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林
摘 要: 抓住留守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竞争意识,使他们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留守儿童 健康心理 竞争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留给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农村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留守儿童。我校对留守儿童做了初步调研,各班级中留守儿童占班级农村学生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并且不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不理想,学习上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能力差,人际关系不佳等。当前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社会对新一代中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心理健康素质、道德行为规范等。因此,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大任务,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每位任课教师重视和研究。那么怎样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呢?
一、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竞争意识指人们为超越他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竞争意识,就是培养他们健康地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和竞争。现在各行各业都竞争激烈,竞争可以让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催人上进,不甘落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避免惰性和缺乏毅力。由于竞争需要超越他人,因此形成了两类不同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和不健康的竞争心理。健康的竞争心理是指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宜的认识水平、高尚情操、积极的情緒、超越客观现实的意志行为的个性特征。也就是建立在健康心理基础上的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个性反应。不健康的竞争心理则是建立在与其年龄发展阶段不适应的认识水平、消极的情绪、薄弱的意志、不良的动机和行为占优势基础上的缺陷性个性特征。一些留守儿童的表现正是不良的心理健康表现,为此教师要在课堂和活动中引导留守儿童竞争意识健康发展,要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采取积极的行动帮助留守儿童适应学校、班集体生活,使他们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具有较强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良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
二、留守儿童复杂的心理表现
一些留守儿童比较自卑又特自尊,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必要的理解和沟通,因此一些留守儿童不会跟老师和学生交流沟通,不阳光自信,缺乏学习毅力,有自卑感,但他们唯恐别人对自己嘲讽和羞辱,因此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容他人侵犯。常常封闭内心,把不开心的事藏在心里,拒绝交往营造可怜的“保护层”。我班有一个留守儿童,家离学校最近,却常常迟到,每次询问,总以各种理由搪塞,后问他爷爷奶奶才知道他每天上学时,总是故意磨磨蹭蹭,等到同学们都走了以后才上学,他怕遇到同学,担心和同学接触,有时躲到厕所里,还不让人把他的不当行为说出去,他的这种自卑和自尊相矛盾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良心理健康的表现。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和教育,一旦别人对他们倾注爱心,他们就会更加珍惜,多关心爱护他们,然后严格要求他们,多与他们谈心。利用故事、典型事例引导,培养他们努力学习、树立奋发向上的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讲一些积极向上的小故事和典型学习成功事例,让他们讨论其中的大道理,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激发他们奋斗的豪情,学习他人的好做法,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教育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会给大多数学生正能量。只要教育者引导得法,他们就会振作精神奋力一搏,这样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水到渠成。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竞争意识的途径
1.结合语文课文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决定了它比任何科学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材中字字句句皆是作者心血的结晶,皆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通过对字词句篇的分析,既传学语文之道,又传思想道德之道,教学过程中遇道于文,自然洒脱,同样是开启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一把钥匙,如《谈骨气》一文中孟子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三件事例“文天祥、穷人、闻一多”,其中体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不畏强手敢于竞争的气概,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是很好的教育,鼓励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踏实的行动敢于参与、奋力竞争、取得成绩,为班级、学校增光添彩,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卑、争取进步。
2.利用作文教学,战胜畏惧心理。作文是语文教学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良好媒介。在教学安排中,我总是把作文评讲作为重点。作文评讲是为了总结推广学生习作的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找到逐步提高学做能力的方法,因此每一次评讲都应该收到预期的效果。针对习作实际状况,设计不同的评讲方式,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如我在一次作文评讲时采用“自夸式”,即让学生在作文评讲课上介绍自己作文中的精粹部分。所谓精粹部分,是指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或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运用成功之处及遣词造句中有可取之处的只言片语。对留守儿童,只要他们能说出一词一句教师就应给予肯定。采用分小组讨论方式自由漫谈、互相启发,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适当引导,力争创造出宽松和谐的作文教学气氛,用同学的见闻感受、生活内容,用同学的语言贴近学生实际,使他们觉得可写的话原来是很多的,有助于消除留守儿童的畏惧心理,增强勇气和竞争信心。
3.借助口语训练,塑造强者形象。现代社会崇尚交际,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中学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基本技能课。有关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审美陶冶,都要渗透在四项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之中。叶圣陶先生强调:“学生须能读书,须能说话,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口语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如课前三分钟自我介绍、值日生工作小结、答问、演讲等,可使每个学生都有成为公共注目的中心与主角的机会,其口才与胆量就可以得到锻炼。对于那些普通话较差、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的表现水平,应以鼓励为主,为他们壮胆,帮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在训练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进行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绕口令比赛、语文知识有奖竞赛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我,在不知不觉中练出自信、练出胆量,逐渐树立强者形象。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口语训练,同样能为留守儿童的进步提供机会和条件,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做好必要的准备。
4.利用语文活动课,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语文活动课,对于优化学生心理,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竞争意识,有着更加有利的条件,如竞选主持人,参加活动课的各项比赛,活动课上的自由发言,朗读自己的日记、评论、辩论等,都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既要有勇气,又要有自信心。平时语文课上那些不肯举手回答问题的留守儿童,在语文活动课上不但动脑筋,而且动口;不但朗读自己的日记,还敢站到讲台前面对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评论同学的习作。语文活动课使留守儿童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使留守儿童更有勇气、更有胆量。
总之,当今社会充满竞争,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康竞争意识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竞争意识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每位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把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竞争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留守儿童特殊性出发,善于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和原理,利用语文教学帮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心理素质,真正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增强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修订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8.