复杂心情,感受到铁人刚直的性格,而且还会发现语气词、标点符号的巨大作用,领悟和意会出汉语中的文字张力。
二、实词生义,虚词促感
任何文本都有其实在内涵,但这些实在内涵却并非由于文中的實词单独承担。许多虚词虽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但连结与词句之间,会形成独特的各种逻辑、意义关系,完成实词不能表达的效果;不仅使语言更加流畅,而且会营造出更深厚的语言氛围和意境。
如《太阳》一文中有一段话: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对于这段话,理解内容并不难,但如果只注重实词的学习,不光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更不用说语感的培养了。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在理解掌握实词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抓住“如果”“就是”“也要”“哪能”等词语朗读积累语音感,通过换词分析积累语法感。
三、实处得法,虚处补墨
学习语文要注重语言实践,注重语言积累。语言积累可以通过对文本实写部分的揣摩、体验和反复朗读等方式实现。在文本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的过程中,必然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并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地在教学中体现学生内化后的反馈,既可以是语言的创造性复述,也可以是有感而发的随感,还可以是随文即题的补墨。其中,随文即题的补墨,课堂生发性强,学生掌握快,效果好,是进行语言再造和个性言语表达的重要方式。
课文《火烧云》中,作者在描写火烧云的许多种颜色后,用了这样一句话来略写;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到底还有哪些颜色呢?让学生借助联想写具体,既可以让学生学到写作时的意义省略法和避免重复罗列的写法,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ABB式、植物名称加颜色式(葡萄灰、茄子紫)中对省略内容进行联想补充,进行写法移植训练。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四、实处求真,虚处求美
文学作品通常都是真与美的统一体。因此,我们教学时不仅要求真,还要求美,要做到真与美的和谐统一。
如教学宋代诗人朱熹写景诗《春日》,学生通过自读和借助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基本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并通过朗读吟诵大略感悟到诗歌意境、诗人心境后,我又引导学生把他们欣赏到的美景写下来。有了这个铺垫,我又大胆放开手脚让学生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并给诗加一个副标题,进而让学生体悟、揣摩文字的张力。这样,学生就始终处于对美景、美境的感悟和再创之中,升华了情感,移植并内化了语言,学生的语感便由此而生,由此而浓(作者单位:江西省临川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